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听,那穿越了一千年的叫卖声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宇 2019-03-28 07:53
摘要:日丽风和的暮春季节,姹紫嫣红的鲜花和清奇可听的歌叫之声,相互映发,确实是极美的景象。

 

古代中国,行商坐贩们为了促销,借助与众不同的宣传方式,形成了市、商特有的民俗标志。诉诸视觉的招牌,诉诸听觉的市声,随即纷纷登场了。

 

市声,是通过某种声响效果以达到招徕顾客的目的,也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叫卖声、吆喝声,跟现在的情形一样,古代的小商贩均有吆喝叫卖。由于缺少典籍的记载,很难确考古代的叫卖声起于何时,不过,可以推想,自从摆脱了原始交易后,叫卖的吆喝之声便随之诞生了。

 

宋代商业兴隆,随即便有了关于叫卖声的记载。比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京城一带,每天交五更,做各种买卖的便都趁朝入市,其中“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曾经收录了《夜市》《诸色杂货》两节,用极详细的笔墨,逐一列出当时杭城市中所卖诸物。这些卖物者,“亦俱曾经宣唤,皆效京师叫声”

 

当年,那些吆喝声给人们的感觉怎么样呢。可从两方面去看:

 

先说第一个方面。那些行商坐贩们,绝大多数并非来自殷富之家,他们靠着做小本生意,养家糊口,无论是隆冬酷暑,都不能间断工作,其中蕴含着自身的凄苦。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常给人以凄切悲苦的感觉。宋代诗人范成大曾作诗道:“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诗中把叫卖之声称为啼号,说它是与冻雀饥鸦一样,并指出求售之声甚苦,是因为穷人为了活下去,只能辛劳地工作。

 

章太炎先生居东京的时候,每早听外边卖鲜豆豉的呼声,对弟子们说:“这是卖什么的?叫得那么凄凉?”章太炎先生的批评实在不错,那卖纳豆的,在清早冷风中在小巷里叫唤,等候吃早饭的人出来买一两把,而一把纳豆,也就只值一个半铜圆罢了。这确是很寒苦的生意,而且做这生意的多是女人,往往背上背着一个小孩儿,假如真是言为心声,那么其愁苦之音反倒直抵人心了。

 

 

再说另一方面。隔朝隔代的叫卖声,具备它动听诱人的个性。卖物时,吆喝的根本目的,当然是为了招徕顾客,因此,吆喝声容纳了两大特点:一,声音必须响亮,以让较远的或在室内的人也都能听到;二,吆喝时,有一定的腔调,听起来富于节奏感和音乐性,为与其音调相配合,有时还要加上许多“衬字”,这就是宋高承所撰《事物纪原》的记载:“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陆游曾作诗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短短的诗句,恰恰写活了江南城市的春景,不但细致,而且贴切。若能联系当时卖花人吟叫的具体情景,则更有深切的体味。

 

《东京梦华录》当中有这样的记载: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

 

日丽风和的暮春季节,姹紫嫣红的鲜花和清奇可听的歌叫之声,相互映发,确实是极美的景象。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正月十五,宫中“宣唤市井舞队及市食盘架”进奉,“先是,京尹预择华洁及善歌叫者谨伺于外,至是歌呼竞入。即经进御,妃嫔内人而下,亦争买之,皆数倍得值,金珠磊落,有一夕而至富者”

 

市井商贩竟可以进入宫廷卖货,其条件之一就是要“善歌叫”。妃嫔内人们,则以数倍的价钱争买其物,以至有的商贩“一夕至富”,恐怕那此起彼落、悦耳动人的歌叫之声,也起了不小的作用。看来,做买卖时讲究吆喝的技巧,在古时就已蔚成风气了。

 

本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