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作家过年专递·南京】你在外的每一天,父母都掐着指算 l 周云龙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云龙 2019-02-04 07:30
摘要:​每天骑一辆旧车,到家之前都习惯性地按响车铃。日复一日,他父母都有条件反射了。

 

你有多少天没回家了?对此,恐怕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

 

大学同学阿建,公司业务红火,常年在外奔波,有时忙到“三过家门不入”。耄耋之年的父亲,盼儿归望儿陪,又怕影响儿子生意,话到嘴边咽下去。

 

阿建上一次出差,途经老家。94岁的父亲第一句话是:你这次离家43天了。阿建是总经理,对成千上万的数字,都不敏感,但是他被父亲的记性吓着了。此前一次,父亲也说过:你这次离家31天了。他很奇怪,家里没看到日历本,父亲是怎么一天一天掐指算出来的?

 

堂叔当年到省城读大学,双亲喜出望外。儿子出去久了,老人家开始心心念念。有时听到外面有脚踏车的铃声,都要冲出去看看:伢子回来了?堂叔在村里做代课教师时,每天骑一辆旧车,到家之前都习惯性地按响车铃。日复一日,他父母都有条件反射了。

 

堂叔出去之后,父母就掐着日历算日子:伢子还有xx天回来!

 

每天倒计时,是因为家里有个日历簿,一日一撕。有一年暑假,堂叔提前书信告知父母某月某日到家,父母大人翘首以待,甚至有一点点焦灼不安。到了归期,老父亲骑车到10里之外的老镇汽车站接站。当时,最早的一班车要在下午两点才到,路上须开六七个小时。而他老父亲上午8点就去等候了。那时的车站简陋,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更不谈能解决吃和喝。老父亲何必自找苦吃?他笑笑,宁可在车站等,也不愿意在家等,总想早一点见到伢子。等啊等啊,班车该来的都来了,伢子并没有出现。

 

 

那时没有手机,老父亲失落地掉头撤回。路上问别人日期,才知道提前了一天。到家才发现,前一天,他撕一张日历,老伴后来也撕了一张,他们把儿子的归期抢前了一天。

 

我的老母亲已是望九之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只盼着儿女们多回去看看。妹妹嫁在附近,基本上每天回去,可是妈妈还不满足,当然她用的是“赏识教育”:你们回来吃顿饭,我比过年都高兴。在此之前,她不止一次跟我说过,电话里听到你的声音,就好像安逸得多了。

 

我在外地上班,不能经常回去,好多年前便给母亲配备了手机,让她享感受信息时代的便捷。母亲很快成了“手机控”,手机一响,她就乐开了花,知道来了我们的电话。手机要是一天不响,她就很失落,伴随着一连串的纠结:妹妹路上是不是安全,姐姐身体是不是有问题,我有没有喝多酒……

 

前天,我在外有事,忙里疏忽,没有及时给老母亲打电话。等想起来,时间已晚,怕惊扰她,又不敢打。哪知几百里之外,老母亲哆哆嗦嗦,摸黑找到邻居家,请人家看看手机是没电了,还是坏了。

 

可怜父母心,把我们的离开,把我们的回归精确到某一天,精确到某个时辰。

 

那天外面下着小雨,要是母亲跌一跤咋办?想想后怕。于我而言,只是随手拨出一通电话;于老母而言,却是她人生黄昏的精神寄托。

 

(作者为江苏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