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任我行 > 文章详情
上海地标变身露天展览馆,创意十足的设计装置让你秒回“小辰光”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 2019-03-06 15:07
摘要:如今在新天地处处都能看到互动性十足又贴近生活的设计装置。

 

悬挂的透明管道如同柳枝低垂,吸引人们在两旁互相倾诉秘密;可推动的座椅合成一个圆,人们可以在座椅中捉迷藏;无处不在的小竹椅让人走累了可以歇歇脚,顺带想起过去在弄堂和街坊邻里聊天的场景。

创意十足的艺术装置吸引人们互动

 

这些互动性十足又贴近生活的设计,如今在新天地处处都能看到。即日起至3月17日,“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正式亮相。今年,25件来自国内外设计师的装置作品将出现在新天地广场、南里、北里等各个角落,一路上装置作品妙趣横生,让这座城市文化空间成为市民游客与设计爱好者的又一“打卡”胜地。

 


 

【艺术装置让你回归社交本源】

 

在新天地南里,几个充满童年回忆的艺术装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仿佛让人回到“小辰光”。记者看到,一个红色的装置格外特别,阳光穿透水晶质感的圆形光板时十分漂亮,就像孩童喜欢把弹球对着太阳看一样,能够照射出一束炫目灿烂的光。

仿佛让人回到“小辰光”的艺术装置,右为设计师曹晶

 

作品设计师曹晶告诉记者,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小时候的沟通方式。“童年的沟通方式很简单,没有企图也没有功利心。”曹晶说。他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和几家人一起住在上海的老洋房里,空间狭小,但是邻里间的关系却很近,孩子们经常在弄堂里打闹嬉戏,也经常会一起玩弹珠。这次将自己的童年回忆复刻成艺术装置,并放置在石库门聚集的新天地,也为作品赋予了新的意义。

 

据了解,此次设计节以“回归社交本源——相知遇见”为主题,希望在线上社交媒体逐渐占据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之下,通过一系列互动装置、视觉艺术以及论坛等方式,鼓励人们在真实社交中的相遇、成长与交汇。

 

记者注意到,各个互动装置中都有“小竹椅”的身影。在新天地时尚前,更是有两把巨大的竹椅“把门”。竹椅的设计师侯正光也是主策展人之一,在他看来,当年街头巷尾陪伴着一代人社交生活的小竹椅,映射的是单纯、信任和善意,作为回应设计节主题的载体再合适不过。在新天地时尚门前的作品“超级平凡”中,侯正光将小竹椅放大到不得不关注,不得不仰视,当平凡成为了非凡,一度被忽视的社交本真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中来。

 


 

【打破设计与大众间的隔阂】

 

艺术设计离大众远不远?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莫娇告诉记者,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觉得设计遥不可及,或者离生活很远,其实并非如此。”此次参加设计节,他们希望用“接地气”的方式,建立起大众对设计的信任,打破两者间的隔阂。

 

与“小竹椅”的创意不谋而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带来的艺术作品是“竹林小憩”。在新天地时尚商场内,可以看到一片“竹林”,林中有着千奇百怪的板凳供人小憩。这些板凳中,有将保龄球瓶和保龄球完美结合的保龄球椅、用橡胶球做成的弹弹椅、铁丝构成的“空气感”椅子等,每一个都独一无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带来的艺术作品“竹林小憩”

 

莫娇告诉记者,这几十张板凳挑选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历届学生的设计。他们希望利用板凳作为介质,给人们提供一个“连接”的机会,邀请参观者能够停下脚步。“对于象牙塔内的学生来说,参加这次展览能够给他们一个面对大众的机会,从中学习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莫娇说。

 

事实上,每年设计节都邀请了不少崭露头角的年轻设计师。设计上海展会总监谭卓表示,设计节是设计师最好的社会实践平台。因此,他们每年都会精选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产品设计师以及其他创意领域里的设计力量,通过公共艺术装置的形式,把他们的想法表达出来。将艺术作品放置到新天地这个人群聚集地,也是为了打破艺术品和观众之间的界限,让路过的游客和设计爱好者都能够更好地感受作品,推动更多人参与到设计领域中。

 

栏目主编:李宝花
除标注外,图片摄影:邵剑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