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海上医聊 > 文章详情
有些聪明娃为何学习差?医学干预远离“亲人两行泪”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艳辉 2019-04-02 08:00
摘要:目前中国儿童青少年多动症患病率为6.26%,有 70% 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稳定控制症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孩子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各种小动作多、特别多话、无法安静、成绩不理想……太多家长为孩子的这些表现感到焦虑不安,抑或疑惑不解:明明很聪明的孩子,怎么有这样偏离正常的表现呢?在一些医院的专科门诊,这样的小患者还真不少。

 

医生们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结合注意力、行为、智力、心理等检查后明确诊断,发现部分孩子是患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多动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主任章依文教授,章教授结合门诊的典型案例对这个疾病进行了专业、权威的分析。

图为章依文教授近照

 

► 门诊案例一上课神游、作业拖拉的安静型患儿

 

读二年级的小明是个安静的孩子,上课的时候常常发呆,老师提问到他,他却不知所云。每天上课对他来说是件“非常无聊的事”,无聊到“常常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每天晚上,家长几乎都要将上课内容再教他一遍,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常常做到22点甚至凌晨。没有家长在一旁盯着,甚至无法完成。考试时也动不动就发呆,老师在旁边提醒或催促的时候就做一些,否则就做不完考卷,成绩也可想而知……

 

章依文教授解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闲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一些很文静的孩子如小明这样的也可能有多动症,他们常常表现为容易注意分散,难以集中较长时间,作业特别磨蹭,上课还会发呆或做“白日梦”……

 

孩子的注意力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幼儿园的儿童注意力只能集中10分钟左右,一年级小学生也只能集中10-15分钟,这些年龄段的孩子一节课上有几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做点小动作都是正常的。而现在的超前教育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要求,如有些家长希望小孩子集中1-2小时做作业。多动症的孩子是注意力和多动的程度明显与同龄的孩子不同,且严重影响他适应相应的环境(如上课或集体游戏)、同伴交往和学习等。

 

值得一提的是,正常儿童中约有15%属于活泼好动,活动度比同龄儿童大,但他们在适应环境、同伴交往和学习方面仍然正常,这就不属于多动症

 

► 门诊案例二学习困难、自信受挫的焦虑型患儿

 

学习成绩中等的小强被父母安排进了一所重点初中,但他日渐感到学习困难、力不从心,上课常常无精打采或魂不守舍,即使家长为他请了一对一的补习老师,学习效果仍不见效。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小强时常失眠,导致白天精神恍惚。但他的注意力是正常的,但智力一般,焦虑明显,自信心严重受挫。所幸小强的父母非常体谅和接纳孩子的状况,一方面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为孩子转学到一所适合他的学校。现在的小强在学习方面轻松自如,人也阳光自信了许多。

 

章依文教授解读:孩子在学习中出现接受力欠佳,身体不适等心理和生理的表现方式,基本就是烦躁不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焦虑等。比如孩子担心考试成绩、担心父母吵架、担心下课会被同学欺负,担心上课听不懂等,这些都是孩子亲口向章教授倾诉的内容,但他们未必会向父母说。有些孩子智力平平,却上了重点学校或重点班,学习明显感到费力或跟不上,然后出现了焦虑或类似多动症的症状。

 

章教授特别强调,这类孩子容易被误诊为注意缺陷类型的多动症,因此尤其需要医生聆听他们的心声,并结合相应的智力、心理和注意力检查,才能抽丝剥茧理清头绪,正确的诊断才可能显现治疗的有效性,否则对焦虑的孩子使用集中注意力的药物反而适得其反。

 

章教授还建议,家长们在为孩子择校的时候,要对孩子的智力、学习能力有一个理性的评估,这样才能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

 

► 门诊案例三遇事冲动、爱发脾气的暴躁型患儿

 

门诊案例:10岁的小未长着一脸聪明相,遇到事情脑子转得特别快,但就是脾气暴躁,是学校里有名的“不敢惹”。一点小事,就可以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同学都疏远他。比如,课堂上他禁不住用手指去戳前面的同学,同学回过头说了他两句,他便气得拿文具盒去打人,一不小心摔在地上,惊动了全班;有其他班同学拖着拉杆书包不小心碰到他的脚,他不听解释一拳就打过去,事后自己也后悔不迭;更令人震惊的是,父亲教训他几句,他竟然拿起水果刀,扬言要杀了他,为此还惊动了警察到家来处理。

 

小未的妈妈一直觉得自己生了个难管教的儿子,她一次次找老师,希望老师们能够代替家庭管教:“你们打他骂他都没问题,他对老师还有一点害怕,对我们做父母的一点恐惧心都没有。”但老师的苦口婆心和严格管教似乎都不见起色,最终学校建议休学。在去医院开证明的时候,小未爸妈不得已带着孩子跨入了章教授的诊室。

 

