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记者带你看绿化丨在上海,“绿色荒岛”需要几步才能变为“绿色乐园”?
分享至:
 (10)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雷册渊 2019-02-11 11:12
摘要:“瞄一流 献一计 见微知著看上海”的第三篇,让我们一起关注城市绿化。

 

绿化———一个人人走出家门就会遇见的“小事”,对于正全力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的上海却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按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未来可用的新增建设用地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能否走出一条高密度超大城市的绿化路径,成为一个让市民满意、绿色宜居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一个巨大挑战。
   

近日,记者走进街头、社区,看看市民家门口的那抹“绿色”,听听大家的期待,还回访了中环绿地这样的大型市政绿化设施,并参考专家意见、对标国际做法,一起为绿化这件不“小”的“小事”建言献策。

 


让好事变得更好
只需要简单几步



禁止踏入———这恐怕是绿地中最常见的标识牌了。按照传统观念,为了保护绿地而不让人和宠物进入,这无可厚非。然而,随着人们对绿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对绿化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些看似合理的“小事”似乎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步伐了⋯⋯
   

在上海市杨浦区锦建路、伟德路交会口的一方五六百平方米的三角绿地中,记者同样见到了这样的“警示”。在郁郁葱葱的女贞树丛下,一块写着“爱护一片绿色”的标识牌上,禁止踏入、禁止宠物、禁止倒垃圾的三个标志并列排开,提醒着过往的人们。
 


“禁止踏入”是绿地最常见的标识牌。
   

环顾周围的环境,这片三角地北邻住宅小区、东面和西面都是创智天地的商业办公楼、南面是五角场幼稚园,人流量相当密集,在周围绿化不多的情况下,这块三角绿地弥足珍贵。正是基于此,三年前这片三角地进行了改造升级,呈现出现在的面貌———这片不大的绿地中不但有草坪,还有大片女贞、山茶等灌木,香樟树、樱花树、桂花树、水杉树等乔木从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中生长出来,给人紧凑、葱茏之感。
   

然而在现场记者却观察到,来往行人和附近居民经过这片绿地时,只是匆匆路过,任凭花木如何美丽,也鲜少有人驻足停留。这片三角绿地成了人们必然经过、必然绕行,却鲜少留意的地方,俨然成了一座“绿色荒岛”。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锦建路、伟德路交会口的三角绿地。

 

随行的景观学和生物学专家告诉记者,“症结”恰恰就在于“禁止踏入”。原来,作为公共绿地,这片三角地从建成之初就呈现出一种封闭的状态,中间并没有路径可以让人从中穿行,也没有设置座椅能够让人休憩,“禁止踏入”阻断了人们与这片绿地的互动和情感联系。
   

其实,这样的三角地在上海随处可见,充分发掘建筑用地“边角料”的潜力、将其改造为绿地本是一件好事,何让这件好事变得更好,其实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步骤。比如:在绿地当中开辟出几条小径,使东西、南北向通行的人们能够从绿地中间穿过;设置一些座椅和公共空间,让行人能够在此停留、休憩;增加植物的丰富程度,布置一些齐身高的花坛,亲近人与植物的联系;设置一些宠物粪便收集箱,用于堆肥,以更好地促进绿地生态循环;与周围幼儿园、公司企业、居民区等合作,进一步开发这片绿地的价值和潜力,将其打造成为幼儿自然教育基地、企业活动举办场所、社区活动开展基地等。
 


绿地现状。


如果能开辟几条小径、设置一些座椅和花坛,就能让行人在此停留、休憩。
   

这样一来,就可以变街边三角绿地为口袋公园,变“绿色荒岛”为“绿色乐园”,何乐而不为呢?

 


老旧小区绿化情况堪忧
亟待“转型升级”


    

“希望我们小区的绿化规划得好一点,植物丰富一点,可以有一些供人休闲、健身的空间。”家住国定路600弄的马先生面对记者说出了这样朴素的愿望。自从30多年前搬进这里,这里的绿化似乎就“先天不足”,而近年来,随着居民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逐步提升,加上原本就不多的绿化由于疏于管理而日渐破败,就更难让他们满意了。
   

记者看到,小区里的绿化状况实在堪忧———
   

首先,走进小区之前就能隔着铁栅栏看见小区里一株株被拦腰砍断的大树。进入小区一看,几乎靠近住宅楼的大树都被拦腰砍断。居民们说,大树砍掉之前,并没有人通知他们具体是什么原因。他们猜测,这些高大的树木由于长期缺少管理,对靠近树木的居民房屋采光和安全性造成影响,居民意见很大而被砍掉。
   



