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公平路码头上的小扁担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19-01-25 12:02
摘要:20世纪60年代,公平路码头的西部改建为客运码头,停靠上海至青岛、大连、温州等线客货班轮。此地的老居民记得,走过公平路,经常能看到码头上工人作业时的繁忙景象,船舶的鸣笛声隔了几条马路都能听到。那时,南来北往的客货运轮船,每天都会迎来送往各地旅客,装卸各类货物。也就是在1960年,杨怀远复员来到公平路码头,进入上海海运局去海轮上工作。


陆地有始有终,大海没有尽头。站在码头上看水流,总让人觉得生活通向远方,未来有无限可能。游客起身出发的一刻,也总是令人心生希望:在目的地的那一头,存在新的机遇和希望。

因此,码头是个神奇的地方,人们在这里送别,也在这里欢聚。海轮是个神奇的地方,旅途既是脱离现实的一个短暂时刻,却也将人性浓缩在狭小空间里呈现。

1960年,安徽人杨怀远从部队复员,进入上海,码头与旅客,成为他了解上海的第一印象,也成为他此后30多年人生的主旋律。

参加工作第一天,他到位于虹口区的公平路码头上岗。1997年,杨怀远退休,也是在虹口区的公平路码头对自己的岗位挥手道别。

这个码头,这一片水域,杨怀远用他著名的小扁担,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这里无数与杨怀远擦肩而过、萍水相逢的旅人,散入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些南来北往的人,也早已将各自的旅行见闻和出行目的汇入上海的深处。
 

 


从招商局北栈到公平路码头



早在1845年,英商东印度公司在徐家滩(今东大名路、高阳路)一带建造简陋的驳船码头。1860年,英商宝顺洋行建造了宝顺码头,这是上海第一个轮船码头。1861年,美商旗昌洋行建造旗昌码头。1864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重建虹口码头,由驳船码头改为轮船码头。1949年前,虹口区黄浦江沿岸主要有8个码头,分别是黄浦码头、杨树浦码头、汇山码头、华顺码头、公平路码头、高阳路码头、外虹桥码头和扬子江码头。

 

资料来源:《上海港史》


公平路码头的前身是招商局北栈,后称为招一码头。东临公平路,西至小港码头,背靠东大名路。岸线长约245米。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招商局收购下海浦耶松新船坞码头改建而成。19世纪80年代曾被海关指定为关栈(保税仓库),经过整修,增建了仓库。抗战期间,公平路码头被日军侵占。1949年后划归上海港务局第三装卸区并改名为公平路码头,停靠海船。(《上海港史》)


 

轮船招商局北栈,即俗称的“公平路码头”。照片摄于1945年,来源于《上海港史》

 

1950年1月7日,国民党派8架战机先后分批侵入上海,在浦东及沿江一带投弹。其中,就有公平路码头附近一艘民船被炸起火,经消防队及附近居民协力抢救,火势即告扑灭。至20世纪60年代,公平路码头的西部改建为客运码头,停靠上海至青岛、大连、温州等线客货班轮。此地的老居民记得,走过公平路,经常能看到码头上工人作业时的繁忙景象,船舶的鸣笛声隔了几条马路都能听到。那时南来北往的客货运轮船,每天都会迎来送往各地旅客,装卸各类货物。

也就是在1960年,杨怀远复员来到公平路码头。他到上海海运局工作,起初在海轮上担任生火员,两年后,转岗成为服务员。虽然说起来在上海工作,但担任海轮服务员,其实一多半时间不在上海,而在海上。在船上,他要负责扫垃圾、拖地板、倒痰盂、刷厕所、烧开水、铺床单,遇到携带婴幼儿的乘客,还要帮着照顾孩子。所做的工作琐琐碎碎,看上去也不够体面,但杨怀远从中看到了乘客的需求。

当时交通不便,乘客多为妇孺,带着行李和孩子转乘公交车到公平路码头时,已经疲惫不堪,之后还要走上很久才能上船。等下船时,上下舷梯不便,下船后还要走上3里路才到码头大门。因为一路上又有台阶,又要过天桥,即便用上推车也不方便。见此情状,许多人都觉得已经司空见惯,但杨怀远决定用从部队带来的小扁担帮旅客挑行李,减轻负担。

