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视频】本市年血小板需求尚有近三万单位缺口,这些大学生讲述“献血是什么感受”
分享至:
 (1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19-01-19 14:40
摘要:每年每千人口可能需要血小板3.54单位,照此预测上海每年需要的血小板可能超过8万单位。

血液是“生命之源”,其珍贵性不言而喻。然而,血小板的储存时间仅有5天,因此定期参加成分献血对于临床血小板的供应与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单采血小板是最重要、最常见的成分献血方式,对于白血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输注血小板是极其重要的治疗手段。

 

在今天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红十字会主办,上海市血液中心承办的2018年度上海成分献血者表彰会上,634位常年参加成分献血的个人获得表彰,8家团体组织荣获成分献血推进奖,另有持续参加成分献血的8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获奖。而这其中,不乏年轻的身影贡献热血青春的力量。

 

 

旱地冰球选手:母亲的治疗让他对献血者感恩

 

自2013年起,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与上海市血液中心共同启动了成分献血高校行活动,迄今已走进18所大学,向超过万名学生宣传成分献血,千余名热血青年捐献单采血小板。2018年,在16场高校成分献血活动中,682位同学报名,成功捐献478单位血小板,27单位全血。

 

2018年9月7日,作为全国高校优良旱地冰球球员,东华大学大四学生陈宗杰刚从“2018韩国济州岛国际旱地冰球公开赛”上回国,就冒雨来到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爱心献血屋参加成分献血。10月26日,他又在学校捐献了全血400毫升。21岁的他大学在3年内捐献血小板38单位,全血600毫升,本次荣获“快乐奉献奖”。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为能有幸成为国家男子旱地冰球队队员感到自豪,但更让我引以为荣的是坚持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的事情。”陈宗杰把这一切归为感恩之心,“小学四年级时,我的母亲得了重度贫血,长期治疗中输了好多好心人捐献的血液才逐渐痊愈。那是我第一次对‘血液’产生了敬畏之情,也意识到了血液对于人体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就萌生了长大以后要参加无偿献血的念头。”

 

为了保持健康体魄并能定期参加成分献血,陈宗杰除了参加旱地冰球队日常训练外,还爱好篮球、乒乓球、跑步等,以便强身健体。虽然每次为了参加献血,从学校到梅陇爱心献血屋需要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程,但他并不觉得辛苦,“能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付出挽救他人生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只要我能献血,会一直坚持下去。”陈宗杰说。

 

 

“爱心锦鲤”成为全市高校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李江涛2015年考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次年担任校国际经贸学院红十字会会长。今年,他完成了一件平凡而神圣的事情——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一名素未谋面的孩童的生命。本次,李江涛荣获“热血青春奖”。

 

2017年10月24日,李江涛在校红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入库活动中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在库仅仅等待了一年时间,就匹配上了一名白血病患儿。内心激动的他第一反应就同意捐献,询问他是否还要考虑时,他的答复是:我已经十八岁了,我已经成年了!

 

2018年10月29日,李江涛入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体检、注射动员剂。据了解,动员剂能使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好充足准备,医院也可在此期间密切关注捐献人前期反应,从而准备最合理的医疗措施。11月2日,李江涛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爱心锦鲤”李江涛由此成为学校2017年造血干细胞唾液采集的107人中唯一一名成功配型的志愿者,也是上海高校首例、全市第415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一个人美丑的评价,应由内到外而不是由外到内,一个人只有真善美,才可能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这是他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同时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国青年志愿者精神。

 

医学生:献血是触摸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在今年的“热血青春奖”获奖者中,还有一名来自复旦大学的学生王睿杰。他是血液中心的“常客”,献血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这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坚持。对于网上关于献血有损健康的传言,我可以自信地说,这些都是谣言,没有任何科学证据!”

 

出生于1996年的王睿杰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目前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临床医学课程教育,即将进入临床实习和博士阶段培养。“在没有深入医学课程学习之前,对献血活动的关注与坚持可以说是我触摸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他说,那颗从孩童时期就埋在心底的种子在他的大学生涯中破土而出、抽条发芽、茁壮成长。

 

如今,献血对于王睿杰来说,是从善意与爱出发,生活中一件稀松平常之事。“去年有幸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这也只是又一个开始。”他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我更远大的梦想是做一名医术精湛、值得信任的好医生,积蓄更多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

 

上海市血液中心主任陆韬宏表示,201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上海市献血条例》颁布实施20周年,“20年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本市的无偿献血工作也持续稳步提升。正是献血者的无私奉献,为广大患者的医疗安全和‘健康上海’的建设目标提供了保障。”权威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上海全市共入库单采血小板51774单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全球血液安全与可得性报告》提示,临床对于成分献血的需求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2017年上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已超过12万元,对照国际上相应经济社会水平的医疗服务需求,每年每千人口可能需要血小板3.54单位,照此预测上海每年需要的血小板可能超过8万单位,“因此,还需要更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市民加入到成分献血者的队伍中来,为上海的患者能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提供血液保障。”陆韬宏呼吁。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黄杨子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