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李六乙版《哈姆雷特》:庄重之心是面对经典应有的态度
分享至:
 (8)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俊珺 2019-01-13 18:42
摘要:400多年前的莎士比亚面对当时的世界,是有态度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月16日至17日,由李六乙执导,濮存昕、胡军、卢芳主演的话剧《哈姆雷特》将登陆上海大剧院。

这一版《哈姆雷特》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观剧体验?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导演李六乙,聆听他的戏剧观。
 


把被颠覆的哈姆雷特倒回来
 

《哈姆雷特》就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谜,不断地在全世界各个剧院上演。几乎每个新版本都会进行独到的演绎,拓展诠释的空间。莎士比亚笔下的丹麦王子化身为流浪汉、农夫、穷人、商人、电影明星、小丑,甚至是木偶。

话剧《哈姆雷特》剧照

去年11月底,由李六乙执导的《哈姆雷特》在国家大剧院首演。有剧评家给出了“自不量力”的评价,称此剧的呈现方式给人一种强烈的“堂吉诃德”感——堂吉诃德生活在梦里,以不合时宜的庄敬之心,为子虚乌有的杜尔西内亚四处征战。导演李六乙也以“不合时宜”的庄重之心,想要将已被当代戏剧舞台和当代美学颠覆了几十年的哈姆雷特形象再颠倒过来。
 

李六乙的名字并不为上海观众所熟知,除了近年的《小城之春》和川话版《茶馆》,他鲜有作品在沪上演。
 

出身于川剧世家的李六乙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戏曲8年后进入北京人艺担任导演。这些年,他经常受邀在欧洲执导歌剧,接受众多国际艺术节的委约创作。在《哈姆雷特》之前,他导演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早前的作品包括《樱桃园》《万尼亚舅舅》《推销员之死》《家》《北京人》《日出》等。
 

面对这些经典作品,李六乙坚持一条原则:对原著的忠实呈现,有时候甚至将原著一字不改地搬上戏剧舞台。他说:“庄重之心是面对经典作品应有的态度。”在观众早已习惯对经典作品的颠覆性改编和个性化演绎的当下,这种坚持确实显得“不合时宜”。
 

从几年前导演“希腊三部曲”——《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开始,李六乙就发现颠覆经典的路是走不通的。“颠覆,是西方艺术近百年来的传统,现代戏剧一直在解构、重组与颠覆中寻找出路,所谓的颠覆总是以一种创新的姿态出现,或者说是艺术家个性的极端体现,这种颠覆往往缺少对原著的尊重、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为了颠覆而颠覆,其实是很危险的。”
 

李六乙坚持往回看,而不是往前看。戏剧往回看,就是回到古希腊的戏剧和哲学。“回到两千年前,你会发现历史和当下有惊人的相似。就作品而作品,就自我而自我,可能就会犯一些历史上犯过的错误。中国戏剧的当下常常会犯错,戏剧观念混乱、戏剧文学庸俗粗糙,这都是对观众的不负责,我们不能给观众提供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快餐。”
 

既不迎合也不教化观众
 

在经典面前,李六乙感到自我的渺小,但渺小并非失去自我。
 

“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这是《哈姆雷特》中一句重要的台词。身兼导演与灯光设计的李六乙为观众呈现的舞台意象,正是围绕这句话进行的。
 

演出开始前,纯黑的幕布垂落着,一束光从舞台后方射出,穿过幕布上的矩形开口打在舞台前方,像极了一个监牢,象征着哈姆雷特眼中地狱般的丹麦。全剧以一个可升降旋转的圆柱斜面为主要行动空间,一只金属质感缠绕纠结的球体装置悬吊于舞台上空,暗示人物之间的关系走向和他们波澜起伏的命运。阴沉幽暗的灯光、闪烁不定的球体、摇晃的圆形斜平台、没有歌词的哼唱、时断时续的京胡,共同营造出李六乙式的《哈姆雷特》。

话剧《哈姆雷特》剧照

 

《哈姆雷特》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后,对舞台意象背后的隐喻的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对此,李六乙不置可否:“导演排完戏,任务就结束了,评价家怎么写是他们的事,观众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他唯独希望告诉观众的,是自己理解莎士比亚的路径:“400多年前的莎士比亚面对当时的世界,是有态度的。很多人认为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的代表,其实他超越了文艺复兴的思想,他的思想精髓更多地来自古希腊文明和罗马精神,尤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从《李尔王》到《哈姆雷特》,保留文学的完整性,是李六乙呈现莎士比亚的基本原则,在他看来,保留文学的完整性,也就是保留莎士比亚思想的完整性。而莎士比亚的思想是具有当代意义甚至是未来意义的。
 

“《李尔王》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要做一个雅典哲人。’莎士比亚为什么要让李尔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成为雅典的哲人,向哲人跪拜?”李六乙说:“如果对文学没有研究,如果不回到历史的源头,就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回到莎士比亚的源头,回到古希腊,你会发现当时的哲学非常灿烂,它会告诉你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当你在哲学中找到一些基本原则,你的思想就不会乱,所呈现的艺术也不会乱,就不会被所谓的多元化的合理性迷惑。存在就是合理的,但艺术家必须做出选择。”
 

观众也在做出选择。“有些观众可能不喜欢我的风格,很正常,观众的选择不能强求。我既不迎合,也不教化他们。选择什么样的戏剧,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选择经典,就是选择高尚品质的生活。”李六乙说。
 

莎士比亚并非高高在上
 

对中国观众而言,理解莎士比亚,必须跨越语言的隔阂,导演和演员亦是如此。
 

李六乙曾两次去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观看他们排练,与莎剧专家一起工作,分析文字中的线索。“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莎士比亚回到老百姓当中去的重要性。”李六乙说:“莎士比亚是一个平民作家,并非高高在上的。400年前,他的作品既演给王公贵族,也演给普通老百姓看。”
 

继《李尔王》后,《哈姆雷特》作为第二部参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的剧作,并没有采用观众熟知的朱生豪、梁实秋或卞之琳的译本,而是采用翻译家李健鸣专门为这部剧重译的版本。新译本不拘泥于文学的演绎,或一味地以传统意义的“美”来表现莎士比亚的诗句,而是尝试寻找一种当代舞台语言的节奏,来表达莎剧中高度提炼的语言。
 

“文学除了供读者阅读,还可以供舞台演出。过去我们读到的莎士比亚译本主要是供阅读的,到了舞台上,那些华丽的、诗意的文本观众不一定都能理解,甚至连演员、导演也未必都懂。如果把翻译分成文学翻译和戏剧翻译,那李健鸣老师的这一版《哈姆雷特》就是为戏剧演出服务的,根据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作了不少调整,希望可以让老百姓听懂。”李六乙说。

 

延伸阅读



译者笔下的莎翁名句
 

《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可能是人们最为熟悉的莎士比亚经典名句。

这句哈姆雷特的独白究竟有何深意?看看朱生豪、梁实秋、卞之琳和李健鸣的翻译,给出了怎样不同的解读: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朱生豪 译

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究竟要忍受着强暴的命运的矢石,还是要拔剑和这滔天的恨事拼命相斗,才是英雄气概呢?

——梁实秋 译

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要做到高贵,究竟该忍气吞声来容受狂暴的命运矢石交攻呢,还是该挺身反抗无边的苦恼,扫它个干净?

——卞之琳 译

在还是不在,就是这个问题:是默默忍受命运残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在这无边的苦海结束。哪一种选择更高贵?

——李健鸣 译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正文图:采访嘉宾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