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张仃评“气象浑穆,魄力雄强”,说的是这样一位画家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琪 2019-03-31 07:50
摘要:他虽历经磨难,仍对从艺之志未曾磨灭、求艺之路砥砺磨炼,一头扎进被同行视为“蜀道”之焦墨山水,在艺术大道上闻韶忘味、栉风沐雨。初心是一股满腔激情直面现实的勇气,又是一种顺其自然超脱喧嚣的淡泊。

 

去年十月,广东韶关诗书画名家、上海交大海派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刘国玉先生在钱学森图书馆举办焦墨山水作品展,特邀我参与策展。当斟酌展览主题时,他不假思索,定为“此中有道”。布展时,我在他的作品前凝视良久。初见,淡雅沉雄、宏达高远;再察,狂狷从容、静水流深;深悟,明心见道、道感交映。展期半月,徜徉其中,耳畔“道”声呼唤,心中“道”意盎然,令我的诗书画爱好升华,与“道”合真。

 

今年元旦,刘国玉先生再邀我参加他创立的翁山诗书画院十周年庆典活动。对于韶关,“吾心向往之”,“百闻不如一见”。据传人类始祖女蜗曾在丹霞山造人,并取五彩石补天。相传舜帝南巡登韶石山(丹霞山腹地)奏韶乐,连山上韶石都为美妙的乐曲所动容。孔子在齐国听到舜帝时代的韶乐,三个月都食不甘味,留下“闻韶忘味”的典故。故韶关取韶石之名,简称“韶”。我跟随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台湾以及美国、日本的作家、书画家、艺术评论家、文物鉴定家,一路登山泛水。马坝遗址寻祖,禅宗南华礼佛,丹霞胜景骋怀,阴阳奇石意会,诗书画院品艺,感慨韶关的风物人情映现于刘国玉的笔墨里。那期待中的惊艳、意料中的精妙,这低调中有腔调、品鉴中见品位,妥帖安放在我心中。琢磨他的作品展主题,从2014年《山居观道》到2018年《此中有道》,以“道”为主线贯穿聚焦,展示和折射了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倾注心血精力、专注诗书画创作的跋涉求索之“道”。

 

 

何为“道”,“道”在何处?

 

有人想到老子《道德经》的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有人说出孔子《论语》的名句,“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还有人记得孟子《尽心章句上》的名段,“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道”,体系缜密、闭合循环,博大精深、常学常新,然莫衷一是、见仁见智,故有“道不同不相为谋”之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道”是包括文化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失道则病,得道则圣。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乃至诗书画概莫能外。“道”为万物生命的本源,常指为人行事的途径、原理、方法、规律、法则、境界等。《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既是治学的过程,更是问道的历程,从思道、辩道、行道、修道、证道到闻道、悟道、得道、布道、传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节节攀升。无怪乎中唐刺史、文学家、哲学家李翱求教药山惟俨禅师,顿悟赠诗“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辛又出发”,这是《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的歌词,也是刘国玉先生尘封往事的写照。他曾在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专求学,却因风云际变被开除回家劳动,蛰伏十七年。“烦恼若尽,佛从心出;腐朽若尽,香从树出”,遭遇多大挫折,就会催生多强韧劲。他虽历经磨难,仍对从艺之志未曾磨灭、求艺之路砥砺磨炼,一头扎进被同行视为“蜀道”之焦墨山水,在艺术大道上闻韶忘味、栉风沐雨。初心是一股满腔激情直面现实的勇气,又是一种顺其自然超脱喧嚣的淡泊。刘国玉先生保持初心的怦然跃动,大道而来、尊道而行,以笔为犁,以纸作田,点艺术火种之灯,立艺术盛放之命。

 

刘国玉先生走笔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有一偈语:“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人生如宣纸,艺术家生涯则在洁白宣纸上挥毫泼墨,唯有在人事修为中立本固基、铸魂养正,才能智勇精进、行稳致远。作品是艺术家人格修养的自我宣示,而灵魂就在于真实真诚。刘国玉先生的作品,与韶关山水灵犀相通,益于崇佛宗儒的那义那理,源于成长体悟的那性那情。他秉持“抱朴守真”、守正出新,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知白守黑、焦不枯闷,用墨色和线条的变化,以运笔的快慢疾徐、轻重强弱,不屑拾人牙慧,独创焦墨之道,突破前人格局。他隐逸山区、安贫乐道,把心性、见识、情怀、风骨熔铸于“道”,婉拒粤港富商高价收藏,追求“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用心的眼睛窥视,用真的眼睛观察,他的作品道行毕现,正可谓刘国玉“其人如玉”。当代焦墨国画大师张仃评价题辞:“气象浑穆,魄力雄强”。

 

“由艺臻道,以道统艺。”诗书画是综合性艺术,与笔墨、文学、篆刻、生命、情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文辞之境,墨韵之意才有味道。自王维起,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先贤,中国文人画自成一脉,讲究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笔墨情趣、和谐仁爱。诗者文之极,画者诗之极。刘国玉先生鉴古观今、融会中西,酣畅淋漓地表达着无限风光的艺术图景,不断开创写意新境,使道艺圆融一体,诗书画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在中国书画界别树一帜。美国作家辛格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根的时代。”我想刘国玉先生心中定有这么一条根脉,故而他孜孜求道就有路标,既从形而下——造型风格去追求,更从形而上——审美观念去探求。正如龚自珍有诗所云:“从来才大人,面目不专一。”

 

 

刘国玉先生勇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道义,筹资建成一方艺术天地,施教启迪、指迷导悟、开枝散叶,吸引和汇聚粤北乃至全国各地诗书画爱好者观摩学习、交流创作,厚实人文底蕴、造就可塑之才。翁山诗书画院十年坚守耕耘,成为韶关一张璀璨夺目的文化名片,刘国玉先生便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振兴布道者、真善美传道者。

 

南华寺藏经阁有虚云老和尚一副名联,“肩膀磨穿到此般般放下,草鞋踏破从今步步登高”。放眼世间百态,各行各业皆需问道,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官道酬正、商道酬信、业道酬精,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一撇一捺放下、一脚一印登高,努力做一个“居尘学道,火中生莲;德润古今,道济天下”的真正大写之人。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陈琪先生或刘国玉先生提供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