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除了垃圾分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一点,长三角能否先行示范?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矫旭东 2019-03-22 08:14
摘要:当前长三角废弃物处置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成为新时期我国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热点。加强区域间废弃物协同管理,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使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在人口集聚的大中城市群,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已成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促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而就在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到2020年,通过在试点城市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总结试点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可以说,如何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长三角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处置成本高、处理压力大

 

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问题看似小事,实则关系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关乎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近年来,固体废弃物跨区域非法转移倾倒事件频发,给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特别是长江流域、长三角地区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处置成本高、处理压力大,非法转移处置固废现象不容乐观。

 

近年来发生的跨地区非法转移倾倒固废问题,表面上看是环境污染事件,深层次却反映出各地存在着废弃物处置压力大和区域间协同性差等问题。一是废弃物产生量与处理能力的不匹配,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废弃物产生量大,在末端处置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二是城市间缺乏协同处置联动机制,基本上都立足自身行政职能和本地利益,尚未形成统筹规划,各家“自扫门前雪”,在废弃物处置上存在“邻避”效应;三是未形成区域间的良性补偿机制,包括生态补偿、利益共赢机制等。一方面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处置设施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江浙、安徽等地部分城市土地相对充足,处理设施面临“吃不饱”,区域间废弃物处置未形成“共治共享”的良性机制。

 

加强区域间废弃物协同管理,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对垃圾综合处理作出了重要指示。他将垃圾分类称为“新时尚”,希望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019年2月21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海市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对于垃圾分类,上海是动真格的。

 

垃圾分类与固体废弃物处置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对于生活垃圾而言,当前长三角废弃物处置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成为新时期我国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热点。加强区域间废弃物协同管理,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两手发力,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

 

区域废弃物处置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方面,单靠政府或仅靠市场一方力量难以真正推动,须依靠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一方面,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坚持市场主体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各省市在资源、技术、人才、土地、资源环境条件等方面的不同优势,解决废弃物处理主体如政府、企业、社会力量间的决策协同、行动协同、利益协同、责任协同等问题,提出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系统解决思路。

 

二是打破区域壁垒,推进废弃物跨地区合作协同处置。

 

目前,虽然不同省份对于跨省合作处置废弃物态度不尽相同,但从总体趋势看,推进废弃物跨区域合作处置是大势所趋。比如,为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联合监管,推进川渝两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川渝地区通过签署《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合作协议》,打破了跨区域合作的壁垒。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三省一市区域间经济活动往来密切,产业关联度高,废弃物从产生到末端处置,往往在地域划分上难以界定,亟需打破地域限制,建立废弃物跨地区合作协同处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区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

 

三是共治共享,解决上海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用地的重大现实需要。

 

尽管近年来上海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城市规划范围越来越大,上海主城区“寸土寸金”,存储场地、分拣加工及处理利用的用地难题,成为制约上海废弃物回收处理和上海实现绿色发展的一大“痛点”。

 

在废弃物处置这一问题上,上海亟需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摒弃思想上的“行政区域”之分,树立“污染共治”的理念,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积极探索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核算废弃物处置成本,共同投资建设废弃物处置设施,按照协同共治的原则,共商、共议、共谋区域废弃物协同处置之道,实现区域废弃物污染共治,切实减轻空间用地压力,保障上海城市生态环境安全。

 

四是坚持市场主体,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协同治理长效机制。

 

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废弃物处置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市场为主体,坚持以市场化手段治理废弃物。在政府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市场化推广优势,政府部门要切实解决企业在项目用地、立项、环评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企业可以通过长期市场化运营“有钱赚”,推动废弃物区域协同处置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