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雷军输给董明珠10亿元?而真正的赢家就在你身边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9-03-20 15:41
摘要:董明珠赢得赌局的背后,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成果。

雷军输给了董明珠。

 

3月19日晚间,小米公布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营收1749亿元人民币。格力电器虽然还未出财报,但按此前公布的业绩预告,格力在报告期内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000亿元至2010亿元,就算按照预计营收的下限,小米也未能超过格力。

 

回想五年前,小米“掌门人”雷军与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在2013年12月12日“CCTV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现场,曾用10亿元下赌注。当时,雷军说:“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董明珠当场反击:“第一,我告诉你不可能,第二,要赌就不是一块钱,我跟你赌10个亿。”

 

五年一瞬即逝。根据小米的财报和格力的业绩预告,雷军输了。但只要仔细看一下两家企业在这五年中的发展,就能发现真正的赢家并非格力,而是中国制造业——在这五年中,格力走了一条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转型之路;而小米也推动了互联网技术与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结合,在助力“中国制造”升级上功不可没

 


“10亿元赌局”关注的是“中国制造”


 

2013年对赌之后,雷军和董明珠曾多次隔空喊话。

 

2013年雷军在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称,“格力必输无疑”;2014年接受央视《对话》栏目专访时又说,“再过一两年,格力就输了”。

 

董明珠不甘示弱。她在2014年参加全国“两会”时说:“5年后,他(雷军)会输给我10亿元,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2017年,又在上交会开幕论坛上表示,“明年就要见分晓,我已经认定过了,没问题”;2018年底在参加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她接受媒体采访时单方面表示,与雷军的赌局已基本胜出。

 

不过,五年中双方也多次谈及,这场赌局涉及互联网与中国制造的关系

 

董明珠曾表示:“互联网必须嫁接到实体、产品、制造业上。雷军现在又提出回到创新,回到产品,就这一点,我已经赢了。所以当时我赌10个亿,是因为我坚定地相信,我们中国制造一定会崛起。”

 

雷军在小米发布2018年财报后,更在致投资人的公开信中表示:“小米的创业历程是用互联网模式做实体经济,全面提升商业效率的深刻革命……我们一切的努力都为了提升生产、流通环节的效率,把定价厚道的优秀产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并持续提供服务。”小米虽然被董明珠视作“互联网企业”,但在雷军眼里,小米从来没有和实体经济分开。

 

可见,虽然双方说法各异,但对发展“中国制造”的想法是一致的。与其说10亿元赌局比的是小米和格力谁发展更快,不如说较量的是哪一种路径能尽快展示“中国制造”的实力。

 


“重资产”没有轻视“轻资产”


 

董明珠一致坚持格力是“重资产”而小米是“轻资产”。其中的差别在于格力对各种产品都强调“亲历亲为”,建设自己的研发团队和生产线;小米作为互联网企业,在很多产品上采取输出技术,“贴牌”生产。

 

两者的生产方式确实不同,但只要看一下格力近五年的发展思路,就能发现“重资产”的格力也从来没有轻视过“轻资产”的互联网技术

 

一个具体的案例是在上海刚刚落幕的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格力展示出的并非传统思维中的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形象,而是充满科技感的“中国创造”、“中国智造”探索者。例如,“零碳健康家”是格力重点展示的技术之一,旨在解决市场上智能家电产品单一化、零散化分布的特征。该方案由能源管理、空气管理、健康管理、安防管理、光照管理五大系统组成,应用了光伏能源系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并配合人工智能语音空调、物联网手机、指静脉智能门锁等,实现全屋生态智能化管理。这些,还是人们印象中以空调为主打产品的格力吗?

