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沿街商户被强制垃圾分类后,店面总是油腻腻的重庆鸡公煲都变干净了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19-01-30 12:59
摘要:“我们统计过,垃圾分类前,长宁每个街道平均每天出现道路小包生活垃圾的点位高达155处,其实这也是中心城区的‘常见病’。”

在上海中心城区中,一些餐饮业发达的马路在人们印象中往往会与“油腻”“脏乱”这些字眼挂钩,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餐饮商户未按规定投放餐厨垃圾。但在长宁区华阳街道,截至今年1月,街道653家沿街商户中有99.5%都参与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让商户们甘愿“被管束”的原因,则始于去年5月街道推出的一项定制服务:上门收垃圾。

 

1月30日上午,上海志愿服务文化推广季系列活动“垃圾分类新时尚 志愿公益嘉年华”暨长宁区华阳街道文明实践活动在兆丰广场举行,来自华阳街道内社区、街区、校区、园区、文艺区和商区等“六区”的参与者共同倡议,用实际行动助推垃圾分类。

 

商户主动投放垃圾

 

重庆鸡公煲定西路店的“老板娘”陈世芳是参与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在街道上门收垃圾之前,自己和周边同样开餐饮店的“邻居”们都习惯将厨房和前厅的垃圾全部混装,每天结束营业时将一大包、一大包的垃圾堆在餐厅后门。由于饭店经营的菜品多油多汤汁,厨余和餐巾纸等干垃圾混合在一起后,“油腻感”往往多倍放大,每天产生的垃圾都离不开“销魂”的臭味和挥之不去的油渍。

 

“垃圾扔不好、扔不对不能全赖商户,有时候他们也找不到可以就近扔垃圾的地方。”负责商户垃圾清运的上海液光市容环卫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环卫作业负责人董幸福告诉记者,在同华阳街道展开前期排查时他们发现,拒绝去专门投放点扔垃圾的沿街商户最集中的原因就是路途远,因此商店门前的马路上街沿、废物箱、电线杆、树穴、人行道以及周边小区的垃圾桶、弄堂门口的墙角,就成了沿街商户弃置生活垃圾的“终端”。

 

上门清运车

上门收取垃圾的方式也延伸到了同样存在垃圾投放难的老弄堂

 

“我们统计过,垃圾分类前,长宁每个街道平均每天出现道路小包生活垃圾的点位高达155处,其实这也是中心城区的‘常见病’。”董幸福说。

 

去年4月,长宁区在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试点基础上,开始试点沿街商户的生活垃圾分类。在首个参与试点的华阳街道,“上门收”成为解决商户扔垃圾难、分类有抵触的主要办法。5月2日,一辆辆播放着专属音乐的环卫清运车驶上马路,每天中午和晚上,只要听到熟悉的旋律,商户们就知道,是清运车“唱着歌”上门收垃圾来了。

 

然而,一开始商户们虽然愿意配合“定时定点”,但“分类投放”的积极配合者却并非大多数。此时,清运团队采取了“看、查、说、帮、捡、记”六步走的办法,对于商户扔出的垃圾,先看是否做到最基本的干湿分类,再打开垃圾袋检查是否有“暗搓搓”混装的现象。如扔出的垃圾存在“作弊”“造假”现象,清运人员先展开现场劝说,接着辅助商户进行干湿垃圾分类。如果商户仍不愿配合,清运人员则当面捡起并分类所有错置的垃圾,每一户商户投放垃圾的情况也都有清晰的记录。

 

环卫上门清运商户的生活垃圾

 

而今,液光环卫公司的工作人员每天开着“三分类”的清运车分别在每天12时30分和18时两个时段上街,每辆车在华阳地区“兜一圈”收取垃圾的时间大约4小时。眼下,大部分商户都能做到干湿垃圾分类,部分商户已经能再细分一步,做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湿垃圾“三分类”。

 

陈世芳告诉记者,街道上门收垃圾并要求商户先行分类后,餐厅的环境立即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她介绍,现在餐厅后厨的干湿垃圾分开放置在两个桶里,前店的剩饭、剩菜和纸巾、餐具也分开投放,可乐瓶、易拉罐则单独放在回收桶里,最令人头疼湿垃圾在扔掉前,店员还会专门把汤汁沥干再放入垃圾桶。“其实一点不麻烦,关键是真的脏、油、臭的垃圾少了很多,后续清洁方便太多了。”

 

华阳街道负责人表示,自去年5月试点沿街商户生活垃圾定时定点上门收取以来,区域内道路暴露垃圾数量大大减少,商户倒垃圾不便的反映也较之前大幅下降。商户自觉养成的垃圾分类习惯则最令人欣喜。董幸福告诉记者,眼下清运人员上门收取到干、湿、可回收等“三包垃圾”的频次越来越高,规范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意识越来越强。

 

栏目主编:栾吟之 题图来源:长宁区政府
题图说明:中山公园商圈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