小区内靠近住宅楼的大树被拦腰砍断。
 

再看小区里为数不多的几块绿地,也基本呈现出一种粗放管理的状态。绿地中,植物搭配混乱,桂花树、棕榈树、女贞交错生长,由于养护不到位,一些植物脱脚现象严重,从外观上看毫无美感所言。
   

更令人震惊的是,走进其中一块绿地,高度一般只到人膝盖、最多到腰的灌木丛,却长到了一名成年男子那么高。往中间一看,建筑垃圾、共享单车、废旧衣物、生活垃圾更是铺了满地,让原本这片楼间的绿地更显破败。
 


国定路600弄小区里为数不多的几块绿地基本呈现出一种粗放管理的状态,堆满垃圾,高度一般只到人膝盖、最多到腰的灌木丛,却长到了一名成年男子那么高。
  

马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这里住了30多年,刚搬来时,虽然绿化也不多,但路边仍有一些花坛,让人赏心悦目。后来,随着小区用地的紧张,花坛拆掉变成了停车位,原本的绿地由于疏于管理也几乎丧失了功能,小区里的居民只能步行去国定路580弄的小公园,或者步行到更远的上海财大、复旦的校园里休闲、健身。
   

事实上,这个小区的绿化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例。绿化面积不足、功能不全、疏于养护和管理,是上海许多老旧小区的“通病”。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旧上海的城市绿化曾一度呈现出一种“畸形发展”的状态———少数地段,如曾经历史上的高级住宅区、商业区有较多公共绿地、私家花园和行道树,而除此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则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以老厢房、石库门为代表的平民住房,加上大量“滚地龙”式的棚户区,树木花草几无立锥之地。上海的绿化基础“先天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们努力改变上海的模样,让大上海美丽起来。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的绿化都以辟建和开放公园绿地为主。在居住面积紧张的年代,满足大量人口的居住需求更是被当成头等大事,对绿化和环境的需求自然被置于不那么重要的位置。
   

直到近年来,上海市提出住宅小区的“美丽家园”行动计划。这个明确以“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的行动,对住宅小区的安全、管理秩序、设备更新都指出了明确目标。除了这些,居民们还有更多期待:大家希望,在解决老旧小区诸多“刚需”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兼顾绿化的改造升级,让“绿意”不再是老旧小区的“奢侈品”和“稀有品”,而是俯首可拾、提高大家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公共品”。

 


高架桥下的“春夏秋冬”
如何更能物尽其用



一年多前,“解放周一”的“纵深”栏目曾以整版篇幅报道《高架桥下:“孤岛”如何变“客厅”》,介绍了位于汶水路地铁站、中环高架与南北高架交会处下方,一片近8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的改造升级过程。被马路分割成的4块绿地,不仅按照各自的特点和保留植被,被设计为“春”“夏”“秋”“冬”四个主题,更有打开公共空间吸引人气、海绵蓄排等一系列实践。那么,改造完成一年后,这片绿地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如何?究竟有没有达到当时的预想?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记者进行了“回头看”。
   

刚走出汶水路地铁站,站在天桥上就能看到,4块绿地视线通透,草坪地被与乔木、景观小品等互相搭配,品种多样;步道、亲水平台、供人休憩的亭台座凳等设施也一应俱全、维护到位;从池塘干净水质和多样的水生动植物来看,海绵蓄排系统应该正发挥着作用⋯⋯记者随访了数位市民,大家都对这片绿地的改造表示了肯定。
   


汶水路地铁站、中环高架与南北高架交会处下方的中环绿地。
 

不过,与优势同样明显的,是这片绿地在舒适性上的不足。记者在现场体验发现,置身于这片看似“完美”的绿地,其实很难全身心放松。原来,每隔几分钟就会进站、出站的地铁带来一阵阵尖利的刹车和启动噪声;头顶交错的高架桥、旁边的公交枢纽,汶水路和共和新路在此交会,巨大的车流带来了大量噪音、扬尘和空气污染⋯⋯
   

