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十二艺节·专访 | 1987到2019,他见证了中国艺术节的成长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桐 2019-05-22 06:30
摘要:中国艺术节走过32年,坚持着什么?改变了什么?

备受瞩目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正在上海举行。五湖四海的来宾,以艺术之名汇集在上海。许多知名艺术家远道而来,不少为历届艺术节做出重要贡献的幕后工作者,也前来见证这一盛事,赴一场美好的约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开幕式现场偶遇一位北京来客,他是曾任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的刘中军,是中国艺术节创办以来重要的见证者和组织者。

刘中军在本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现场

1984年,刘中军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当时的文化部艺术局。3年后,首届中国艺术节创办,文化部是主办方之一,刘中军从此与艺术节结缘。从1987年至今,中国艺术节走过了32年的历程,成为中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从第一届到第八届,刘中军从工作人员逐渐变成重要的组织者、决策者。即使此后离开了原来的岗位,他也始终关注着中国艺术节最新的发展。关于中国艺术节,刘中军有讲不完的故事。

最初的定位,坚持至今

上观新闻:1987年,为什么要创办中国艺术节?

刘中军:当时,我国已经有了许多单项艺术赛事和活动,音乐啊舞蹈啊戏曲啊,但缺少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级艺术节。加上改革开放后,我们的视野开阔了,国外一些知名的艺术节给我们带来启发:为什么不办一个中国艺术节呢?国家当时非常支持,“中国艺术节”这几个大字,是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的。

上观新闻:首届中国艺术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刘中军:我记得首届艺术节的开幕式,是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1000个多位民乐演奏家同奏“中华大乐”,前所未有,场面非常震撼,现场有一万多名观众观看了演出。当年的闭幕式,是在首钢举行的,艺术家们送戏上门,为工人们演出。所以,从第一届开始,中国艺术节的定位就非常清晰准确: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个定位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此外,首届中国艺术节设了好几个分会场,其中一个就在上海。所以,从创办之初,中国艺术节就与上海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 受访者提供

从云南开始,全国各地争办艺术节

上观新闻:1992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是在云南举行的。当时为什么要走出北京?为什么选择了云南?

刘中军:当时是希望能发动全国各地的力量,促进地方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中国艺术节起步伊始,文艺活动就是与经贸、旅游活动相结合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主题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云南举办再适合不过了。那也是我印象最深的艺术节之一,56个民族都派出代表队,就像一场民族艺术的大检阅和民族大团结的盛会。节目丰富多彩,民族色彩非常浓郁,让观众眼花缭乱。为了办好艺术节,整个昆明全城动员。当时,艺术节让全国人民都认识了云南,对云南的文化、旅游、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成为云南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第三届中国艺术节 受访者提供

上观新闻:从第四届开始,中国艺术节开始接受各地申办,在挑选主办地时有哪些标准?

刘中军:云南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之后,各地的申办积极性特别高。我们比较看中的是当地剧场的条件、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筹集经费的能力、文艺团体的创作力等,既看硬实力,也看软实力。我记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主办权竞争激烈,山东、福建、湖南和重庆都在申办,各自的条件都非常好,一度难以取舍。

艺术节所到之处,一切在悄悄改变

上观新闻:最初几届,遇到过一些什么样的困难?

刘中军:开始的时候总是困难重重。第四届是在甘肃兰州举行的,节前我去当地考察,发现好的剧场只有3、4个。艺术节要在十来天的时间里演出几十台大戏,最起码要有10个以上的剧场。为了艺术节,只能抓紧时间把当地的工人俱乐部、工厂礼堂进行大改造。剧场硬件条件不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问题。第八届在湖北举行,已经是2007年了,当地的剧场数量还是不够。除了演出场地的问题,交通、住宿也是问题。当然,近年来,硬件上的问题越来越少了。如今你看上海,有那么多优质剧院,足以在短时间内承接上百场演出。

另一个早期的困难,就是挑选节目的困难。第一届第二届的时候,艺术节更像是文艺汇演,邀请来全国各省市的艺术团体,节目是参差不齐的,无法保证全都水平一流,有的地方出不了大戏,只能带一些小节目来。今天就不一样了,你翻开本届艺术节的节目单,各省市带来的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

上观新闻:中国艺术节每到一地,带去了什么样的改变?

刘中军:最直接的,就像刚才所说,艺术节对当地剧场、文化设施的升级改造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就是促进当地文艺界出作品、出人才。当然,艺术节对当地文化氛围的营造、市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届中国艺术节 受访者提供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届艺术节,一支交响乐团到地方演出。乐队进场,指挥已经站好了,观众席里仍然充斥着打电话的声音、小孩的哭闹声。演出结束后,当地报纸开始掀起讨论:究竟应该如何欣赏交响乐,观众进剧场要遵守哪些观演礼仪。过了一年,我再去这个城市听一场交响乐,开场前已经鸦雀无声,观众也都知道在哪里鼓掌,哪里保持安静。一场演出、一场讨论,唤起了一座城市的观众对艺术的尊重,这就是艺术节的意义。

上海,为艺术节注入新的色彩

上观新闻:这两天在上海参加艺术节,有没有感受到一些新的变化? 

刘中军:来上海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这是本届艺术节的重要创新。我看故宫的口红在这里,一天能卖出好几百支,很快就脱销了。各种美术馆、图书馆的文创衍生品,销量也都很好。这体现了上海市民的文化消费力以及对高质量文创产品的需求。我相信,文创产品博览会,未来将成为中国艺术节的保留项目。上海人很聪明,在艺术的市场化运作以及文化产业方面,上海可以给中国艺术节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现场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市民对艺术的欣赏力很高,在本届艺术节剧目的选择上,我们看到了上海的艺术标准。上海具有“海纳百川”的城市性格,它所挑选的剧目,都是各省市最具地方特色的、最高水平的作品。比如我看到青海带来了民族舞剧《唐卡》,就让我很动心,想着要不要过几天再专门来一趟上海看一场。

上观新闻:对中国艺术节的未来,文华奖和群星奖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刘中军:多年来,我见证了中国艺术节的成长,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希望艺术节能越来越有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不仅仅是文艺界人士的参与,还要有更多市民在线下的参与和在网络上的互动。

文华奖和群星奖是在2004年纳入中国艺术节的。这些年来,在这两个平台上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人才,其中有不少出自上海,展现了上海强大的创作力。开幕之夜我看了上海歌舞团今年参评文华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极具创新意识,舞蹈语汇独到别致,艺术感染力也很强,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代表了国内舞剧创作的新水平。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演出《永不消逝的电波》


文华奖和群星奖的评选历来公平公正,让这两个奖项的含金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我希望两个奖项能在导向性、代表性、权威性上更进一步。导向性就是能引领艺术创作的方向,代表性就是足以代表一个地域或一个剧种,权威性就是评选出大家都公认的好作品。希望未来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推出更多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作品,真正让老百姓打心眼里喜欢的作品。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被访者提供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第五届中国艺术节 受访者提供
内文图除注明外摄影:蒋迪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