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两岸“双包案”有结论了?上博专家:台北本董其昌《烟江叠嶂图》系高士奇伪作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熠 2019-01-22 08:25
摘要:不懂董其昌就不懂中国画。

连日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引发外界关注。众所周知的是,上博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皆藏有一幅董其昌《烟江叠嶂图》,系两岸有名的“双包案”。两者孰为真,孰为假?1月21日至23日,董其昌书画艺术国际研讨会在上博举行,关于其画作的真伪之辨,引得学界议论纷纷。

明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明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台北本为高士奇摹本

 

董其昌是文人画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他的影响不仅波及赵左、沈士充等松江籍画家,更不限于一时一地,或一家一派。随之发生的,便是其书画赝品之空前泛滥现象,为继文徵明后最多的一位,故称“滥董”。此现象董其昌在世时便已出现,1604年,董氏在赠友人杨玄荫的《嘉树垂阴图》轴上自题透露54岁时已有赝品行世。

明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滥董”作伪水准之高超,也给董其昌作品的真伪辨析增加了不少难点。上博、台北故宫分藏的两本《烟江叠嶂图》卷是典型的双包现象,其中上博本原为吴湖帆外祖沈树镛旧藏。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古书画鉴定家钟银兰曾在上世纪90年代发表过相关论文,对台北本提出质疑。而据上博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最新考证,他认为台北本不仅是伪作,而且是由高士奇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临摹的。

 

此观点可得到多方印证。其一,清人王鸿绪《横云山人集》记载,1689年春,高士奇获挚友王鸿绪所寄其藏《烟江叠嶂图》卷(上博本),兴奋之余当即和东坡韵作答并题于卷末;次年,高氏乘兴摹了一本亦寄王氏。其二,将高氏书法风格与台北本逐字比对后,发现该卷所谓董其昌的诗题书风与高氏手迹十分吻合,诸如结体、行气、章法皆同,尤其是笔性皆有硬朗尖刻特征,卷中包括“江村秘藏”朱文印在内的高氏钤印皆真。例如,上博本《烟江叠嶂图》中“天使”二字,也更接近董其昌题宋高宗《暮春三月诗帖》中“陵”“使”的笔锋。此外,高氏本人亦有自匿真迹、进贡伪本之故实。“高士奇是业余画家,他的绘画造型能力缺乏专业训练,对复杂的山石结构、空间层次的处理显得无措,即使依样画葫芦,依旧只是描摹个大概。”凌利中通过两幅画作高清图的比对,认为真迹上博本显然更胜一筹。

 

不过,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研讨会上,长居法国的外国学者李慧闻便认为,两幅《烟江叠嶂图》都是伪作,而台北本的艺术性更强。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部分国外学者的主流观点。

“台北本”与“上博本”《烟江叠嶂图》字迹比对

 

呼吁列为“董学”

 

“不懂董其昌就不懂中国画,但实际上,虽然陆陆续续办了一些展览,对于董其昌真伪的梳理却没有真正推动,什么是真正的董其昌,仍是比较模糊的。”凌利中说。目前,市面上署名“董其昌”的画作大约有几千幅,保守来看,真迹仅两三百幅。有学者表示,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第一本董其昌画册,如今看来,1/3约为伪作。也有不少研究董其昌的学术专著,书籍封面便是误用的伪作,如此种种,都是“滥董”乱象。

 

“双包案”也不止于《烟江叠嶂图》。上博藏《疏树遥岑图》轴与故宫博物院藏《林和靖诗意图》轴系双包;上博藏有董其昌《各体古诗十九首》卷,日本同样藏有一卷。关于后者,凌利中认为,上博本是伪作,是明代书法家宋珏临摹董其昌的书卷。

 

上博董其昌大展是近来少有的关于董其昌的艺术展览,此次研讨会云集各国学者,规模也少有之大。学界认为,如果不尽快建立董其昌画作真伪的判别标准,由于“标尺”不一,很难真正推动董其昌研究的后续进展。

 

当下,研究董其昌的风头正盛,但是鉴于其作品本身尚未有明确的梳理,以至其研究仍是美术史上一个需要拓荒的地方。凌利中希望,上博举办的此次大展及学术研讨会能成为董其昌研究的新起点。“甚至可以将其列为中国画史中的一门‘董学’,犹如研究《红楼梦》的‘红学’。”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上海博物馆提供 图片编辑:周寅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