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一张跑“全马”的餐巾纸会经历什么?请戳:今天运营的上海首个生活垃圾可追溯平台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戚颖璞 2019-03-20 20:44
摘要:上海首个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体系正式运营。

一场马拉松比赛全程大约42.2公里。一张在上海中心城区丢弃的餐巾纸,运送到老港废弃物处置基地进行处置,差不多经历了“全程马拉松”距离。

 

这期间,废弃餐巾纸经历了什么?3月20日,上海首个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体系正式运营,这是沪上第一个生活垃圾可追溯平台。我们从这里可以找到答案。

 


垃圾全程路径“肉眼”看得见

 

3月20日上午,装载着这张废弃餐巾纸的干垃圾清运车,从徐汇区某小区缓缓驶出。不久,它到达徐浦压缩站进行中转处置。经过水上转运,它进入数十公里外的老港废弃物处置基地,和其它干垃圾一起被分拣、处置……

 

一张废弃餐巾纸的“全马”痕迹,被清晰投放在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的大屏幕上。蓝色大屏幕能呈现出今天全城所有的生活垃圾清运量、处置量、持证清运车数、集运船数等等,实时滚动更新。

 

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覆盖垃圾投放、收集、转运、处置等所有环节。“由于每个垃圾处理设施上都装载可读取芯片,垃圾物流走向、各类数量全部可以在后台看得见。消除了过去各区垃圾转运处置标准不一、信息不全、时间滞后的痛点。”上海城投环境副总经理徐哲表示,目前该平台已经覆盖到上海16个辖区。

 

在蓝色大屏上,垃圾可全程跟踪

 

 


“人脸”识别避免“混装混运”

 

上海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一些居民质疑:即使把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做好了,也很难避免在中后端被混装混运。

 

为了破解混装混运难题,平台采用了比人脸识别更复杂的“垃圾脸”识别。通过清运车、压缩站装载的高清摄像头,摄像头每分钟可拍摄2000张至3000张照片,系统自动读取并选择9张进行垃圾品质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垃圾,系统有不同的“找茬”方式。若是干垃圾清运车,系统判断含水率;若是湿垃圾清运车,系统则寻找其中容易混入的典型物,如塑料袋、饭盒等。

 

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运用AI技术,平台可以对生活垃圾分类品质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处理,倒逼上游的垃圾投放和清运环节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操作。

 

图中5张照片是系统自动拍摄选取的垃圾品质照片,用于识别是否混装混运

 


可追溯倒逼垃圾准确分类

 

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平台,将承担可追溯功能。徐哲介绍,通过挖掘平台大数据,未来能根据上海各辖区垃圾的数量变化情况,针对重大活动提前预案,并对垃圾生产异常地区进行分析和跟踪。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目前上海有哪些热身动作?记者从承担全市70%以上生活垃圾中转运输和末端处置的上海城投集团获悉,在垃圾处置前端,在400余万户绿色账户基础上,各区正在建设回收服务点。“两网融合”在嘉定区试点成功,建成159个回收服务点,马陆“两网融合”集散场即将投入运营,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交易平台+物流收运+集散中心”的运营模式。

 

 

在中端转运环节,虹口、黄浦、长宁、杨浦、青浦等区级中转站和徐浦、虎林两大集装转运基地,改进工艺,升级设备,已经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压缩、分类运输、分类中转。目前徐浦、虎林两大基地已完成19个设备升级改造,建成各类别垃圾泊位自动分配系统,启动了干、湿垃圾的品质识别。

 

 

垃圾正在前往末端处置点的途中

 

目前,上海聚焦末端处置加大投入力度。规划多品种固废利用与处置方案,以规划建设老港生态环保基地为主,同时在松江、青浦、嘉定、金山、奉贤、崇明等区建设湿垃圾、建筑垃圾等分类处置设施。以干垃圾处置为主的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已投入使用,飞灰、污泥等多品种固废已实现分类处置,湿垃圾和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两个新项目正在建设,其中,老港湿垃圾处置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底至明年初基本完工。

 

老港生态环保基地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内文图来源:戚颖璞 摄,上海城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