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市场化“代扔垃圾”没操作性,社区里的“代扔服务”却充满美善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2019-06-28 18:04
摘要:这件“一天都不能落下”的事,为何没有被当作负担?

 

徐为本从自己家的厨房,探头就可以看到新建成的垃圾分类投放站点。他家门口走到垃圾桶旁大概只有40步,但对于他这样双腿无法支撑站立的肢残人来说,这段距离遥不可及。与他结对的志愿者因此又多了一项实实在在的硬任务——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到他家里帮着垃圾分类,代劳扔垃圾。老徐觉得很不好意思,但也没办法,毕竟他也很愿意支持垃圾分类这件事。

老徐家推开门,就能看到垃圾厢房

 

“代扔垃圾”这件事,几乎成为所有小区的“刚需”。每栋楼里,总有几名下不了楼梯的老年人或是生活无法自理的残障人,“代扔垃圾”在成为“商业模式”之前,这种需求早已在小区里被默默消化,靠的是人与人之间一份实实在在的关爱和坚守。

 


垃圾房就在家门口,他却走不完这段路

 

在曹杨新村街道老社区兰岭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蒋玉明正在梳理一份没有能力定时定点扔垃圾的居民名单,初步测算大约有50人。

 

蒋书记心里的账盘得清清楚楚:3090户居民中,60岁以上居民接近40%,其中独居老人超过400名;小区里30%居民是外来租户,不少租户是个体经营者,回家时间不规律;还有40%上班族,早出晚归者也不在少数。但这份名单只针对患大病或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以及残疾人,时间不规律、踏不上投放时间节点的上班族暂时不在他的考虑之列。

 

以前这些困难人群,都由居家养老服务员或是保姆代扔垃圾,但定时定点投放新规实施后,服务人员未必能赶得上时间。这怎么办?小区里的“老周服务队”成员,主动揽下了活儿。

 

“别看扔扔垃圾,听起来是举手之劳,但一天也不能落下,我心里很感激他们的……”徐为本的一番话说得很诚恳。他2016年搬进小区,前两年和亲戚一起住,近来开始独居,全靠居民区党组织和左邻右舍的照料。本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垃圾分类试点以来,他遇到了新烦恼。要把垃圾分门别类扔进家里不同的垃圾桶,无疑增加了他在家里的走动量,而对他来说,扶着桌椅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于是,他在桌上触手可及的地方放两个空罐子,一个倒剩饭菜等湿垃圾,一个放餐巾纸、烟蒂等干垃圾,可回收的瓶瓶罐罐就连着液体堆在一旁。

 

每天上门帮老徐“代扔垃圾”的,是住在隔壁的阿婆和结对志愿者陈根兄。这天轮到陈阿姨上门,上午9:00不到,她熟练地拿起两个马夹袋,把老徐桌子上的两个垃圾罐分别清空,再把瓶瓶罐罐里的水倒干净后另外打包,分别送到投放点。老徐笑眯眯地看着她,安心“享受服务”。

陈根兄手脚麻利地为老徐收拾垃圾

这件“一天都不能落下”的事,没有被当作负担。陈根兄反过来夸徐为本:“他是社区里的热心人,他用他以前做电工的手艺,每天都在家免费为邻居们修电器,你看,这里堆满了别人家的电风扇、取暖器。他为阿拉服务,阿拉也给他帮忙,这是很正常的。”陈根兄觉得,大家住在同一个小区,互相看到对方的好、互相帮忙扶持,你来我往,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老徐每天都在家免费帮居民们修理电器

 

像陈根兄这样的热心人,在“老周服务队”里有二三十位,他们承担了所有的代扔职责。队长周来顺曾是懂技术的工厂厂长,退休后担任业委会主任,几乎每天穿着志愿者绿马甲在小区里兜兜转转,这一个月来更是把所有时间花在倡导垃圾分类上。每天上门提供“代扔服务”的志愿者都由他安排,如今这件事已经不需要他多操心了:“上门帮结对老人做垃圾分类,老早已经是我们的习惯了,哪能会忘记呢?”