当初,除了保证该区域的绿化防护功能外,改造的初衷更多是要改变大片绿地与人流严重区隔,缺乏足够让人休憩、交流、活动的空间的面貌,因此才有了强调“打开”和“关注人”的设计理念。可矛盾恰恰就在于此,空间打开了、视线通透了,可是带来的问题也同样显著———绿地内,尤其是在靠近地铁站和高架桥的沿线,缺少高大乔木的阻挡和防护,噪音、扬尘和尾气污染在开敞的绿地内畅行无阻。为打造开阔空间而使用的大面积地被植物,对环境的净化作用也远低于高大乔木,这片绿地的生态价值受到了限制
   


巨大的车流带来了大量噪音、扬尘和空气污染⋯⋯中环绿地在舒适性上的不足同样明显。
 

记者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来到这里进行蹲点观察,发现除了清晨车流量较小时,一些中老年人会来休憩、健身外,很少有人会在这里驻足停留。“噪音太大了,空气也不好,开手机看个视频声音都听不到,交流都费劲,谁愿意来呢?”市民余师傅直言不讳。
   

环境所带来的“先天不足”注定无法逆转吗?其实并非如此。相关专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如果能在地铁站和高架等市政设施上加装防护板,就能阻隔噪音和尾气;在绿地中,尤其是靠近地铁站的沿线多种植一些树冠较高的乔木,既能保证视线通透,又能起到较好的隔音隔尘效果(如下效果图);

 

露天的座凳、木材隔空搭建的凉亭如果能有一些更人性化的设计,比如背向高架和道路一侧和顶部能有一些墙体或绿墙阻隔,修建一些玻璃阳光房供人们休憩;

 

更加强调绿地的自然属性,降低运维成本;打开绿地与新静安体育中心之间的阻隔,承接体育中心带来的人气⋯⋯


   

这样,不但能够大大提高人们在此的舒适程度,还能让这样精心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大型市政绿化设施更加物尽其用。

或许,我们精细化管理的一小步,就能成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的一大步。

 


【对话】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一片城市绿地?
   

刘悦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学者,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理事长):在我看来,评价一片城市绿地的优劣有这样几个基本标准:最基本的,这片绿地是不是“好看”。就是说它是不是符合周围的环境乃至这座城市的气质,植物和材料的设计、选择、搭配、养护是不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健康的。其次,要看它是不是“好用”。就是说这片绿地有没有满足人们的各种“场所”之需,有没有让周围的人更加舒适,让他们的生活质量、休闲娱乐质量有所提升。最后,一片好的城市绿地当然还要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就是说这片绿地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生物链的循环等有没有一个好的推动作用。上述三个层面,都有所在地方的文化内涵,它所倡导的文化应该是立足当下并引领未来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如今,上海绿化覆盖率正向40%冲刺,人均“绿色财产”从多年前仅有1平方米的“绿色一张报”,发展到近8平方米的“绿色一间房”。在您看来,上海绿化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刘悦来:上海要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就要对标国际要求,更加体现精细化治理,而不是只满足于绿化数字和指标的达成。
   

现在我们看到,许多防护性绿地、街头绿地、社区绿地并没有发挥起它本身应当发挥的作用。最典型的就是许多绿地都有“禁止进入”“请勿践踏”的标识牌,那么人与这片“绿色”的关系其实是隔绝的;还有就是在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区域,绿地的植物品种越来越单一、养护也不到位,甚至一些地方单一到什么程度?为了满足绿化率,就只种麦冬草。但麦冬草下往往会蓄积大量的垃圾,没有蜜蜂、蝴蝶,甚至还有老鼠,那这一片的生物链其实也被破坏掉了。这就是我常常说的“绿色荒漠”。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您对此有些什么好的建议吗?
   

刘悦来: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绿化管理的成本控制,无论是政府还是房地产开发商、社区,每年对绿化的投入都是有一定额度的,不可能无限制地投入。这就带来了一个矛盾———人想进入绿地,这势必带来人工成本和物料成本的增加,而成本又是有限的,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绿化率要求。
   

怎么办呢?其实国内外近年来都有了一些很好的探索。比如通过设计和公众参与、社区自治,将社区甚至街道绿化的潜力开发出来。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联动,让大家都参与到这片绿地的改造和养护中来这既能让每个人都对这片“绿色”有归属感和情感联系,又平衡了绿化开支,是一个很好的互补,在国外称之为“有生产力的社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近些年来,您对社区花园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可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每个区、每个街道,甚至每个小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这种模式的适用性如何?
   

