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糖尿病眼病致盲超过一成!AI系统帮助秒速检出患者,缓解社区眼科医生短缺问题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19-05-24 17:28
摘要:“我们希望广大市民知道,轻度DR在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后可以逆转,其早期诊断能防治病情恶化,大大减少致盲率。”

糖尿病并非血糖上升如此简单,而是其并发症会严重损害患者健康。众所周知,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引起机体组织多种并发症,而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DR)已成为工作年龄人群的首要致盲性疾病。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DR患病率逐年增加,致盲率也逐年升高。如何能让更多糖尿病患者早筛早诊早治不发展到致盲这一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日前合作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AI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DeepDR系统,未来将进一步辅助医务人员实现DR的智能诊断,缓解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最大慢病人群——糖尿病患者人群的精准筛查与防治痛点。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诊室看到,患者坐在一台免散瞳眼底相机前,由医务人员拍下了眼底影像,及时上传基于阿里云平台的DeepDR,在以秒计算的时间内,就得到了诊断结果。“DeepDR具有AI技术辅助筛查和诊断功能,实现了对于眼底图像的自动判读和辅助诊断功能,有助于降低基层医院医生的诊断难度和工作负荷,开辟了糖尿病的慢病管理以及精准防控的新路径。”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蔡淳介绍,该项目得到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认可与支持,目前已应用于全国糖尿病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5万人)与上海市泥城镇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万人)研究项目,并已在多家医疗单位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蔡淳说,目前全球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中DR患病率为34.6%,而糖尿病患者中因DR最终危及视力的占10.2%,但仅有约60%的患者每年接受DR筛查,“这个比例在中国更低,DR知晓率仅超过30%。”然而,作为慢病管理的第一环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颇为“力不从心”,“目前本市有专门眼科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约两成,全科医生人手也紧缺,无暇顾及所有的糖尿病并发症。”

为了真正改善这一困境,将DR患者控制在病发前或早期,人工智能与远程医疗是目前最为合适的方法。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盛斌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建立DeepDR系统使用的眼底图片数据来自2014至2017年参加上海市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临床诊治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糖尿病患者,逐步覆盖了全市16个区2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过17万名糖尿病患者接受了免散瞳眼底摄片筛查。“DeepDR系统由多个负责识别与分割的卷积神经网络组成,包括图像质量分析与实时反馈,病变检测和分级诊断3大功能。其中,图像质量分析可以实时反馈图像质量问题,提高视网膜图片拍摄质量;病变检测可对视网膜特征病变(微血管瘤、出血及渗出等)实现自动识别和分割;分级诊断则可根据轻到重度对非增殖性DR以及增殖性DR予以诊断。”目前,DeepDR能检出敏感性可达86.7%,特异性达85.7%。

据透露,除了在本市及我国推广试点外,DeepDR也依托中华医学会在全球30个国家的100余个点进行试用。目前,本市桃浦、真如与曹杨等3个社区已正式投入使用,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可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审批,正式大范围推广,替代“一审”医生的功能,惠及更多社区百姓。“我们希望广大市民知道,轻度DR在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后可以逆转,其早期诊断能防治病情恶化,大大减少致盲率。”蔡淳呼吁,若发展到危及视力的阶段,则致盲不可逆;但前期通过静脉注射、激光等方式可治疗,“糖尿病患者需一年进行一次眼底筛查,若已确诊病变,应半年筛查一次。”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题图来源:黄杨子 摄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