 

综观中国家电制造市场,并非只有格力一家“重资产”企业,海尔、海信、美的等都有很“重”的商业模式。但这些企业近年来无一不强调进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转型,他们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也纷纷为产品注入前沿技术。从表现形式看,这些企业仍旧很“重”;但从研发成果看,他们已越来越能把握市场需求,善于利用“轻巧”的互联网技术,让自己的产品变年轻,从而赢得了消费者,并将成绩直接体现在企业财报中。

 

再回到格力,可以看到在这些年发展中,也有过起伏,甚至陷入过全年营收骤降40%的困境。但格力没有停止转型的步伐,而是为转型升级进行了多元化布局。

 

这当中,有成绩也有争议,比如董明珠大力推广的格力手机就褒贬不一。从中国手机市场看,格力手机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明知手机市场很难突破,格力也不会轻易放弃,“因为在目前,智能手机仍是智能生活的入口之一,对于想升级转型的中国制造企业来说,不会让自己的生态系统留下缺口。产品本身有争议,但背后体现的是转型升级决心不容置疑。”

 

近期,董明珠又定下了在智能装备领域发力的“小目标”,或许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重资产”格力对新市场需求的应对。

 

也有人从减税降费的角度分析雷军和董明珠的赌局,认为格力是减税降费政策的受益者,因为减税降费惠及的企业绝大部分是以制造业等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企业。董明珠也曾表示,减税就是减负、松绑,给企业更大的空间和活力,企业更应该增强内生动力,用品质和创新,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

 

其实,不论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还是从减税减费等外部政策支持看,格力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其坚持转型不无关系。“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一字之差背后,是新思维、新技术、新环境为中国制造业注入的新动力。

 


小米真的失败了吗?


 

再看财报显示出的小米“败局”,业内人士也有不同观点。

 

一是基础。在2013年雷军和董明珠打赌时,小米还未上市,全年营收在两三百亿元左右;已经上市的格力全年营收在12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小米用了五年时间实现全年营收六倍以上增长,而格力只是翻了一番。当然,两者基数不同,仅仅比较增幅不一定客观。但比较一下其它科技企业的发展,也能看出小米的发展速度:在全球范围中,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苹果公司用了20年、谷歌用了9年、阿里巴巴用了17年、腾讯用了17年……所以,就小米自身发展看,雷军通过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国制造”发展,同样成绩斐然。

 

二是盈利方式。小米一直坚持“高性价比”,不论自有品牌还是生态企业的产品都坚持这一点。在2018年上市之前,雷军还给出了一个消费者欢迎、投资人未必高兴的承诺:小米硬件的毛利率将永远不超过5%。此次披露的财报也显示,因为坚持这点,2018年小⽶硬件综合税后净利率为正,但小于1%。也就是说,小米走的是“薄利多销”之路。相比之下,在2018年格力的中报中,其毛利率超过30%。从盈利方式看,坚持低毛利率的小米仍旧实现了净利率为正,说明“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已经初步走通,这为小米凭借“高性价比”在未来赢得更多消费者打下了基础;可对格力来说,能否始终保持30%以上的高毛利率仍旧是个问题。

 

三是发展前景。经过五年的发展,小米对自身的定位已经很清晰——雷军表示,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所以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小米除了不断推出各种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外,也强调利用自身在物联网上的技术研发成果,推动更多的“中国制造”进行升级。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品牌与小米牵手。比如,2014年底,小米与美的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获得美的集团1.29%股权;2015年6月,小米与美的合作推出“i青春”智能空调;2018年底,小米与TCL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战略入股,计划在智能硬件与电子资讯元件一体化等研发领域进行合作与联合投资……可见,小米和传统中国制造企业“相处甚欢”,共同走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道路上。

 

基于此,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场10亿元的对赌并没有失败者:格力陷入过低谷,但通过转型,董明珠实现了自己说的“肯定会赢”;而小米通过创新,不仅自身得到快速发展,也推动更多“中国制造”走上了“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道路。当然,这场赌局最大的赢家是“中国制造”,证明了在不同企业的努力下,“中国制造”所具备强大的实力和潜力。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