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上海“80后”老小区面向夜班、钟点工等特定人群试点垃圾错时投放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19-06-29 17:57
摘要:“扔对了无人来找,扔错了随时追溯。”将门禁卡系统用于垃圾分类管理,使每位居民扔垃圾的时间、地点都留有痕迹,既通过技术赋能解放了社区干部、志愿者和垃圾分类管理员的部分精力,也让居民感觉被充分信任,更积极参与到推进垃圾分类的自治中。

 

上夜班的居民白天要睡觉,总是错过定时投放垃圾的时间;钟点工阿姨中午下班,想顺手帮户主扔垃圾却苦于“没地方扔”……这样的烦恼在徐汇区田林十二村已成为过去时。

 

6月20日起,这个上海首批完成垃圾房智能识别改造的大型居民小区,又率先探索起对特定需求人群实行“定点错峰”投放,在居委会登记过的上夜班人士、钟点工阿姨、独居老人,可在非定时投放时段到小区指定垃圾库房扔垃圾,告别“想扔无处扔”的尴尬。

 

田林十二村社区志愿者指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  海沙尔 摄

 


 

智能技术治愈“痛点”

 

没有志愿者从旁协助,错时投放垃圾如何实现分类效果不打折?这样要从田林十二村的智慧社区管理说起。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田林十二村是上海典型的老公房小区,9万余平方米的小区里居住着6000余位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接近1400位。2016年的小区综合治理中,田林十二村实现了全小区居民楼门禁卡身份证实名登记,从此有了自己的居民大数据库,并在2018年5月成为田林街道首个智慧社区平台试点样板。此时距离小区启动整区域的生活垃圾分类,不到2个月的时间。

 

田林十二村

 

短期内要让6000多位居民了解、习惯和遵守垃圾分类规则,这让街道和居民区干部都感到不小的压力。田林十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赵国庆坦言,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居民的反对声音并非全无道理:原先随时扔垃圾很方便,定时定点要改变一家人的生活习惯,比如晚餐要提早吃、家里至少要准备两个垃圾桶,每天早上扔还是晚上扔、谁负责扔都要重新磨合。

 

此外,由于小区一开始试行的就是定时定点、四分类、湿垃圾破袋这些垃圾分类中的“最高标准”,下雨天推好几扇门扔不同垃圾、湿垃圾破袋弄脏衣服等等,这些顾虑都让居民担心,自己是否会因此手忙脚乱。

 

于是小区抓住综合治理的契机,对全部6个垃圾箱房开展“六个一”硬件改造:配置一套门禁系统,加装一个雨篷,安置一台感应洗手池,增设一组摄像头和一个行车反光镜、一块电子显示屏。没有对垃圾房进行“大拆大建”,而是叠加各类能想到的智慧管理装置,让垃圾房与居民的生活习惯更适配。

 

居民投放垃圾后,可在垃圾房一侧的感应水池处洗手。  均 海沙尔 摄

 

在探索智慧社区管理时,田林十二村也曾遇到新问题:人脸识别车棚反应不够灵活,智慧门禁绑定手机后打来“乌龙电话”。这让街道和居委会都不断思考,如何让技术更好地变成居民生活的帮手,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

 

恰逢推行垃圾分类时,仍有小部分心存侥幸的居民,在非投放时段悄悄试探把垃圾偷倒在小区犄角旮旯。是再增加一些探头来“监督”居民,还是再“绞尽脑汁”找新办法,基层干部们毅然选择了后者。

 

居民每天刷卡进楼道的这一小举动,让干部社工们有了新“灵感”:把门禁卡现成的实名系统和垃圾房“绑定”,使得居民扔垃圾也像进家门一样刷卡自动开门,这样是否便利许多?此外,小区的管理平台自动登记好垃圾房的刷卡人员、开门时间、每天刷卡次数,再把绿色账户积分也加入门禁卡“豪华套餐”,这样居民用一张卡就能办成进家门、扔垃圾这两件每日“必修事”,犹如居民区内的“一卡通办”。

 

居民刷门禁卡投放垃圾。 海沙尔 摄

 


 

人性化管理暖心更高效

 

“扔对了无人来找,扔错了随时追溯。”赵国庆介绍,将门禁卡系统用于垃圾分类管理,使每位居民扔垃圾的时间、地点都留有痕迹,既通过技术赋能解放了社区干部、志愿者和垃圾分类管理员的部分精力,也让居民感觉被充分信任,更积极参与到推进垃圾分类的自治中。

 

比如近来有多位居民主动向居委会提出,家里钟点工中午完成服务离开后,想帮忙扔垃圾,却因不在投放时段而“爱莫能助”。于是,社区干部在居民中展开排摸,并于今年6月起为部分住户的钟点工阿姨和独居老人、上夜班居民开通门禁卡“副本”。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5时30分的非常规投放时段,他们可以到位于小区东南角的一处定点垃圾房随时刷卡扔垃圾。其他居民仍旧在每天上午6时30分至10时,和下午5时30分至晚上8时30分这两个时间段内,任意选择小区的六个垃圾房进行投放。

 

 

“遇到问题不仅要堵还要疏,能疏通的先不要想怎么堵。”赵国庆介绍,为了尽可能不增加居民志愿者的值班时间,小区在各个垃圾房加装监控探头时,在对垃圾纯度要求较高的湿垃圾桶闸门上安装了小型摄像头,并与小区管理平台联网。同时,环卫部门的湿垃圾清运车上也加装了感应探头,一旦湿垃圾中存在塑料袋等“不速之客”,清运人员会第一时间发现并告知居委,居委干部调取相应编号垃圾桶的摄像头资料,对应刷卡人员后,就能锁定投放不到位的居民。

 

即将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则能为基层干部的工作带来更有力的抓手。“以前找到乱扔的居民也只能尽量劝说、以情动人,现在可以用实打实的法规依据以理服人。”截至目前,田林十二村还有部分租客群体未完全参与垃圾分类。针对这一人群流动性大、社区归属感较弱的特点,小区已经与房屋中介进行对接,下一步中介与租户签订租赁合同时,需将垃圾分类要求纳入合同。同时,小区也将借助田林街道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加强宣传管理,营造管理更高效、信任度更高的社区治理氛围。

 

 

栏目主编:栾吟之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内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作者拍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