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无印良品饼干检出两种致癌物,吃了就会得癌症?
分享至:
 (1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19-01-16 20:39
摘要: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月15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一份检测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

 

该报告称,市面上58款曲奇及甜酥饼样本经检测,近9成样本(51款)检出污染物或基因致癌物。其中,有40款样本检出环氧丙醇,含量从3.4微克/千克至1900微克/千克不等;有42款样本检出丙烯酰胺,含量从32微克/千克至340微克/千克不等;有35款样本检出氯丙二醇,含量从11微克/千克至780微克/千克不等。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这份报告中,无印良品一款产地为马来西亚的榛子燕麦饼干,在检测的非预先包装或豁免营养标签的预先包装样品中,其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含量均为最高。

 

无印良品卖的东西有毒?致癌?连饼干也不能吃了?不少消费者在看到相关消息后,产生疑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无印良品门店未接到下架通知

 

此前,在无印良品中国内地官网上搜索榛子燕麦饼干,点击搜索结果的图片显示,该饼干为15元/包。但当1月16日17时,记者再次搜索“榛子燕麦饼干”后,点击搜索结果的图片,网页却显示“该货品不存在”。

 

 

1月16日13时,记者来到南京西路梅龙镇商场2楼的无印良品门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款饼干已卖完,之前是有的,但具体目前有无库存,并不知晓。工作人员称,并不清楚该款饼干中有两种致癌物的情况,目前并未收到任何下架通知。

 

1月16日15时,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回复记者称,相关报道中提及的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目前国际上未制定限量标准,因此不能凭相关机构公布的含量数据,就判断该款饼干有问题。

 

无印良品方面还强调,报道中提及的“榛子燕麦饼干”在进口时,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合格。

 

记者登录香港消费者委员官网,查询到了那份检测报告。

 

在报告中,该机构并没有对食品含有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是否会对食用者造成不利下定论,只是强调环氧丙醇及丙烯酰胺是致癌物。据该机构称,香港及食品法典委员会没有订定该两种污染物在食物中的最高限量,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也没有为这两种物质厘定安全摄取量,只是建议摄入愈少愈好。

 

记者从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监管部门已经关注到此事,但目前没有针对食品中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限量的规定,因此无法判断怎样的检出量才算超标,也就没有了介入检查或执法的依据。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内部人士还透露,我国卫生健康部门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相关物质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如果判定相关物质的确有相当大的风险,将推动相关标准或规定的制定,从而明确食品中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的限量。

 


丙烯酰胺不是第一次“兴风作浪”

 

食物检出了致癌物质,或所含致癌物质的含量很高,未必等于吃了这些食物就会影响健康甚至中毒或致癌。关键还是要搞清楚人体摄入这类致癌物质的量有多少,才会构成风险。简单概括起来,还是那句话: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其实,在许多消费者的认知中,“摄入致癌物就等于致癌”,而借助这个认知上的偏差,不少致癌物都曾多次“兴风作浪”,在消费者中反复引发疑虑甚至恐慌。丙烯酰胺就是“个中好手”。

 

去年4月,国内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裁决,星巴克和其他几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销售的咖啡必须贴上癌症警告标签。裁决的依据是,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发现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质。这则消息迅速演变成“咖啡致癌”,刷爆朋友圈。

 

可那么多人喝过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的咖啡,又有谁能明确是因为喝咖啡得癌症的?

 

在“咖啡致癌”的说法流行之前,丙烯酰胺还是“烧烤和油炸食品致癌”的主角。其主要原因归结于“美拉德反应”——只要食物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淀粉、糖)或脂肪,以及蛋白质,那么无论是煎、烤、红烧、油炸等高温烹调操作,还是食品加工时的加温处理,都可能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丙烯酰胺。肉眼所见的效果,就是食物的颜色会变深,颜色越深,通常美拉德反应就越“厉害”,“顺便”产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多。

 

颜色越深,产生的丙烯酰胺就可能越多

 

既然丙烯酰胺是致癌物质,那么每天我们自己下厨时,就很可能在给自己喂致癌物质,可我们自己得癌症了吗?

 

归根到底,还是要搞清楚摄入多少丙烯酰胺才可能有致癌的风险,否则就没必要谈其色变。

 


摄入多少有风险?至今尚无定论

 

不过,截至目前,具体摄入多少有风险,仍未有定论。

 

“尚无任何一项研究可以证明人在正常食用食物的情况下,丙烯酰胺能够致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虽然指出某些食品中含有的丙烯酰胺可能会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因为根据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酰胺能够致癌,但是从动物实验推导到人体,以及对丙烯酰胺人体的致癌机理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截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制定过丙烯酰胺的限量标准,也没有提出过人们吃多少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的食物就会有致癌风险的建议。毕竟,连致癌的机理都不明确,哪里会有限量标准呢?

 

如果一定要量化一下丙烯酰胺的风险,还可以做一个不严谨的推断。

 

资料显示,丙烯酰胺对于实验大鼠的过半致死量为150微克/千克体重至180微克/千克体重。如果忽略人和动物的差异,那么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成年人,要短时间内摄入7.5毫克丙烯酰胺,才可能有安全风险。

 

7.5毫克丙烯酰胺是什么概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WHO technique report series 930),874个盒装薯片样品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为752微克/千克,205个咖啡样品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为288微克/千克,也就是说,要吃下近10千克薯片,或约26千克咖啡,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才可能会有风险。就算天天把薯片和咖啡当饭吃、当水喝,也极难达到这个摄入量。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相关检测报告

 

此次事件另一个主角环氧丙醇,商品名为缩水甘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用来涂手防皲裂的甘油,就是其中一种。

 

厉曙光表示,环氧丙醇一般不用于食品生产,饼干里为什么查出环氧丙醇,目前缺乏足够证据说明。

 

有业内人士表示,有一种可能,是生产线上传输带与机器的滚轴相连,而滚轴需要用润滑油润滑,润滑油中含少量环氧丙醇,可能有润滑油会通过传输带将少量环氧丙醇带入了食品。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