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数据 | 缺了中国螺丝钉,苹果就没法实现“美国制造”?故事没那么简单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彤彤 尤莼洁 2019-02-22 18:00
摘要:美国也是紧固件出口国,这就奇怪了,为什么苹果在美国还找不到螺丝钉呢?

近日《纽约时报》发布了一篇标题为《从一颗小螺丝钉看苹果手机为何无法实现“美国组装”》的文章:

 

一年前,苹果CEO库克对外正式宣布Mac电脑将回归美国制造,不过很快发现一个问题,螺丝钉不够。苹果代工商依靠的一个20人机械车间每天最多只能生产1000颗螺丝钉,短缺导致新版Mac Pro测试延后(原因之一)。后来Mac Pro准备量产,不得不从中国订购螺丝钉。

 

文章还引用苹果公司CEO库克的话说:“在美国,如果你把模具工程师召集起来开一次会,我不太确定会议室里能否坐满人,但在中国,可以坐满许多足球场。”

 

事实果真如此吗?

 

 

美国也是螺丝钉生产大国

 

文章举的例子是电脑的螺丝钉,标题说的却是手机(iphone)。不过,苹果手机需要的螺丝钉也一点也不少:

 

新浪网友“螺丝世界网”拆了一台iPhone 8,发现里边有近百颗螺丝钉:屏幕模组共有17颗螺丝;机身上有70颗螺丝钉,14颗固定连接器盖板,其余的56颗则分布在各个元器件模块周围;机身顶部左侧塑料盖板还有4颗螺丝……

 

螺丝钉属于标准紧固件(还包括螺栓、螺母、垫圈和铆钉等),制作材料通常为钢和铜,广泛用于机械、电器、汽车、电子等行业,而中国是不折不扣的标准紧固件生产大国。

 

根据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近十年来,全球最大紧固件出口国或地区的阵容几本保持不变,年年都是德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美国在互相角逐,堪称紧固件出口界的“F4”。中国大陆的出口总量常年徘徊于第一、第二位。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美国也是紧固件出口国,这就奇怪了,为什么苹果在美国还找不到螺丝钉呢?

 

这就要说到中美生产的螺丝钉类型区别了。

 

紧固件有个重要的指标——“抗拉强度”,指的是金属材料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800Mpa是一个分界点。抗拉强度在800Mpa以下为普通强度,800Mpa以上的就被认为是高强度紧固件。

 

高强度紧固件在生产时需要经过调质热处理,因此塑形、韧性和强度都更胜一筹,被广泛用于航天、汽车、船舶、大型发电设备等高端制造行业。而手机、笔记本这类电子产品所需的螺丝钉抗拉强度在多少呢?我们走访了几家淘宝店铺,了解到大概在4.8级,也就是400Mpa,属于普通强度。

 

但美国的紧固件产业这几年转向高强度产品的趋势明显。台湾全球性五金杂志《螺丝世界》在分析美国2018年上半年紧固件进出口情况时提到:“美国紧固件市场的需求主要受汽车、建筑、航天及军工行业推动。”

 

《纽约时报》那篇报导中提到的Caldwell Manufacturing公司便是个例子。它在2004年苹果把工厂从美国搬走之前,是可以完成苹果所需的大批量零件生产需求的。但随后,由于制造业务前往中国,Caldwell用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CNC)机床,替换了之前能大量生产螺丝钉的老式冲压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附加值坚固件的生产,其主要客户为航天和汽车公司。因此,当公司在2018年再次接到苹果公司的订单后,来来回回送货22次才勉强完成订单。

 

由此可见,美国本土的市场环境和制造业发展决定了他们虽然作为紧固件生产大国,却仍会在普通螺丝钉上“供不应求”。

   

反观中国,和美国呈现的可谓是截然相反的局面。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中国2018年钢制或铜制紧固件出口金额近52亿美元。这一商品大类下包含18个小类,其中一项便是抗拉强度在800兆帕以下的螺钉及螺栓,去年中国该项产品的出口金额为将近23亿美元,也就是说,去年出口紧固件总收入的超44%都来自于该项产品。美国意料之内地成为了我们的第一出口国。

 

  

 

但同时,中国也在进口螺丝钉,尤其是抗拉强度在800兆帕以上的螺钉及螺栓,进口额在18类产品中排在了第1名,将近10亿美金。

 

