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上海规模最大“垃圾分类表彰会”:崇明表彰7万人,底气从何而来?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茅冠隽 朱竞华 2019-06-26 15:15
摘要:崇明区召开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暨2019年度绿色生活先行者七万人表彰大会,大致相当于每10个崇明人中就有1人受到表彰。

这可能是上海目前规模最大的“垃圾分类表彰会”了——6月26日下午,崇明区召开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暨2019年度绿色生活先行者七万人表彰大会,在去年表彰7295名先进个人的基础上,分优秀组织奖、爱岗敬业奖、热心公益奖、最美家庭奖表彰了7万人。这大致相当于每10个崇明人中,就有1人受到表彰。

 

崇明底气这么足,是有原因的——2018年,崇明垃圾分类工作全市考核排名第一。表彰大会上,崇明区委书记唐海龙宣读了《致崇明绿色生活先行者的信》,向全区参与绿色生活实践的70万人民致谢并发出垃圾分类工作再出发的号召,号召大家以只争朝夕的干劲、主动担当的意识、破解难题的勇气投入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使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取得新突破、跨上新台阶、引领新时尚。

 

最近上海最热的话题非“垃圾分类”莫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意味着上海就要步入强制垃圾分类时代。不过,崇明百姓对于《条例》的实施却显得十分淡定,因为“垃圾分类”这件事在崇明早已深入人心。从2011年生活垃圾分类首次出现在崇明社区,到如今基本形成“全域覆盖、全程闭环、全面处置、全民参与、全智管理、全力保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崇明已探索出一个符合地区实际、群众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用8年时间,从零到全覆盖

 

崇明开展垃圾分类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那一年,崇明在城桥镇金月湾等3个小区试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周萍今年65岁,是金月湾小区的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金月湾小区在崇明率先试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时,周萍便参与其中。“当时还只是在小区每栋楼下面放上干湿垃圾桶,供居民分类投放。”周萍负责将垃圾桶运到垃圾厢房。由于那时候居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垃圾分类意识,每次在垃圾厢房边,周萍总要对桶内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2016年7月,金月湾小区“升级”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小区东门设置专门回收点。周萍开始每天早晚蹲点东门岗、收拣垃圾,并对分得不好的居民进行指导。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崇明全区铺开,当年12月,金月湾小区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居民楼下熟悉的垃圾桶不见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拎着垃圾袋走向周萍。“现在,还会有来自其他省市的考察组来小区里参观学习垃圾分类经验,我感到特别自豪。”周萍觉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自己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金月湾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进化史”,也是崇明城镇居民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崇明城镇地区已全面实施“撤桶计划”,推行“定时定点”管理模式,同步覆盖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管理薄弱地区。

 

另外,崇明还拥有广袤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在农村地区不但没有“拖后腿”,反而成为了崇明特色。

 

2016年,崇明垃圾分类试点从城镇小区向农村跨越,横沙乡全域率先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当时,横沙形成了“户分户投、村收村拣、乡运乡处”的干湿垃圾管理制度,并探索以宣传引导、奖励规约等方式,让村民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横沙乡的成功经验,让崇明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这件事上更有信心了。2017年6月27日,区委、区政府在横沙乡召开崇明区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现场会,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此后,不仅是居民家中,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银行,超市,商铺,甚至是驻崇部队和在崇央企和国企,纷纷投身到崇明的这项“垃圾革命”中来。通过2年的推进,目前崇明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设施、宣传、收运规范率达85%以上,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99.5%。

 

探索垃圾分类“崇明模式”

 

实现全覆盖,崇明还不满足。探索可供上海乃至全国借鉴复制的垃圾分类“崇明模式”,才是崇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终极目标,这也是崇明兑现“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承诺的主动作为。

 

 

崇明在农村地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中,一开始主要推广横沙的“户分户投、村收村拣、镇运镇处”管理模式,即由村民将干湿垃圾分类投放到家门口的干湿垃圾桶中,村里的垃圾收集员每天上门收集并分类存放。不过,新村乡新浜村却大胆尝试,率先在农村地区实施“定时定点”投放。一个简单改造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辐射周边30户村民,平均投放距离不过几十米,最远的也只有百余米。“村民们早已习惯上门‘取货’模式,‘定时定点’能否顺利推行?起初我也心里没底,没想到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说全当出来散步,顺道扔个垃圾。”负责投放点管理的党员志愿者黄士英表示,村民大多积极配合,按时前来投放,分类情况也不错。

 

从“保姆”式的上门收取到主动前往投放点投放,看似省去了“上门收集”一个小环节,却是百姓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行动的一大步。2019年,崇明将新村乡的这一做法向全区推广,镇镇有试点,有序推进农村地区“定时定点”和“撤桶计划”。

 

崇明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上的突破和创新不止于此。

 

“我们把干湿垃圾分类好了,会不会最后一股脑又合并到一起去处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伊始,有这样担忧的人不在少数。为了做好末端处置,崇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依托覆盖全区各乡镇的21座新建湿垃圾处理站,崇明实现了就地就近消纳和资源化利用湿垃圾,确保湿垃圾处置不出镇。干垃圾则运往崇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进行处置。此外,对于建筑垃圾、大件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崇明都已纳入相应处置利用体系。

 

同时,崇明在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基础上,还打造出一个“互联网+大环卫”的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将大数据、空间地理等信息通过这个平台集成,实现对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各环节的全程动态智能管理。各乡镇湿垃圾处理站的运作情况,通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全部接入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区相关管理部门可实时通过该平台查看各站点的湿垃圾收运处置情况。

 

此外,各乡镇湿垃圾处理站均安装了智能化称重系统,这套系统在湿垃圾运输车进入站点后,能马上对卸载的湿垃圾进行称重,数据第一时间传输到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并自动生成汇总。通过称重系统,一方面可有效监管各乡镇湿垃圾处置实效,若发现湿垃圾产量在短期内骤升骤降,或同期对比数据明显下降,则说明生活垃圾前端分类出现了问题,可及时介入查明纠正;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有效掌握湿垃圾产生的规律,从而及时调整作业力量配置,提升管理效能。

 

 

崇明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中,还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以老党员、村居干部、乡贤能人等为示范引领,带动一批思想觉悟高、热心公益、掌握方法的垃圾分类“达人”主动做“后进”居民的思想工作。崇明将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契机,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而继续努力。

栏目主编:栾吟之 文字编辑:栾吟之
图片来源:崇明区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