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任我行 > 文章详情
去世界各地缅怀贝聿铭,你是否曾踏足过他设计的这些旅游地标建筑?
分享至:
 (1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 2019-05-17 10:45
摘要:在长达70年的建筑生涯中,不少贝聿铭的作品都成为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也在每年吸引了大批世界各地游客。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在长达70年的建筑生涯中,不少贝聿铭的作品都成为了当地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在每年吸引了大批世界各地的游客。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香港的中银大厦、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直到现在,他设计的建筑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今后也将成为人们缅怀这位华裔建筑师的场所。

 

【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已成为游客去巴黎必打卡景点之一,在壮观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物前,有一个玻璃的“金字塔”,醒目地矗立在卢浮宫前的广场上,这个玻璃金字塔就出自贝聿铭的手笔。如今,几乎每位游客都会从金字塔的入口进入到卢浮宫内部,欣赏这座世界顶级博物馆。


卢浮宫 来源:卢浮宫博物馆官方微博


1981年,新任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赢得选举后的第一个发布会,就宣布了“大卢浮宫”(Grand Louvre)计划。那时的贝聿铭已经60多岁,获得过各种建筑大奖,还登上过《时代》杂志封面。当时法国总统密特朗拍板,直接委托贝聿铭来操刀整个项目。根据工作人员回顾,贝聿铭接受任务后,就经常一个人走在卢浮宫,用脚丈量土地。

 

大卢浮宫计划方案在媒体上一经公布,引发了轩然大波,贝聿铭惹恼了高傲的法国人。后来,贝聿铭的儿子回忆说:“当时法国人真是目瞪口呆,甚至恼羞成怒,大叫怎么叫一个华人来修我们最重要的建筑,贝聿铭会毁了巴黎。”


特别是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造型更是争论的焦点。尽管受到质疑,贝聿铭仍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认为,金字塔三角形来源于巴黎城市中的几何规划逻辑,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巨型采光器,能把自然光引入地下,这都是非常必要的。


 

贝聿铭和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 来源:卢浮宫博物馆官方微博


1989年玻璃金字塔竣工,1993年大卢浮宫计划也基本完成了。在30年后的今天,玻璃金字塔已经成为了卢浮宫历史的一部分。卢浮宫有几个主要入口:玻璃金字塔入口,狮子入口,小凯旋门入口,地下车库入口,可一般游客都从金字塔入口进入。在拍照时,游客也往往会选择与金字塔合影,留下一张现代与过去交融的游客照。

 

【中国苏州:贝聿铭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

 

离上海两小时车程的苏州,是贝聿铭的家乡。在那里,他也留下了自己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的历史城区,紧邻拙政园。继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和北京中银总部等项目之后,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在中国的最后一件作品。

“米氏云山” 马蜂窝用户:queena


卢浮宫扩建项目改变了贝聿铭晚年对建筑的认识。他不再专注于建筑形式,而是关注项目背后的文化,以及如何将文化融入建筑中。他尤其青睐博物馆建筑,因为它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总结。

 

贝氏家族在苏州的历史已经超过600年了。贝聿铭小时候,也经常在当时贝家所有的园林“狮子林”里游玩。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认识是“它是个文脉主义建筑”。他为博物馆选定了灰泥、石材或者瓦片,而颜色则是灰白结合,这正是粉墙黛瓦的苏州所常用的传统色,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也极为相似。在博物馆的顶棚和山墙上大量运用了玻璃,不仅使得展区更加明亮,而且也使博物馆显得通透,当游客从不同角度看过去,就会体会到“移步换景”的苏州园林趣味。

 

在苏州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大池塘。在游客发布的照片中,常能见到池塘边“米氏云山”的身影。贝聿铭在池塘空地旁,以墙为纸,重塑了宋代著名画家、定居江苏的米芾的“米氏云山”。这个石头有一个好处,天好的时候,它是淡灰色的,下小雨的时候,它是深灰色的,下大雨的时候,它是黑色的。这样的话,就有一个山水的意境在里面。建筑本身之外,馆藏珍贵文物3万余件,以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非常值得一看。

 

【日本滋贺县:美秀美术馆】

 

在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中,位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的美秀美术馆相对更为“小众”。对于游客来说,这里称不上是一个必去的景点,但也颇有来头。美秀美术馆的创办人为小山美秀子,馆藏包括日本、中国、南亚、中亚、西亚、埃及、希腊、罗马等古文明的艺术品。



美秀美术馆是个传奇建筑,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都埋藏在地下,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限制而采取为要保护自然环境及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的建造方式。这一设计清楚体现设计者贝聿铭的概念:创造一个地上的天堂。他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时,就很感动地表白:“这就是室外桃花源”。

 

美术馆的入口前有一条长长的隧道,进入隧道,尽头“若有光”——这个看似突发奇想的构思正是源自一次贝聿铭和小山美秀子关于“桃花源”的对话。游客在隧道中,也能看到远处的美秀美术馆。樱花季时回身一望,还能看到满眼的樱花。2018年LV的早春大秀也把美秀美术馆的这座桥当成了T台。

 


【中国香港:中银大厦】

 

说到中银大厦,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是在香港必打卡的太平山顶,一眼望去,维多利亚港边的中银大厦总是视线中的焦点。中银大厦的外表很特别,远看就像一把几何形状的“刀”,这幢70层高的建筑建成时曾是香港第一高楼。为何外形像尖刀?贝聿铭曾说,这应该代表“中国人民的抱负”,代表了当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高层进驻和收回香港的决心,同时也如同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如今,中银大厦已经成为了香港的地标建筑,出现在多个电影、海报之中。

 

附:贝聿铭设计建筑一览



栏目主编:李宝花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