刘悦来:其实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都有责任维护和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可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权利和义务,成了被动的旁观者、单纯的消费者。
   

真正要做起来其实并不难。我们在上海做了60多个社区花园,其中80%都是在小区里进行的。也许就是从一片荒废的绿地开始,先种种花,花开了立个牌子告诉大家这是什么花,如果喜欢的话不妨点个赞或者一起来参与。其实很多人都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梦,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再加上专业力量的引导和组织,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在这方面,上海已经有了一些先行先试的探索,怎样结合具体情况、针对具体问题更加体现精细化管理,将是我们所期待的。

 


【对标国际】


   

这两年,无论什么主题的采访,记者越来越多从采访对象口中听到这样的话语:“上海越来越像纽约了。”除了发达的都市文明、现代时尚和快节奏的生活、多元包容的氛围等国际大都市所特有的标签外,如何建设一座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纽约做了许多富有开拓和示范意义的探索———

 

口袋公园:设计和运营的双重典范
   

据统计,纽约的绿化覆盖率比北美地区的平均水平高出6%。如何让寸土寸金的大都会拥有高质量的绿化公共空间,除了占地3.4平方公里、被誉为“纽约之肺”的中央公园外,散落在街角、社区的“口袋公园”功不可没。
   


1967年,位于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佩雷公园正式开园。公园占地390平方米,为喧哗的都市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绿洲。(资料图片)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迷你公园、贴身公园等,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等都是口袋公园的一种形式。纽约市通过容积率奖励机制,营造了数百个分布相对均匀、可达性高又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充分将本属于“建筑边角料”的空间利用起来。纽约规划部门也对其设计与配套设施做出了详细要求。如:打造开放、可见度高的公共空间,应能让人轻易从人行道上看到,同时具备相当的吸引力(如将娱乐设施或零售店设在显眼位置);应与人行道设置在同等高度,便于行人进出;避免公共空间孤立于街道系统,提供充分照明与监控系统;必须提供足够的、舒适且设计精良的休憩空间等。
   


长约36米、宽约18米的格林埃克公园是纽约使用率最高的公园之一,亮点在于把绿景与水景融合到座位区,分层布置、绿意盎然。(资料图片)

 

在运营上,由于开发商常常会故意减少开放度,以实现运营成本最低化。为此,运营规范强制要求所有口袋公园必须每日24小时向公众开放。另外,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和监督也发挥了作用。如口袋公园倡议组织和纽约城市艺术协会,2012年发起了保护与复兴城市口袋公园的活动,建立起纽约525个口袋公园的数据库,鼓励市民监督口袋公园的运营维护,为其评分、上传照片视频,甚至鼓励公众提出新的设计方案。

 

高线公园:开PPP模式风气之先
   

提到纽约经典的绿化案例,就不得不提高线公园。高线公园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总长2.4公里,距离地面9.1米高,跨越22个街区,于2009年向公众开放,2014年正式完工。这里原是1930年修建的一条铁路货运专用线,1980年停运。被遗弃多年之后,这里杂草丛生、满目疮痍,更成为犯罪摇篮。1999年,由两位高线附近社区的普通居民Joshua David和Robert Hammond发起的非营利组织———“高线之友”(简称为FHL),将其保护下来,后来又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样子。
   


这座由废弃铁路改造而来的高线公园,是工业遗存改造更新和“公私合作”运营模式的典范。

 

高线公园主体所在的切尔西区位于中下城西部,被标榜为“富艺术气息”、“时髦”。高线公园的大胆设计和创新,与整个街区的环境相得益彰。高线公园的魅力更在于,它不只是一个静态的公园,还面向不同用户,设计了不同项目和活动,吸引游客、服务社区,其他组织和个人也可租赁公园内的场地。
   

纽约市公园管理局给高线之友颁发了一个执照,由其负责运营和管理公园,管理局只做监管,权力完全下放,开“公私合作”(PPP)的风气之先。这种管理模式现已广泛运用在许多城市。
 


高线公园一景。(资料图片)
   

高线之友通过私人筹款支付90%的公园人员和日常维护运营开销,还有一个38人的理事会,通过投票权决定战略和运营方案等。高线公园95%的年度预算都来源于私人捐赠,大部分捐赠者都住在公园十分钟步程内。高线公园是他们的“后花园”,因此他们有动机捐钱促使其管理得更好,一个管理完善的公园对房产价格刺激极大,更激励他们资助非营利组织。另外,非营利组织的引入,可以从各个角度增加竞争,更提升了公园的管理效率。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图片摄影、视频采制:司占伟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