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海上医聊 > 文章详情
小肠“发脾气”,竟要打“补丁”?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俊珺 2019-05-06 18:01
摘要:腹股沟疝不是小病,拖着不治,会有两大危害。

“小肠气”是许多人熟知的常见病,它的医学术语叫作“疝”。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在腹部。

 

 在腹壁疝中最常见的就是腹股沟疝,约占90%。年龄越大,越容易得这种病。

 

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东方疝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大外科主任唐健雄教授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专访,解答了关于腹股沟疝的常见误区与最新治疗进展。

唐健雄教授在第七届“东方疝论坛”上发言

 

► 腹股沟疝青睐老年男性

 

疝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这一名称来源于古希腊。如果用现代医学来解释,是指人体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就好比一个轮胎,当外胎损坏后,内胎就会从破损处膨出。

 

民间之所以有“小肠气”这一俗称,主要是由于大多数疝都发生在腹壁,突出的器官多见于小肠、大网膜、结肠、膀胱等。

 

疝的种类有很多,位于腹股沟区域的称为“腹股沟疝”,位于肚脐的称为“脐疝”,也有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切口疝”,此外还有造口疝、膈疝、食道裂孔疝、盆底疝等。

 

腹股沟疝占到所有类型疝的90%以上,作为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每年大约要进行100多万例腹股沟疝手术。腹股沟疝的发病率约为3.6‰,老年人的发病率更是高达1.16%,尤其是老年男性更易发此病。有权威专家甚至提出过这样一种假设:如果人类的寿命能达到120岁,那么80%以上的人都会遭遇腹股沟疝。

 

► 疝是小病不用治?

 

腹股沟疝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站立时,下腹部与大腿根部交界的腹股沟区会有肿块突出,用力或屏气时肿块突出更加明显,而平卧后可能会自行消失,到了后期则无法回纳。


唐健雄教授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疝是小病,不用治。事实上,腹股沟疝若长时间拖着不治,最常见的危害有两种:一是肿块会越来越大,引起胀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二是有可能会急性发作,即医学上所称的嵌顿,甚至还有危及生命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出现急性发作,腹股沟疝的死亡率会越来越高。唐健雄就曾遇到过一位腹股沟疝患者,他总是试着将突出的部分“推”回去,可日积月累,肿块渐渐大如排球,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等到他终于下决心去医院治疗时,病情已经十分复杂。

 

还有一些疝病患者以为只要吃点中药或打一针硬化剂就能痊愈。事实上,目前医学界已经公认的结论是:外科手术是治愈成人疝唯一有效的方式。


尤其是一些高龄老人对手术的顾虑很多,他们担心手术的并发症或者术后还会复发。传统的疝修补手术确实有10%到30%左右的复发率,且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慢。而现在已成为主流的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复发率已经大大降低,仅为1%。

 

► “小肠气”到底用什么补?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原理有点类似于在身上“打补丁”,补片的材料非常关键,目前主要有高分子材料和近年来问世的生物材料。

 

唐健雄教授认为,近5年来,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没有太多颠覆性进展,真正能够带来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在于材料学和手术方式结合的进步。

 

目前,绝大部分疝病手术所使用的都是合成材料,这种补片在人体内是不可降解的。用合成材料“打补丁”的好处是大大降低了腹股沟疝的复发率,其复发率在1%左右,但这种材料的缺点是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患者和医生都难以接受的并发症,例如慢性疼痛、术后感染,甚至肠瘘等。对于疼痛实在难忍的患者,只能做手术把补片去掉,而后果就是疝的复发。

 

近年来,可降解吸收的生物补片技术逐渐得到应用,生物补片主要来源于猪小肠等。这种材料植入人体后可以被完全降解吸收,复发率与复合材料相当,但手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则大大降低。所以唐健雄教授建议,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疝病患者更适合采用生物材料补片。

 

图片由论坛主办方提供

栏目主编:许莺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