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热评 l《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瞄准世界一流的“弯道超车”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罗雪音 2019-02-07 07:29
摘要:中国科幻电影的那根“—”字线躺了几十年,到了公元2019年正月初一,忽然垂直上翘到了一个峰值。 

 

比起《小猪佩奇过大年》那部胜过它本片一百倍的“透支口碑式煽情营销片”《啥是佩奇》,《流浪地球》上映前几乎看不到的宣传,多少让人捏了一把汗。  

 

我差点被它的低调给吓退了。 

 

这个时代,谁不是重口味营销、辣眼睛吆喝、赋比兴式叫卖,连那位作家/赛车手/导演兼于一身的斜杠中(青)年,终于也在开映前十天左右开始,忍不住在几个新媒体大号上用密集的“专访”,露出他憋不住的焦虑。

  

电影拍完,谁的孩子谁不爱?再装格调,站台那两条腿,还是与苦思冥想时抖晃的二郎腿姿态不一样。拍完了,就交给商业了。心里虚不虚,都盯着数字。

  

所以,《流浪地球》一直到开映前两天,还在上海许多大牌影院标着“特别优惠价19.9元”,真的让人容易想多。何况已经有刘慈欣小说迷和常常二四不着调但掌握着话语权的一些评论者在“不看好”。 

 

如果不是这19.9元,能让一家三口凭60元上海最金贵地段的影城看上大年初一的首映片,我真就让《地球》流浪去了。 

 

吴京在片中戏份不多,却很重要

 

看完,就两个字——真好。  

 

中国科幻片从无到有,是一个奇怪的躺着的“L”形。  

 

什么意思?漫长40年,就头上一部《珊瑚岛上的死光》,90年代一部《大气层消失》,这两个点都未见暴凸——《珊瑚岛上的死光》还在用往水里倒黄沙然后倒拍的“土作业”,表现核爆效果;冯小宁则基本上是在玩后灾难的人伦困境,对高科技制作没有任何触碰的意思。这两部影片无法撑起的那根“—”字线躺了几十年,到了公元2019年正月初一,忽然垂直上翘到了一个峰值。  

 

它跨越了三四代中国影人没有话语权、未敢触碰,也始终讷于评论与发声的一条沟堑,像片中射向木星的那一道火,在还差目的地5千公里的地方,突然被空间站引爆自带的30万吨燃料接上火头,一飞冲天。  

 

在大年初一雄片云集、大V和大IP扎堆的银幕上,在不是搞笑就是鸡鸭狗血,不是传奇就是权谋、私斗的影画堆里,突然见到有一部中国电影把目光放在了地球灾难时的存亡困局,再造一个“地球流浪”幻想中冰封万里的地表景观,又最终将人类扔到拼死一争,以巨大牺牲和关键时刻的智慧、理性、力量的取舍,换取对地球命运最后一“搏”的选择之中,这一观赏过程无疑是刺激、新鲜的。 

 

然而,中国观众毕竟早已不是对科幻片看热闹的初级电影人群。 

 

《流浪地球》海报

 

他们有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记忆在前,有过个半年一年就有《星级穿越》《后天》《阿凡达》《2012》这样的世界级科幻制作来翻新认识与品位的观影积淀在后。我想,触碰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时,他们的脑海中不缺打分的“三维”——  

 

一维,科幻场景的制作水准是不是“硬核”。《流浪地球》最让人惊喜和震撼的“燃点”也在这一个关键点上被引爆。全片两小时零五分,有一小时四十五分的高科技制作。刘慈欣原著的两部小说尽管提供了奇思妙想与比较扎实的人物设定,但没有完整的故事,而是相对碎片化场景的集合。《流浪地球》可谓一只脚踩在对待改编态度豁达的原作者肩膀上,另一只脚站在好莱坞级制作水准的肩膀上,实现“弯道超车”,用令人信服和比较难以挑剔的视觉效果,“讲”好了一个拯救故事。

  