 

尽管已经“顺理成章”,但老周还是特别提及了志愿者老鲍。这位68岁的老人去年刚刚失去了儿子,他在大家的温暖关心下走出人生至暗低谷,成了垃圾分类点位志愿者,还用轮椅推着残疾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垃圾分类培训。今年6月开始,小区新设的点位开始运作,他主动请缨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工作,有时候连续几天上下午各站足足2小时。他一有时间就上门为老人代扔垃圾,还专挑楼层高的老人家。老鲍的想法很简单:“这是我可以回报大家的一件具体的事。”

定时投放时间到了,蒋书记(左)和老鲍(右)觉得这半天的成绩还不错

 


上班族想成立个“互助小组”,但时间有点盘不过来

 

相比起老小区的“熟人社会”,商品房小区就是另外一种生态。同是曹杨新村街道的香山苑小区16个门洞,一共有460户居民。这里上班族比较多,独居老人数量则很少。

 

这里的居民志愿者人数很有限,物业公司便想了其他办法提供“代扔服务”——让大楼的内保人员承担这项任务,到腿脚不便的居民家里收垃圾。2号楼有3户人家需要帮忙,八十多岁的李老先生和袁老先生腿脚都不好,尽管有电梯,却也很难走不下大楼门口的7格台阶,还有一户万先生则身有残疾。他们每天的定时定点扔垃圾任务,由原本只负责安保和楼道巡视的唐冠霞负责。

这几级台阶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难度很大

 

虽然每天多出一项工作,而且还是义务的,但唐冠霞很乐意干这件事。她告诉记者,她参加过垃圾分类培训,如今每天坐在门卫室,一有空就看报纸,关于垃圾分类的消息,她都要逐字阅读,了解最新的政策规定和操作方法。“这几户居民很愿意分类的,但能力有限,目前还没都做到,我会给他们重新分拣一遍,再送到投放点。”

唐冠霞看到报纸上关于垃圾分类的信息都会特别留意

如果说帮困难群体代扔垃圾可以通过爱心来解决,那上班族的难题在这个小区则更让人头疼。居民区书记徐剑英告诉记者,居民们想过很多点子都觉得行不通,比如成立互助小组,大家排班轮值代扔垃圾,但大家盘来盘去都觉得时间安排不好,只能作罢;还想过招募小区热心人提供有偿服务,但志愿者人数本身就少,又涉及到钱的“敏感问题”,大家觉得收多收少都不讨好。

 

还有居民提出对接市场化的“代扔服务”。有人尝试在“饿了么”APP预约代跑腿服务,花了14元钱,让送餐小哥上门代扔垃圾,但小哥对这样的新需求“一脸懵逼”,觉得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处理几大包垃圾,于是主动退了单,“顺手”帮着把垃圾带走了。看来,这条路也是走不通。

 

徐剑英说, 7月1日就在眼看,垃圾分类新规就要开始实施了。初期阶段居委干部和物业公司会多承担一些,经常上门督促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同时帮着一起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但原则鼓励居民自己投放,而不是通过“代扔服务”把本该自己的事推给别人。

 

记者手记

社区互助的意义

栾吟之

 

最近看到不少“魔都催生垃圾代扔服务”的新闻,我自己也生发了好奇心,像文中提到的那些小区居民一样,我多次尝试了预约送餐小哥“代跑腿”业务,看看上门代扔垃圾这件事,是否真的可行。尝试的结果很明确:目前来看,完全没操作性。

 

市场化手段不是一切,无法帮人们代劳所有生活琐事。以前,大家随时喊个外卖、随后扔个垃圾,“信手拈来”习惯了,今后这些随意的事都要面临约束,虽然有阵痛期,变得不那么方便,但目的却是长效保护我们大家共同拥有的资源环境。正如网红剧《爱,死,机器人》短剧中的一个隐喻——没有人能够随心所欲,同时又希望地球不变成一个巨型垃圾站。

 

挖掘社区里代扔垃圾的小事,不是为了猎奇也不是抓眼球,更不是宣扬“代扔服务”。我恰恰认为,从每个人自己的角度来看,垃圾分类是一件人人都应该尽全力去承担、去践行的事。但从社会角度来看,确实有一些群体无力独自完成这件事,那么出于爱心奉献、出于社区互助而推行的“代扔服务”,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体现了人性美善,体现了推进环保事业过程中大家共同努力而形成的美好结果。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摄影:栾吟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