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手机之争| 如果孩子考砸了,亲子微信还能说上话吗?
分享至:
 (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2016-04-14 15:50
摘要:孩子考砸了,一气之下,坏脾气的爸爸朝着孩子扇来一记耳光……遇到容易激发亲子矛盾的话题,家长与孩子之间如何微信沟通?新型社交媒体上还能说上话吗?有调查显示,约一成半亲子沟通已采用微信、飞信或QQ。发送表情,能否成为现代家庭亲子交流的“神器”?

 

近日,在上海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平台——博雅网上的亲子沟通调查数据显示,在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中,除了语言对话,大约有一成半的家长和孩子之间时而采用微信、飞信或QQ沟通。亲子到底适不适合手机、怎么巧妙用手机?在家庭教育专家看来,随着未来新型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对于一些亲子面对面可能发生直接冲突的话题,新型社交媒体的沟通方式或许可以成为传统亲子交流的一种补充,从而让亲子关系更为和谐。

 

“学习问题”位居亲子交流首位

 

根据中福会少年宫、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联合发起的3000多份样本亲子沟通调查,在亲子交流时间上,家长与孩子平时工作日的亲子交流时间明显低于双休日。每周一至五,平均每天和孩子交谈时间中,大约三成的家长亲子交流在30—59分钟,但仍有两成左右的家长每天与孩子交流时间在30分钟以下;在双休日,虽然近半数的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时间达到2小时以上,但仍有一成左右的家长交流时间在30分钟以下。

 

在交谈内容上,位居前3位的集中在学习问题(95.36%)、行为习惯(87.99%)和班级情况(74.79%),位列最后3位的分别是社会热点(34.22%)、家庭琐事(46.02%)和交友问题(50.62%)。在交流时段上,主要集中在吃饭时和早、晚接送途中。在沟通方式中,除了九成以上家长习惯采用电话和面对面的语言对话外,能采用信件和小纸条交流的比例仅为4.46%。

与此同时,这份调查还从孩子的视角调查发现,两成左右的孩子觉得父母不能耐心专注听完自己的讲话,三成左右的孩子希望爸爸能与自己有更多的亲密动作,四成孩子觉得爸爸不经常与自己交流内心想法。

 

微信表情或成亲子沟通“神器”

 

“根据国内外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对亲子行为的感受度不一样。父母习惯的口头禅、过多的唠叨、经常催促孩子的行为,反而给孩子带来反感。”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说,在新型社交媒体的时代,亲子之间有些话不太方便当面直接表达时,比如:考试没考好心情难过、今天被老师点名谈话等,可以用一个小动作或一张表情卡来传达,这样的小细节往往更能打动家长的内心。

 

郁琴芳建议,家长和孩子之间有时可以互发微信,或在床头留下一张自制的小纸条,通过带有卡通表情的图片表达家长的叮嘱或关心。这种非言语的小举动,瞬间的感染力量可能更大,可以成为亲子沟通方式的一种新补充,弥补言语单一沟通方式的不足。

有意思的是,日前由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市教委德育处、团市委少工部、中福会少年宫主办的“美德‘童’行——上海青少年亲子网络表情设计大赛”全面启动。“本宝宝今天被赞了一下”“零花钱快到兜里来”“老师请喝茶要晚归”“母上今天没有考好”……在已经先期征集到的亲子网络表情中,这些由孩子自己设计的卡通网络表情,丝毫不亚于专业设计,还明显带有校园的原创特色。

 

专家鼓励广大青少年拿起画笔,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的笔触,大胆想象,设计丰富多彩的表情漫画,通过幽默的言语和善意的表达,倡导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希望青少年创作的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表情包”,体现现代亲子沟通间的技巧与智慧。

 

本文图片由中福会少年宫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