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八戒也在天天向上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秋末 2019-02-01 07:11
摘要:俱往矣,今日养猪则别具“风流”。

七十年,四十年,猪、八戒,与人同命运,同甘苦,如影随形。你走,我也走,一起天天向上。

 

笔者小时候侍弄过八戒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年养一两头。“合作化”后,规定每户要养一头猪,作为任务硬性摊派下来。养猪赚不了几个钱,一为肥田,所谓看看“猪屁股”,二为城市、为工人老大哥吃肉。实际上,养猪也在统购统销之中,买肉曾经也需要凭票。过年杀头猪,其实多半是说说的,很少有农户真这样过年的。

 

我的任务,不算完整意义上的养猪,而是放学后拿把镰刀、背只筐,在村前屋后割猪草。能当猪草的植物有叫灰料头、酱斑草的,春夏则是到田里割红花郎、金花菜(苜蓿),还有长刺的野苋菜,它们多数都被用来切细烧烂,再加点米糠、麸皮,猪们不挑食,吃得蛮开心的。养架子猪时,则与人一样是用“瓜菜代”,到了一百来斤长膘,才改善它们的伙食,让它们吃细米、米糠、大麦、豆饼之类。

 

有那么一段时间,生产队集体养猪与农户养猪,分两条腿走路。这就是小农经济加计划经济加“割资本主义尾巴”时的养猪。生产队养猪的一大好处,是村民有猪肉吃,过年杀头猪,二三十户人家分分,加塘里的鱼。农忙结束时,队长也可以用猪犒劳大家,吃上一顿好的,称之为“农忙之后摆村宴”。在我一篇文章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中午过后,开始煮肉。不一会,全村香气四溢,小孩已是窜来窜去,拉长了鼻子闻肉香。猪肉先是大块煮,熟后一分为二,一半白切,一半红烧。按规矩,猪内脏统称“下水”,是给杀猪的报酬,不上桌。若有食客提出想吃“圈圈”(大肠),尤其是队长会计,屠夫便不拿走,桌上就多一道菜。一桌两大盆肉,一红一白;两大盆鱼,一盆整条鲫鱼,一盆红烧块鱼,大都是鲢鱼。其余全是蔬菜豆腐百叶,少不了莴苣笋,还有一大盆血汤加粉丝。

 

夕阳西下,全村笼罩在过年的气氛之中。狗儿也蹿上蹿下,在人前人后转圈儿,知道有肉骨头吃了。晒场上,四四方方,六桌,不分主次,没有尊卑,凡劳力,不分男女,都上。开始,男男女女望着队长。他举起酒碗,说声大家辛苦了,干了,一碗米酒,眼没眨,吱儿下肚了。接着,六张桌子,一个动作,端起酒碗,仰起脖子,碗见底了。

 

什么叫鸦雀无声?什么叫万物润无声?看过蚕儿吃桑叶吗?此情此景就是:一碗酒后,一刻钟,十分钟,大家闷头吃菜,大块吃肉,无声无息,只有筷子伸过来送进去,送进去伸过来,风卷残云,一红一白两大盆肉光了。

 

 

到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之后,养猪变了一番模样。八十年代中后期,起码在苏南,家家户户“散养”一两头猪的饲养方式完全成为过去时,比种田转向规模经营还快还彻底,完全由养猪大户代之——一个村必有一两户专事养猪,也出现了专业养猪村,据说在浙江嘉兴相当密集。

 

我家乡那个村就一个养猪户,由兄弟两人养,年出栏100到150头。饲料一半买来,一半到城里饭店倒泔脚得来,加上点青饲料。养猪场是原来队里的,无偿提供使用。烧猪食的燃料也是从城里拣来的杂七杂八的废纸、旧塑料制品。养猪成本比较低,一年大约有十来万收益。出现规模养猪后,多数农民不再愿意散养猪,一是卫生问题,二是好多农民将田转包,无需再养,三是养一两头猪已无益可获,生产队也不再规定村民养猪。这时的规模养猪仍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饲料缺乏检疫,有潜在病毒;二是影响环境,容易导致污水入河。当然,比之一家一户“散养”,规模养猪已是一大进步了。

 

该插一句,八戒也曾经“文化”过一把。不光彩,有点苦涩味。

 

我们那个村与江阴城相距不足十里,步行一个小时就到。新中国成立时,江阴的城墙还相当完整,称不上巍峨,也算雄伟。四座城门,一条围城河,有黑白相间的城墙,长江奔腾于后,黄山立峙于东,同样是龙蹯虎踞。之后一两年,听说城墙迟早要拆掉,城外十里八里的农民就堂而皇之去拆城砖了。我们村上也刮起此风,带一把洋镐或旧的切菜刀、一根扁担、一副络索,大摇大摆上城去了。千年古城,弹指一“毁”间。农民拆了城砖干什么?大多用来修猪圈。村上多数人家屋后有披房(主房之外搭出来的小屋),堆放稻草和养猪养羊。城砖就在这儿派上了用场。替城砖想想,挺委屈的。古来争战地,今日成猪圈。世上的猪圈哪里最高级,我们那儿最高级,是秦砖汉瓦造起来的,可谓历史猪圈,那时,养的该是“文化猪”了。

 

那个年代(大约有二三十年),农村养猪方式大体停留在这种养猪大户加小量饲养的方式。后来改变了,饲料大多是集中供应的配合饲料,养猪规模变大了,城市资本、有文化有技术的知识青业开始进入饲养业,甚至有北大高材生加入,不仅杀猪,还养猪。但这还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国养猪方式总体上还停留在传统方式上。

 

 

俱往矣,今日养猪则别具“风流”。

 

一电商大V宣布成立农牧公司,进军养猪业。公司和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养猪大户合作,共同成立了一个“智慧养猪联盟”,推出了一套人工智能养猪方案,彻底颠覆了传统猪农的做法。他们打算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猪农解决生产效率低、疫病防控差、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为生猪行业创造价值。按照前期数据算,这个公司可以将养猪人工成本减少30%-50%,降低饲料使用量8%-10%,并且平均缩短出栏时间5-8天。按年出栏7亿头生猪算,这个智能养猪系统一年可以降低500亿元的成本。

 

农牧业长期停留在传统小生产方式的局面将改变。这应该是农业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今天,我们应该意识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有了种田的自主权,提高了积极性,但它自身并不能改变生产方式,让农户自动进入现代化。现代科技、人工智能是改变生产方式的杠杆。中国电商如今正在大步与实业、与科技相结合,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电商十科技十实业的新模式,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不只是工业、科技,还有农牧业,都应置于国际市场来考量、考察,再也不能关起门来坐井观猪了。

 

作为世界第一产猪大国,中国的猪肉质量并不算高,尚缺乏大品牌。在中国,每产出一斤猪肉需要用到的饲料成本是美国的两倍,人力成本更是美国的五倍。开放之门越大,传统的、小生产方式的养猪业灭顶便可以日计之。是时候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牧业的被动局面了。

 

科技养猪也颠覆了猪们的世界,给八戒们清洁、卫生、一以待之的舒适环境,也指日可待。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