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金融区块链 > 文章详情
这家上海民企,正在把中国制药推向全世界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杨 2019-02-01 16:56
摘要:陈启宇相信,有了国际化的标准、人才和技术,中国药企跻身世界前列只是时间问题。

 

陈启宇直到今天还记得,当初每晚睡在公司实验室里的日子。

 

那是1994年,复星医药的前身刚刚创立不久,正在进行第一款实体产品——PCR乙肝诊断试剂的试验。而这位日后复星医药的董事长刚刚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毕业不久,加入公司后和团队所有人一样,以实验室为家,足不出户,全力投入。好不容易等到产品研发成功,这帮昨天还窝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们,又得亲力亲为地去销售、送货和服务。那时的陈启宇才二十来岁,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市场,为了公司,他开始倒上几班公交车满上海去送货,更跟着几个复星创始人一起坐着通宵绿皮火车,满中国去推销。

 

创业不易,好在上海市科委和普陀区政府从一开始就很关心这个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贷款、场地、人事,只要有问题,总能很快找到政府部门的人,并得到高效解决。陈启宇尤其感慨,当时IPO还实行总量控制的审批制,但上海市政府特别支持大学生创业和本地科技民营企业发展,复星医药得以在1998年获得了一个宝贵的IPO资格。

 

有了资本市场的助力,再加上PCR乙肝诊断试剂在市场上获得的成功,复星医药开始加大奔跑的步伐。他们通过调研和分析,收购了一批有潜力的国内医药企业。这其中,就包括桂林南药。

 

“说来也巧,在当时收购桂林南药之后的第一次董事会上,他们拿出一个刚刚新鲜出炉的文件,内容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青蒿素类联合用药推荐为抗疟疾标准疗法。当时我就眼前一亮。”陈启宇回忆,长期以来,中国的青蒿类药品产业很大程度受制于一些跨国企业,疟疾用药一般由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统一采购,而进入用药采购名单需要符合严苛的国际标准,中国不少药企往往力不从心,所以只能卖专利、卖原料。当时的桂林南药生产的治疗疟疾的青蒿琥酯品牌药品也是如此,在全球市场的发展中屡屡受制于人。

 

成为标准疗法后,青蒿类产品必然会加速在非洲等处落地抗疟,这当然也给了中国青蒿类药品走向国际的机会。而帮助中国制药走向世界,一直是复星的目标之一。机会来了,当然要把握住。陈启宇说,中国药要国际化,首先必须要达到国际最高的水准。因此,复星在质量和工艺标准上不断下功夫,根据WHO的要求对原先产品的生产标准进行了多方面的提升。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05年复星医药的青蒿琥酯片终于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通过WHO直接供应商资格认证的药品。复星医药并未就此止步,他们研发的药品Artesun(注射用青蒿琥酯)又再次成为全球首创,并且已经成为国际治疗重症疟疾的金标准,WHO强烈推荐的重症疟疾治疗首选用药。目前,公司生产的青蒿素药物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注册销售,在全球重症疟疾市场占有率90%以上,截止目前为止已挽救700多万重症疟疾患者的生命。

 

这样的经历,无疑给予了复星医药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和经验。陈启宇认为,中国药企尤其是民营药企进入到国际市场,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国际规则,并且让企业在制造、研发、供应链、注册等一系列环节上能够达到国际体系认证的标准。这一过程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却难度不小。同时,招募任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人才,尤其是当地人才,颇为关键。比如复星在非洲开拓青蒿素市场,就选择了当地的营销人才,如果全靠国内的人才去学习成长,效率和效果都未必最佳。此外,作为民营企业,一定要扎根主业,保持财务健康,不要滥用杠杆。

 

随着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与发展,2008年,陈启宇与复星管理层敏锐地觉察到,中国药企传统模式的研发已经有些落后。依赖本土的模式,本土的人才,本土的眼光,研发的水平和能级都远远不够。从研发的角度来看,当时中国医药行业和美国乃至全球的差距还是不小。所以复星医药当即决定,要加大研发投入,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依靠自身研发。另一方面,走了一条到国际上找人才、找团队、找技术的路。通过密集的调研和考察,2009年复星医药先后成立了复创和复宏汉霖两个技术创新平台,把国际领先的技术团队引入中国,为了留住和用好这些技术人才,复星还为其创造了股权激励、共享成长的模式。

 

“当然,这些医药创新平台要显现出能量,周期可能比较长,需要耐心的培育。”陈启宇称,平台创立到现在差不多将近十年,已经成为复星医药未来长期发展的另外一个动力引擎。他相信,有了国际化的标准、人才和技术,中国药企跻身世界前列只是时间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复星业务的多元化,陈启宇已不再只是复星医药的董事长,他已成为复星国际的联席总裁。而复星也早已不是简单的医药企业,经过多年的战略发展,这家民企已成为一家全球运营的产业集团。从医药大健康产业出发,复星已经开始着力构建健康、快乐、富足的生态。

 

“复星在上海创立和成长,未来也会和上海一起前进。”陈启宇认为,公司正在做的一切,和上海“四大品牌”非常契合。复星现在发展的医疗健康、金融保险等产业,匹配了“上海服务”和“上海制造”。复星致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改造豫园商城,匹配了“上海购物”和“上海文化”。同时他也介绍,一直以来,复星积极撬动全球资源,近年来嫁接了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全球一流的产品与品牌,不断把国际领先的理念、产品和技术带回上海,助力中国。

 


 

题图来源:复星提供 图片编辑:周寅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