 

进口来源的前两名是制造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日本和德国,第三名就是美国。我们一年从美国进口的螺丝钉,超过了1亿美元。

 

 

结论是很明显的:中国紧固件的大额出口量是靠低强度紧固件拉动的,抗拉强度较高的紧固件出口占比较少。甚至,高强度紧固件产品,中国还需要大量进口。

 

如此看来,中美两个紧固件出口大国,各有各的特点和不足:

 

 

从地区分布来说,美国的螺丝钉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就是台湾。美国、德国、墨西哥及法国这四个世界最大的紧固件进口国,大陆地区甚至排到了3名甚至3名开外,不敌台湾地区。

 

 

 

台湾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的专家2014年在《螺丝世界》中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紧固件行业做出比较。文章称虽然大陆紧固件的生产规模和人力让台湾望尘莫及,但产品质量较之台湾却较显脆弱,且大陆的出口主要为普通紧固件,而台湾出口的则以汽车紧固件居多。

     

上海也是中国主要的紧固件出口省市之一。在企查查上搜索“上海紧固件”,显示共有13582家企业,但搜索“上海高强度紧固件”符合要求的只有161家,比例为1.1%,可谓凤毛麟角。大致浏览这161家企业的业务后我们发现,它们大多数是生产汽车用紧固件的。

 

 

 

苹果全球产业链中的中国和上海

    

实际上内地这种“大而不强”的问题不单单存在于紧固件行业,而是整个制造业。这也是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不高的一个缩影。

      

拿苹果供应链来举例。苹果2018年公布了他们世界范围内的200所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一共有778家工厂,其中有356家工厂位于中国。听起来苹果产品“中国制造”一说空穴来风,但我们一一搜索了这200家供应商的注册国家和供应的产品,发现注册地在中国大陆的企业只有28家,而来自台湾的供应商有49家,其余为美国42家,日本43家。

 

在这28家大陆的企业中,一半以上都在为苹果提供基础的结构件,如金属精密元件、玻璃盖板、机壳、充电器、电路板等,或是包装服务,而与内部电路相关的电子元器件、声学元件、各类功能材料等功能器件较少涉及,半导体方面的核心技术更是凤毛麟角。

 

结构件占比第二大的为台湾。日本、美国的供应商同样占据大壁江山,但日本供应的产品种类分布较为平均,电子器件、显示面板、功能件也都占了较大比例,美国就更不用说,几乎以提供半导体器件为主。

 

 

由此可见中国在技术性较高的产品制造上,还是位于产业链的低端。如人民日报所说,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推动品质革命将是未来中国制造发展的重中之重。

 

注册在内地的28家苹果生产供应商中,来自广东的企业数量最多,有15家入围,其次是江苏6家,上海1家。

 

同时广东和江苏也是设有最多供应商工厂的省份,分别有117家和111家。上海的工厂数位列第三,有来自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奥地利等地的25家外资企业在这儿设厂,其中位于浦东的昌硕科技,母公司台湾和硕科技是规模仅次于富士康的苹果代工厂。

 

外资企业上海代工厂的重心仍是结构件,有37.5%的工厂为苹果供应结构件类产品,大多是连接器和电路板。占比第二大的是负责组装、包装的工厂,光是和硕科技一家企业在上海便设有7家组装厂。令人欣喜的是美国有多家企业将半导体这类核心产品的生产任务分配到了上海工厂,也是对中国生产技术能力增强的侧面肯定。

 

 

而随着技术能力的增强,中国IT技术人才的数量快速上涨,苹果也逐渐加大了在中国研发力量的投入。

 

在企查查上,目前可以查到以“苹果研发中心”为名称的注册公司有6家,其中深圳、苏州各一家,北京有两家,上海也有两家,均位于自贸试验区内。根据公开报道,苹果已承诺在中国研发中心投入超过35亿元人民币。

 

 

2018年10月9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会见了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库克说,上海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具有独特魅力和巨大吸引力。苹果公司有幸成为上海发展的一部分,见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上海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苹果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沪投资,扩大合作领域。

 

——————————————

撰文:李彤彤 尤莼洁

制图:李易 赵鹿鸣 李彤彤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