章依文教授解读:章教授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一整套智力、认知、心理行为等检查,发现小未就是一个典型的多动症患者,只是因为早期学习成绩还好,家长就一直觉得“慢慢会好的”。后来出现的爆脾气,家长总认为是心理的问题和感觉统合失调,为此一直在进行心理咨询和感觉统合训练。其实小未是冲动型的多动症,不仅管不住自己的行动,还控不住自己的情绪。家长老师的说教起不了效,打骂惩罚更有反作用。

 

章教授强调,对于小未这种严重的多动症,必须首先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感觉统合训练只能作为辅助干预手段,治疗方法的本末倒置会耽误病情,让孩子备受煎熬。这样的孩子需要的不是休学,而是一边上学一边接受治疗。

 

经过一段时期的药物治疗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小未情绪稳定,同学间的冲突明显减少,注意力也集中了,他的原话是“我感觉自己没有那么压抑了。”家长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走过的一段治疗弯路而自责。  

     

► 门诊案例四治疗正确、擅自停药的复发型患儿

 

正在读5年级的小念,课堂上注意力涣散,喜欢翘凳子、反复翻书,学习困难,成绩跟不上。被确诊为多动症(注意缺陷型)后进行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小念心情舒畅,课堂上情绪稳定,学习积极性提高,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小念的妈妈在欣喜之余,认为孩子已经恢复了正常,内心又存在着对药物治疗的担忧,于是不遵医嘱擅自为小念停了药。孩子出现复发症状,自信心大受打击,这时又慌乱带着小念去求医。

 

章依文教授解读:日常门诊中,看到很多像小未一样的多动症患儿通过长期规范治疗重返课堂,章教授发自内心的高兴。但像小念妈妈这样认知不足的家长,门诊也时常遇到。他们的擅自停药或中断治疗使得孩子难以得到规范、科学的治疗,或者在治疗中半途而废,让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章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在确诊孩子患有多动症后,很多家长会担心药物治疗副作用大,造成孩子药物成瘾,所以会选择行为治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她表示,多动症的治疗药物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行为和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一般推荐在学龄前儿童中应用,或轻度多动症的学龄儿童,如果行为治疗效果不理想,一定要进行药物治疗。由于多动症是一个慢性疾病,孩子大脑的某些脑区发育比正常同龄儿童缓慢,表现的症状都是大脑异常发育程度的体现。药物治疗首先是改善症状,如注意力、行为和情绪控制,然后再逐渐养成习惯,帮助孩子比较顺利地度过那段大脑发育不成熟的阶段,因此这个过程是比较长的。至于需要治疗多长时间,这要因人而异,一般每半年复查一次,再决定后续治疗或停药观察。有些家长在药物治疗方面不能持久,在孩子注意力、多动等症状稍有改善后就擅自停药,会造成患儿病情反复,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有些家长认为多动症不能治本,片面认为治疗无意义,不让孩子用药。其实,医学上很少有真正治愈的疾病,但治疗仍然很有必要,就像近视患者不戴眼镜一样,只会害得孩子近视加深,上课看不清,影响学习效率。   

 

► 服了这个药可以变聪明?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章教授介绍,导致多动症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多动症患儿神经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不足。除此之外,也可能跟遗传、大脑神经的发育、环境、社会家庭、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实,它就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中国儿童青少年多动症患病率为6.26%,有 70% 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稳定控制症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近有关“聪明药”的报道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关注,章教授分析,部分报道中提到的哌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以增加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是治疗多动症的有效药物,也是国际和国内专业推荐的首选药物。

 

哌甲酯属于精神类药品,需要具备专业资质的医生才能处方,医院还有很多针对精神类药物的严格管控,确保合理用药。目前国内用于治疗多动症的精神类药物是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相比较速释制剂,不易导致药物滥用成瘾。经过正规的治疗,药物的确使多动症的孩子“更聪明”了,这种“聪明”具体表现在: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了,做作业的效率提高了,考卷能够顺利完成了,课堂上的状态不再兴奋多动了,情绪能够控制了,心情愉快了……完完全全是针对患儿的治疗。

 

► 医教联手进行筛查和干预

 

“多动症的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教师的识别能力和接纳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据了解,一些小患者的父母很注重和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作为教师也能够理解多动症的孩子不是故意捣乱。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他自己也没办法控制的,家长和老师都要耐心引导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学习变成是快乐的,而不是痛苦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本市不少学校都引进医学界心理服务的专业力量,进行医教协同心理服务模式的实践探索,构建从学生心理健康筛查、评估、预防和干预科学的心理健康促进系统;并通过课题研究、学习交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等方式,形成学校、家庭和医疗机构“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协同机制和途径,这将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成长的心理服务需求。

 

据章教授介绍,正在进行的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攻关项目“儿童心理行为健康促进的医教协同模式研究”,已成功探索了一条学校心理行为问题儿童的早期识别、转诊、干预的协同模式,多动症儿童尤其得益于医院和学校的联合干预,教师也见证了多动症儿童的转轨,对药物治疗多动症有了较正确的认识,不再盲目对治疗中的学生说“药就没必要吃了”。同时也能在学校和课堂开展针对多动症的心理和行为干预,成效显著。

 

栏目主编:许莺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