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高档商品房与老公房一墙之隔却从不往来?一扇“魔法门”打开的背后…
分享至:
 (1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19-06-21 11:52
摘要:其实最早的门,是画在墙上的。2016年,杨浦社会组织四叶草堂带领居民在墙这边的创智农园劳作,一位叫Nono的小朋友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农园这一侧的墙壁上画了一扇彩色的门,并挂上了“9又3⁄4”的门牌号。当年画门的孩子已经长大,而“魔法门”也真的打开了。


一边是高档商品房社区,一边是建于上世纪的老旧小区;一边的居民想要到时尚街区消费,另一边的居民天天为买菜绕路发愁。最近,开在杨浦两个小区中间的一扇门火了。而这扇门打开的背后,是社会组织、社区规划师与居民自治共治的努力。


近年来,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前,2019年杨浦区社会组织年度峰会在新江湾城举行,除了评选出多个“年度最佳”奖项以外,还为杨浦区社会组织总部基地和杨浦区社邻学院正式揭牌。目前杨浦共有社会组织831家,小小的组织成为撬动社区共治的重要力量。




画在墙上的“魔法门”成真了


峰会刚开始,四叶草堂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悦来教授就讲述了这样一个“破墙开门”的故事。


创智坊小区,是建于2006年的高档商品房社区,居民以年轻白领为主,小区环境优美且毗邻大学路、五角场商圈,社区内集聚了社区睦邻中心、创智农园开放式花园等优质公共资源。而国定一社区则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社区老龄化严重,大量外来人口聚集,基础服务设施陈旧老化。两个小区虽近在咫尺,但因为一墙之隔,几乎从不往来。


创智农园创设前后。


平时,国定一的居民要到大学路购物,到社区睦邻中心参加活动,或者到地铁站乘坐10号线出行,都要绕2公里以上的路。国定一的居民经常望着围墙感慨:“对比墙外的创智坊,我们的小区就像第三世界。”


然而有需求的不仅仅是这边的老居民,创智坊的居民每天买菜的国定路菜场,每天接送孩子的小学和医疗服务点、为老服务综合体等基础设施,也全都落在了国定一这边。“开一扇门”的想法开始在两边居民的心中萌生。


其实最早的门,是画在墙上的。那是2016年9月的一天,杨浦社会组织四叶草堂带领居民在墙这边的创智农园劳作,一位叫Nono的小朋友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农园这一侧的墙壁上画了一扇彩色的门,并挂上了“9又3⁄4”的门牌号,期待这扇门有朝一日能够打开。如今两年半时间过去,当年手持刷子画门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许多,而“魔法门”也真的打开了。


孩子们在描绘“魔法门”。


“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小区间破墙开门,并非易事。”刘悦来告诉记者,最难的就是征询所有居民的意见。有居民认为开门后人员流动加大,会对创智坊街区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担心带来安全隐患;有居民对“睦邻门”日后的管理维护存在疑虑……


围绕打通小区围墙议题,由社会组织、社区规划师、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群众等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百脑汇”议事堂开始在两个小区间召开,最终达成了破墙开门的决议,确定了开门地点、开放时间、物业管理、周边保洁、安防设施安装、志愿者巡查安排等细节,并为这扇打通邻里关系的门命名为“睦邻门”。



今年3月29日一早,创智坊内的“睦邻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中有白领、学生、老人、孩子、外国人……他们迫不及待地要穿过这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而另一边的国定一,也早早聚满了来尝鲜的居民。



如今,“睦邻门”前每天早晚都有居民进进出出,和一扇再普通不过的小区转门无异,但往来的人们心里都明白,这扇门背后所承载着的社区融合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尝试和努力。



老公房加装电梯找谁商量?


社会组织除了在创新社区治理的领域发挥作用,也在小区老大难问题上为百姓排忧解难。


“老公房加装电梯,在任何小区都是大难题。而我们发现很多小区加装电梯做到一半无从下手,根源就在于居民缺乏专业指导,对政策不了解。”洪先生在上海现代设计院当了11年审计师,如今他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在了帮助居民加装电梯上。


“房家美”是杨浦第一家加装电梯民办非企业,也是一个专注于老公房假装电梯的公益服务平台。“加装一部小小的电梯,其实和盖一幢楼所涉及的程序和流程是一样的。”洪先生列举了一系列因素,从污水管道、煤气管道、电力管网的铺设,到原建筑的抗风抗压能力、结构沉降和消防环境等,任何一幢楼加装电梯,这些都要一一考察。



加装一台电梯,从咨询、设计、订立初步方案,到公示、立项、规划审批等流程,最大的难题其实在第一步,咨询。只要有一户居民不同意都无法实施。“底层和高层的居民想法和诉求各不相同,因此做咨询时,必须一户一户地把政策解释得非常清楚,平衡各方利益。”


“房家美”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从工程建设、财会到审计,专业知识不同,分工也不同。从今年四月成立民非组织以来,团队走遍了五角场街道的32个居委会、144个自然小区,统计出有需求的小区,并联系设计单位为其做出设计方案。在杨浦,像这样扎根社区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多。


杨浦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区基金会和社会组织联合会是推动社区类社会组织的“三驾马车”,其中,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为社会组织提供行政服务;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联合会负责党建,增强凝聚力。目前,杨浦在上海率先实现了三个中心在全区12个街道的全覆盖。



公益组织也有“众创空间”


在人们印象里,小区活动一般都是退休的叔叔阿姨在张罗,而在新江湾城这个有着众多高档小区、居民平均年龄40岁的社区里,社区活动却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景象:美食制作品鉴会、暑期亲子英语班、垃圾分类回收课、瑜伽健身班……这些活动的主办者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全职妈妈。


翟怡曾经也是一名全职妈妈。“新江湾城有很多有特长的年轻‘辣妈’,她们在小区里举办瑜伽课、音乐教室等,总是吸引很多亲子家庭参加。但是每次开课,约场地、约时间、宣传、办活动等工作都很是让人头疼,没有统一的组织和体制,妈妈们的课堂就像一个松散的架构,虽然丰富,但缺乏凝聚力。”于是翟怡就想到,把妈妈们都组织起来。


就这样,海芽家庭教育服务中心成立了,它由新江湾城的“妈妈自治社团”演变而来,由社区爱心妈妈互助共建,专门为社区提供家庭教育和亲子活动。“在社会组织成立之初,最难的是孵化和培育阶段。”翟怡坦言,没有任何创业经历的妈妈们从零开始如何建立一家社会组织,这得益于杨浦区对社区类社会组织的扶持。



今年,杨浦区建成了840平方米的社会组织总部基地,内置微创空间、公益大咖、项目洽谈、公益沙龙、公益课堂等多个功能空间,将努力推动社会组织发展资源、公益信息、支持平台的集聚。同时,在基地的公益课堂区域挂牌成立了社邻学院,将着眼于提升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打造学用相长的学习平台。


栏目主编:栾吟之
图片摄影:黄尖尖 摄、四叶草堂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