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打通学段,让初中老师上高中的课,复旦实验中学校长这样架起初高中衔接的一座“桥”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洁芸 2019-01-11 15:29
摘要:架设这座“桥梁”背后,离不开校长张田岚的理念:“对接高中初中阶段怎样培养孩子,面对大学高中阶段又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都需要‘延伸’去为学生想得更多。”

近日,上海复旦实验中学陆续迎来17位校外名师——由各学科特级老师带队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17位骨干老师,分别进入学校课堂为学生授课,同时与本校老师们开展教学探讨交流。

 

这是复旦实验中学于两年前开始的试点:学校与复旦附中联合办学试水“联盟班”方式,学生在区重点门槛享受“复旦系”的直接教学,目前已有两届近70名学生受益。

 

复旦实验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和民办初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相比,学校原本在生源上并不占优,但是一所区实验示范性高中,缘何能引来复旦附中的优质师资前来授课?

 

架设这座“桥梁”背后,离不开校长张田岚的理念:“对接高中初中阶段怎样培养孩子,面对大学高中阶段又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都需要‘延伸’去为学生想得更多。”

 

“人文行走”中拓展学习空间

“我在孔子雕塑前感谢师恩,在泰山之巅诵读《望岳》,在岱庙槐下庄严宣誓,在趵突泉畔追忆昔人……亲身体验尊师重道的意义、学习万世之师的思想、克服了严寒与体力的限制,意识到了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复旦实验中学高一(1)班的杨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5天的齐鲁研学之旅后:“享受着沐浴在传统文化中求学的乐趣,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所在,这都是我前所未有过的体验。”

 

近年来,复旦实验中学创新探索“研学课程”模式,“中华经典文化+研学旅行”,有机对接“人文”+“行走”,让课本里的历史、文化、艺术变成一种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课程。同时通过课本上固有知识与研学活动的结合,把中华经典文化渗透到游学之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浸润学生的思想。

 

除了体验知识外,研学的更大创新之处在于思维训练,这种导向也有助于破解“机械学习”或者“走马观花”的弊端。在研学现场观摩了“泰山皮影戏”后,李俊杰同学意犹未尽,通过现场深度访谈这项国家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回住地后大量查阅相关资料,详细了解泰山皮影的前世今生,并以此为专题撰写自己的研学报告,对传统艺术濒临失传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研学体验自然激发探究动力、自主拓展学习空间,学生受益匪浅。

 

校长张田岚介绍,在研学旅行推进和实施的探索中,课程设计与开发是研学的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学校逐步打造《中华经典——历史之久,文明之盛》、《中华经典——文学之美,山川之丽》、《中华经典——人性之善,思想之奇》等系列课程,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显性功能,寓教育于课程,将德育与具体可感的生活相结合。

 

打通学段尝试“逆流而上”教学

在来复旦实验中学之前,张田岚是一所初中的校长。当她到这所完全中学上任,她发现高中和初中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别是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些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不仅要在高中的时候培养,初中生也要提早做好‘准备’,”张田岚为老师们在校内打通了一条“通道”:让初中的老师去高中任教,了解高中的课堂和教学要求,在提升老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发挥完全中学学制的贯通优势,探索教师7年一贯制育人、师生共同成长的机制。

 

曹婧筠老师是复旦实验中学目前唯一从初中部教到高中部、从预备班开始任教一直到现在教高二年级的青年教师。在从初中到高中的教学过程中,她熟悉、不仅了解了初高中教材,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她开始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在经过数年的实践,提升了初三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使得一些学生在高中自招中脱颖而出,通过自招进入复旦附中、交大附中、进才中学、市三女中、同济一附中的中澳班等。她编写了初高中衔接的校本教材,帮助高一学生平稳过渡,快速进入高中学习状态。

 

物理老师徐梦莎,是一名青年骨干教师:“既坐过初中部的办公室,又参加过高中的教研组,这是我的幸运。”亲身的跨学段教学经验让她感受到,两个阶段各方面的不同以及巨大差距:教学内容一步一个台阶,初中基本功要扎实;高中教学不仅内容难度大,学习方式更灵活,创新拓展更丰富。这一段高中的教学经验之后,她又回到初中教学,非常珍惜目前与初中优秀学生的思维碰撞:“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要从初中开始启蒙。”

 

长期以来,分学段、分学科教学,使得中小学教育无形中存在一些“壁垒”:不同学科教学互通少,导致学习内容“划地而治”,部分学习内容在不同学科呈现时交叉、重复,甚至互相矛盾。而不同学段之间的学习内容衔接不密切,初中预备年级、高一等起始年级学习内容拓展、学习方法巨变,学生学习难度加大。复旦实验中学校长张田岚透露,学校初高中一体化办学,给贯通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一开始鼓励高中教师“下”到初中,开设拓展、研究型课程,既有助于满足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的成长需要,又帮助教师了解初中教材与学情,受到师生欢迎。后来进一步探索输送初中部的青年骨干教师到高中任教,初中4年、高中3年共7年一轮“大循环”,帮助教师吃透整个中学阶段的教学,进一步优化育人模式。“这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联盟班”打破围墙

在担任复旦实验中学校长的7年间,张田岚积极探索办学创新:两年前,学校开始试点“联盟班”,打破学校的“围墙”,请来“复旦附中教育联盟”中的领头羊、复旦附中的优秀资源,尝试开设高起点的联盟班。

 

“联盟班”的师资配备由复旦附中与复旦实验联手:复旦实验中学择优配备班主任和教师,实施竞争上岗。遴选有高尚人格魅力、专业素质过硬、有强烈事业进取心和突出班级管理能力的优秀老师担任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 复旦附中选配骨干教师,一对一带教复旦实验中学“联盟班”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每周到复旦实验中学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科指导,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和授课。

 

张田岚介绍说,“联盟班”有效促进了教学改革。在资优生培养上,联盟班借力于复旦附中的教学策略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大胆探索高效的培养方法,形成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校本教学管理模式。 本学期期中考试后,复旦附中派出13名学科骨干教师赴复旦实验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交流活动,面对面的教与学交流,联盟班的师生表示 ,大有获益。

 

对于两所学校的携手,复旦附中校长吴坚表示,参与复旦实验中学的教育活动,是杨浦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有着“复旦”品牌学校的感情,而且对于提升本校教师教学水平很有意义,“名师固然出高徒,学生也会成就老师,通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上课,老师们收获多样化的教学经历,得到认知和能力的新发展。”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编辑:项建英
复旦实验中学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