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任我行 > 文章详情
在“博物馆”里吃火锅、看表演,上海这座发电厂改造成的工业创意园区还有这些体验
分享至:
 (2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 2019-05-15 18:30
摘要:黄浦江边的工业创意园区内,“移动的头脑博物馆”正在进行首次展出。

 

在博物馆里吃火锅、做纹身、看表演,是怎样的体验?近日,来到位于半淞园路上的越界·世博园,就能够收获这些新奇体验。园区内的“移动的头脑博物馆”正在进行首次展出,共吸引了37位中外艺术家参与其中。

 

【在博物馆吃“艺术火锅”】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关注城市发展和城市问题。作品中的这些树脂浇注了来自生活中的各色垃圾,反映了城市拆迁、扩张的现象。”在博物馆内,一幢幢建造在沙堆之上的迷你“建筑”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作品《造城》是由树脂制作成的迷你城市,为何要创造这件艺术作品?扫描展品下方的二维码,观众就能通过语音讲解找到答案。

参与展出的艺术作品《造城》

 

据艺术家王小川介绍,树脂建筑的形状是我们生活中废弃的各种塑料瓶翻模而成,树脂里的废纸、建筑垃圾等,也诉说着我们生活在被垃圾侵占的城市。随着当下城市疯狂扩张,这件作品树脂建筑的数量还会逐年不断地增加。

 

走进“移动的头脑博物馆”记者发现,博物馆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展厅,而是一个灵动、活跃、可对话艺术家的艺术空间。空间首展呈现了50余幅原创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艺术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件作品下面都有一个二维码,观众能够听到艺术家说着各国语言,亲自为参展作品录制的语音导览。通过电子语音导览,到访的艺术爱好者也能够解读艺术作品的创作意义,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不仅如此,为了让观众充分参与展览,“移动的头脑博物馆”还安排了不少活动。每周二,博物馆里都会举行一场“艺术火锅”,联合空间发起人等创意人士举行“看着展览,喝着小酒,吃着火锅,聊着艺术”的新型社交活动。此外,博物馆内还会不定期举行艺术家互动活动。比如,艺术家会将墙上的墙绘作品搬到观众的身上,在现场进行图案纹身。此外,空间还会举办瑜伽课、绘画课等,不论是已有建树的成熟艺术家,还是正在探索的新锐艺术家,又或者艺术爱好者,都能在这里一起探讨和体验艺术,发现艺术之美。

举办多种活动的艺术公共空间

 

活动主办方MUSEu&m木色由你创始人Lulu告诉记者,艺术与人们的距离并不遥远,应该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内容。团队希望通过各种活动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赋予艺术和空间更多可能性。据了解,5月19日,博物馆首展即将闭幕,却是更多艺术可能性的开始,现场小型音乐会、时尚快闪周、以及联合空间展览第二期将于5月底6月初陆续登场。

 

【园区曾是国营南市发电厂】

 

走出“移动的头脑博物馆”,在越界·世博园园区内,也能收获不少艺术体验。记者看到,这座紧邻黄浦江和当代艺术馆的园区以工业风为主,整个街区由旧厂房改造更新而来。从外表来看,园区内不少建筑有着用砖头砌出图案的独特外立面,有些地方还保留了裸露在外的钢筋和水泥柱。和传统的商业区不同,这里除了咖啡馆和餐厅,还能找到精品家具店、婚纱店、电影院,甚至还有一家工业风胶囊酒店。宽敞的公共空间也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过来遛狗休憩。

越界·世博园工业风格明显

 

为何园区处处都是工业风元素?上海锦和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杨光告诉记者,园区可以说是一座历史与工业的双遗存创意街区。原来,在1917年,这座园区从私家园林沈园改造成了对公众开放、营业性质的半淞园,从此成为了一座公共园林。当时半淞园占地面积颇广,又是南市地区少有的娱乐场所,自建成后就成为了上海主要的公共活动场地。1937年,日军空袭上海南火车站,毗邻南站的半淞园也遭战火焚毁,此后并未重建。

 

新中国成立后,在废墟上成立了国营南市发电厂,2010年世博会,发电厂也被改造成了上海世博浦西片区城市最佳实践区。1984 年建成的工业烟囱则被改造成为一个巨型“温度计”,矗立在黄浦江畔,如今成为了上海的地标之一。

海派文化与工业文化“双遗存”园区

 

据了解,园区正在申请工业旅游景点,未来也将引入更多带有互动体验的项目,激活原有的海派文化和工业文化遗存。据透露,今年8月底,此前在油罐艺术中心人气颇高的“teamLab”也将来到越界·世博园,带来科技、艺术、技术的常驻体验式展览。这也将成为上海面积最大的“teamLab”展,将为这片“双遗存”园区注入新的活力。

 

栏目主编:李宝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