影片再造的地球末日般的零下80度地表景观和地下几十公里的北京城场景,舍弃美式科幻片的奢华亮丽风,取相对符合中国制造业气质的重金属硬核风,拿得住中国观众对于科幻片主体身份的追问。 

 

多说一句,当援救车来到几乎变成冰川的上海,远景中出现被冻在冰川顶端的东方明珠,以及在整体被封冻的环球金融中心展开突围的剧情时,身为上海人,我的泪腺一下子被触动了——你不得不叹服导演“心有多大画面就有多震撼”,也实实在在地叹服中国人通过电影“造梦”的本事,终于到了能让我们“不知身在何处”的化境了。 

 

“人设”是不是站得起来,是考量的第二个维度。电影是科幻的,可它首先是人性的。吴京的出场在海滩边,一番“祖孙三代情”的铺垫,伴随着即刻到来的别离,似乎《战狼2》的开头如影随形。然而,随后以“京二代”为主的叙事主体,却让故事风格为之一变。失去母亲、又因父亲十余年星际领航而与外祖父相依为命,变得有些叛逆的刘启,带着妹妹混入地表“看天”,卷入了一场地球即将在与木星相撞中分崩离析的大危机。刘启、妹妹与途中遭遇的外祖父吴孟达、救援队长李光洁等一众人物是故事最主线的人物,他们或在短暂闪光后陨落,或坚持到最后而有了一张不无沧桑的面孔,其中种种呈现,尽管稍缺乏性格的推进与变化,但基本能自圆其说。  

 

地表世界遭遇灾难后尸横遍野

 

而因《战狼》多少有点气质定形的吴京,则在外太空成为空间站营救支线的主角。但这一次,他的“能打”让位于对亲情的焦虑和对地球守望的至情、至理、至诚,以至最后脱钩休眠舱,独自驾船撞向木星之举,成为片尾又一催泪点。站得起来的人物与震撼性科幻场景的糅合,让《流浪地球》既有上天揽月之奇幻感,又有血肉、有温度。熟识原作的刘慈欣迷可能对叙事风格的改变有所不适,但毫不影响未读原作观众对于电影的接受度。 

 

维度之三是,影片在好看故事的呈现之余,是否具有科学与人文立意的双重高度。《流浪地球》作为刘慈欣短篇力作,所呈现的全球意识与危机意识,是科幻题材的常有命题,它以科学假设设置“地球困境“这个议题,也超越以本国地域为故事展开地的局限。在中国科幻影片中完成对于人类命运的一次施救,营救主体是中国救援队,其中还有两个涉世未深的普通少年,这一“平民英雄”的叙事框架,对于以往一些表现英雄的影片靠“特殊身份”“特殊使命”的主角来表现英雄气概,又是一种可亲、可信与更具现实感的操作。影片临近高潮时以对地球与人类命运的忧虑唤醒国际救援力量的加入,来凸显国际合作与全人类命运与共的意识,惜乎召唤而来的国外救援队员最后却以人力推“针”这一简单粗糙的形式草草收场,未免显得有点技术含量不足。  

 

三维观照下,我给《流浪地球》的评价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人说,中国科幻大片元年,自该片始,即便该片不是《2001太空漫游》这样的伟大影片,也已经是与《星际迷航》等站在一根线上的世界一流科幻片。也有人说,该片的技术和设计里,你可以看到《星际穿越》《世界末日》等一系列好莱坞顶级大片的影子,从编剧到导演到制作,就算看人学样做得不错,也还有许多值得努力的地方。

  

首映前的低调,与开映后汹涌而来的“自来水”,让我充分相信,并愿意提前预言:《流浪地球》不仅即日就将逆袭所有春节大片,稳坐春节票房冠军,而且必将在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中成为扛鼎之作,因为,它有开拓者的雄心,开荒者的勇气,也有开中国当代科幻片之山的自信与实力。

  

我们期待了那么久,看到了一批如此出色的出发者,愿意他们继续跋涉,往世界高水平界科幻电影的云浓景深处去,不要停步。

 

(本文由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