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血贩子”年收入上百万元,中国人为何不爱无偿献血?
分享至:
 (5)
 (1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汤嘉琛 2016-04-27 15:24
摘要:春节以来,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有50多个城市的医院血库告急,有些医院被迫停掉了80%的手术。媒体调查发现,医院附近钻政策漏洞的血贩子,年收入高达上百万元。

医院闹“血荒”,又成新闻了。核心事实有两个:其一,春节以来,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有50多个城市的医院血库告急,有些医院被迫停掉了80%的手术;其二,媒体调查发现,医院附近钻政策漏洞的血贩子,年收入高达上百万元。

 

中国频现“血荒”,最直接的原因是献血者太少。按世界卫生组织估算,一个国家的人口献血率达到1%—3%,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4.54%。而卫计委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无偿献血率仅为0.95%。

 

目前参与无偿献血的主要人群,一是学生,二是农民工。此前有媒体比较粗略地给中国献血者画像:基本是穷人唱主角;公务员和白领很少献血;学历越高,献血的积极性越低。概括未必准确,但我们身边确实很少有“精英”自愿献血。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既然“血荒”频发,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献血?

 

原因之一:曾被“一人无偿献血,全家免费用血”的宣传给“骗”了。

 

以前很多人参与无偿献血,一个重要原因是为自己和亲人以后用血方便。根据1988年开始实施的《献血法》,无偿献血者和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免交或减交相关费用。但人们后来发现,“免费用血”的手续极其复杂,该交费还得交。

 

原因之二:献血者不知“血去哪儿了”,怀疑自己的爱心沦为医院牟利工具。

 

自己献血无偿,病人用血高价,医院“空手套白狼”?这是很多献血者都有的一种困惑。然而,不管是卫生部门还是各大医院,至今都没打消公众的这种顾虑。网上一些真假难辨的帖文和质疑,也容易让大家形成“谁傻谁献血”的认识。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近几年红十字会丑闻不断,也挫伤了公众无偿献血的积极性。

 

原因之三:无偿献血“有偿化”,看似有助于缓解“血荒”,实则加剧危机。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没有“一人无偿献血,全家免费用血”这种制度。然而,中国为鼓励无偿献血而做出的“制度创新”,在客观上让无偿献血变得功利了。事实上,如今很多地方都将无偿献血与评奖学金、评先进个人挂钩,有的单位给予高额现金奖励和奖励休假。有偿化的后果是,不得利者几无献血积极性。

 

然而,用血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当正规渠道的供给不足,旁门左道就有了空间。这些年屡被媒体曝光的血贩子,就是从现行制度中找到了一个“后门”——“互助献血”,也就是病人要用血,需亲属先去献血。血贩子的“盈利模式”很简单——找到卖血者冒充病人亲属,给献血者少量报酬,再高价卖给病人家属。

 

按照法律规定,血贩子肯定是违法的。但现实的吊诡之处在于,患者、医院、靠献血赚钱者以及执法者,都对这种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病人因缺血无法手术,家属感激血贩子“救命之恩”;医院血库告急,血贩子正好解了燃眉之急——有些医院手术“互助献血”比例高达80%,其中很多都是血贩子在张罗。至于那些因经济窘迫而萌生卖血念头的人,正好能通过血贩子当一回“许三观”。

 

厘清这些前因后果,基本可以看出,面对低迷的献血热情,医院和有关部门除经常喊“血荒”之外,似乎没有拿出有实效的应对之策。他们必然知道血贩子的存在,但既然血贩子是缓解“血荒”的主要力量,他们恐怕没有动力打破这种“各取所需”的利益格局。只不过,这些综合因素将使得公众献血意愿越来越低。

 

靠默许血贩子来缓解“血荒”,最终只会越来越荒。说到底,还是应该改变中国人不爱献血的状态。具体如何提升公众的积极性,不少专家和媒体都曾开出“药方”,但最根本的一条在于重建整个慈善系统的公信力。只有让公众觉得红十字会、血站之类的机构是值得信赖的,大家才会有动力、有热情去参与献血。

 

在世界各国都运行良好的无偿献血制度,在中国却难以顺利推开,这样的现状值得反思。但出现这种尴尬,恐怕不是因为“这一届献血者不行”。遏制无偿献血“有偿化”的势头,别再靠血贩子饮鸩止渴,多通过改革重塑公信力,才能打开公众的心结。要不然,过几年不仅“血荒”仍频,恐怕花钱也买不到血了。

 

题图来源:新华社 本栏目投稿邮箱:shobserverrp@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