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前方是“危”是“机”?未知面前,中国人需要一种“理性的热情” | 两会观察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9-03-05 07:10
摘要:对于未知,最好的态度是一种“理性的热情”,既绝不裹足,也绝不盲目。而无论是为了向前突破的“进”,还是为了规避风险的“守”,在制度供给上着力,都指向一种尊重规律、崇尚理性、善于预判的态度。

新技术来了,社会准备好了吗?

 

当大多数人还在为技术的“炫酷”欢呼时,真正的有识之士,会做一些冷静的思考和追问——

 

除了种种显而易见的好处,井喷的新技术、新形式,是否也会带来一些未曾预料的副作用?

 

陶醉于新模式的人们,会不会忘了原本的初心?

 

当苗头性的潜在问题露头时,制度又是否能够及时补给?

 

这不是杞人忧天。而在“两会时间”刚刚开启的时候,人们看到了这样的警醒,也看到了行动的轨迹。

 

继全国政协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谈及人工智能后,全国人大首场记者会的压轴问题,也传递出明确信息: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一些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如数字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列入本届五年的立法规划;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的立法,亦将列入抓紧研究项目。

 

人工智能也将有法可依——即便前路漫漫,至少也是一个明确的方向。而在发言人张业遂近1个半小时的答问里,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立法信息,出现了很多次。

 

这场发布会,是每年人代会开幕前最为火爆的场合。许多人是冲着中美贸易、朝美会谈、一带一路、国防军费等等“大热”议题来的。但听完整场你会发现,像具体的立法规划这样似乎并没有“热得发烫”的事,会在至深处影响中国,甚至影响世界。

 

由此再看同一天下午上海代表团的“议案会签”,多位代表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出的立法建议,无疑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味道。

 

新技术总有两面性,人们一面说着“未来已来”,一面也未必能有十足把握去穿透未来。而有些看似未来的事,其实已经迫在眉睫了。就如邵志清代表所言,社会行为主体中已经出现“人工智能”这个新门类,而人工智能是会“犯错”的——国内已有运用人工智能进行犯罪的案例,国外甚至有机器人完全自主地杀了人。

 

既然有这个新门类,法律就应该区分明确人工智能与自然人的行为划分;既然它会犯错,那么就要严格划定好机器人使用者、制造者乃至机器人本身的责任。

 

这些区分、明确和界定,本身就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而立法作为分量最重的一种制度供给方式,一项至为重要的功能,就在于尽可能为各种未知的可能性划定边界,保护各方应有的权利,从而为发展实践“保驾护航”。

 

没错,划定边界,往往不是限制,而是保护。就如陈力代表所言,新技术、新产业本常含风险,但未来发展前景可观,创新激励和风险规制之间怎么找到一个平衡点,就需要立法、修法。

 

这里有一种微妙的“攻守之道”,无论是为了向前突破的“进”,还是为了规避风险的“守”,在制度供给上着力,都指向一种尊重规律、崇尚理性、善于预判的态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预”字,其实也就是今天说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本意是针对重大风险,其实也适用于经济社会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看待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问题.。

 

“未知”可能意味着风险,也可能意味着机遇。对于未知,最好的态度是一种“理性的热情”,既绝不裹足,也绝不盲目。

 

反过来,面对新技术时的态度和方法,在面对更宏大的命题时,也值得借鉴参照。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正式开幕,宏观的中国经济,必定吸引亿万目光聚焦。时下的经济运行也充满未知,有风险,也有机会。迎接我们的是“危”还是“机”?就看中国人自己的努力。

 

而这种努力,很大程度就看我们是否始终葆有一种“理性的热情”,能不能时刻不忘“凡事预则立”——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深层的自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