这样一挑,老杨就风雨无阻地挑到了退休。

老杨也因为这根小扁担,受到了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接见,成为名扬海内外的劳模。
 

 


小扁担上的留言




在上个世纪,从上海出发,坐船出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位记者在1985年写下在公平路码头的所见——

“1985年8月21日,记者采访上海海运局‘长绣轮’由大连返回上海,在公平路码头,见证了旅客下船到码头的情景:提着大包小包的旅客行走在狭窄的舷梯;接客的人群等候在岸边。这就是中国第一大都市的客运码头,那天,烈日当头,许多肩扛扁担、抱着孩子的旅客走出码头时,已经是筋疲力尽。”

“1985年,记者在上海港客运总站采访时了解到:十六铺码头、大达码头和公平路码头为上海三大客运码头,人们长途旅行交通工具除了火车外,有相当部分的旅客选择费用较为低廉的轮船出行,一张上海到大连的三等舱票价为人民币9.90元。仅十六铺码头资料统计,80年代,该码头拥有20多条航线,每天4万多人次客运量,平均半小时就有一班轮船,十六铺、公平路等码头成为人们走南闯北的代名词。同时,也由于码头建设经费的短缺,三大码头年久失修、场地狭小,遇到超大客流情况,常常发生拥挤事故。”(谢伟民《记忆中的公平路码头》)

在这样的旅途中,能遇到一个1.8米的大汉主动走过来,用扁担帮忙挑行李,搀老弱,一边走路还一边哼着自编的小曲,的确如一阵及时雨。

1978年夏季的一天,从大连驶来的“长锦轮”停靠公平路码头。一位山东大学的老教授看着脚下沉甸甸的大旅行包,面露难色。这时,杨怀远走来,主动帮助老教授挑行李。他一路挑,一路哼着自编的小曲:“肩担虽短情谊长,长过银河深过洋,乐为旅客挑重担,春夏秋冬一个样。”分手时,老教授想给杨怀远一些小费作为答谢,但杨怀远婉言谢绝。老教授随即掏出钢笔,在小扁担上写诗两句:“天光云海自有鉴,人民需要扁担情。”这是旅客第一次在杨怀远的小扁担上签名留言。

担任服务员的35年中,他用过47根扁担,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们就在杨怀远的一根又一根扁担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写下对杨怀远无私服务的感激。一位收藏家愿出2万元人民币求购一根签满旅客名字的扁担,杨怀远坦诚相告“不卖”的理由:“这是传家宝,扁担精神要传下去。”

20世纪90年代,杨怀远被调去专跑上海至香港航线。旅客中有许多辗转回大陆探亲的台湾老人。有位老太1949年前离开上海去台湾,这次乘海华轮回来探亲,仍对祖国大陆有偏见,杨怀远一路上用热情服务解开了老太心中的“结”。老太当即决定回香港时仍乘海华轮。杨怀远还接到过一个涉外旅行社的问询电话,请他帮忙接待一位体重82公斤的瘫痪老太。老太已经八旬,陪同的媳妇也已经是六旬老人,杨怀远闻讯后承担下照顾的任务。由于上下船要走舷梯,杨怀远硬是把瘫痪老太背上了船。

“为人民服务从小事做起,贵在坚持”,这句话记在杨怀远的日记本上,,也贯穿了他整个职业生涯。

1997年11月,杨怀远光荣退休。上海海运集团公司客运公司在杨怀远长期工作过的“长柳轮”上,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退休仪式。这一天,“长柳轮”停靠的码头不是别的,正是杨怀远复员后上岗第一次走上海轮的公平路码头。
 


杨怀远,1937年出生,1960年复员后,进入上海海运局工作。全国劳动模范。

题图来源:解放日报资料图 贾振福 摄 图片编辑:邵竞
题图说明:1966年3月15日,“民主”五号轮服务员杨怀远用扁担帮乘客挑行李。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