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新科普∣静脉输液比口服药起效更快?部分输液毫无必要、部分口服同等药效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黄杨子 2019-01-08 16:57
摘要:世卫组织确定合理用药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

“医生,我吃药吃了两天了,还是没好,快点给我开点补液。”“医生,孩子生病吊水快一点,请你帮我配一点静脉用药。”……门诊常有患者提出上述要求,医生对此哭笑不得。静脉输液真的比口服药物起效快吗?口服药、静脉输液针对病情治疗有何不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医学专家求解。

口服药与静脉输液区别在哪

临床上给药的途径有很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陈勤奋说,除却口服药、静脉输液,还有肌肉注射、透皮贴等。无论口服药、还是静脉输液,都必须根据药代动力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才能起到合理药效,针对具体疾病选择口服或输液,主要取决于药效在体内的“发挥情况”。

专家举例,以最常见的抗生素为例,针对胆囊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不同病种,抗生素应用各有不一,有的选择口服、有的选择输液。而同一种药物,也可能制成口服药、静脉药两种剂型,根据患者实际需求有的放矢选择。

口服药与静脉输液,有何根本区别?上海交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钟晗介绍,区别在于其生物利用度问题,“简单来说,口服剂需通过肠道分解、释放再吸收入血,起效需一定时间;而针剂(静脉用药)的生物利用度是百分百。因此,如何选择口服药或输液,必须权衡利弊。”她举例,如喹诺酮类抗菌药口服剂的生物利用度可达90%以上,与输液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头孢类的口服吸收度可能小于输液,但对于轻症患者而言足够用,也无需输液。”

盲目“迷信”静脉输液有风险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管药师李晓蕾介绍,输液作为一种给药方式,自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知从何时起,无论是成人或儿童,但凡有个头疼脑热,往往首先就想到输液治疗,“它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在我国,输液却成为一种就医习惯。”

李晓蕾坦言,临床常会遇到家属询问:能否输液,好得快一些?且不说输液对儿童心理上的影响外,大量患儿需长时间滞留在空间内,尤其对于抵抗力较差者,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突然发冷、寒战、发热、伴有恶心、呕吐、头疼等都可能是输液的不良反应。

过度迷信静脉输液,可能带来风险。近年来,关于过度输液的反思常见诸报端,其中不乏提到“输液会让血液中含有杂质”。钟晗对此澄清,并非药剂本身有问题,但针剂制备储存过程中工序繁杂,也排除储存中产生极少量玻璃脱片、因光解造成成分不稳定、药物自身降解产生过敏原等可能性。李晓蕾则表示,任何高质量的注射剂都达不到“零微粒”标准,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后无法代谢,有可能造成小血管堵塞、肉芽肿等不同程度的影响。

部分口服药可达输液同等疗效

世卫组织确定合理用药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输液并不是万能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高佳敏医生说,“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例,这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九成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也是大家常说的感冒。临床试验证明,感冒病程是自限性的,静脉用药毫无益处,多喝水注意休息,便可自愈。”至于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小于38.5℃,白细胞轻度升高,口服药物效果就够了,没有必要输液。

陈勤奋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随着药学发展,曾经必须静脉输液的疾病,而今口服药可以达到完全相同的治疗效果。以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例,只要患者消化道没有问题,每日口服可乐必妥或莫西沙星,便可得到有效治疗。

从长远来看,口服药作为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式,势必是未来发展方向。专家表示,部分肿瘤(多发性骨髓炎、慢性白血病等)化疗药物,已经从静脉输液变为口服药,患者依从性大幅增强,生活质量等也随之大幅提升。

哪些情况下输液是必须的?

不过输液也并非“洪水猛兽”,哪些情况下输液是必须的?李晓蕾详细讲解,“第一,要看所选药物的性质,如有些抗生素或需液体稀释溶解后静脉给药的药物;第二,要看患有何种疾病,如严重的感染需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高热、腹泻等导致体液丢失的严重脱水症状,需要及时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等。”她认为,需要抢救的紧急状况、严重的过敏现象、严重的细菌感染、紧急疾病、严重脱水与哮喘发作时,应选择输液给药。

专家最后强调,患者最恰当的做法是遵从医嘱,科学理性就医,对给药方式不主动要求,也不过分抗拒。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