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老报人秦绿枝是如何走进新闻界的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19-01-09 05:10
摘要:1947年夏天到1949年的夏天,吴承惠每天到提篮桥地区,去银行做一份职员的工作,被父母长辈视为捧牢了“金饭碗”。但其实,吴承惠私底下的另一个爱好,更得他个人喜爱,也在他日后的人生中,成就他一生事业——写东西。他日后还会来提篮桥,却不再是银行职员,而是记者。更多人知道的是他的笔名“秦绿枝”。

到了1949年初,在上海,形势已经相当清楚。共产党要来了。

 

在上海市银行位于提篮桥的第五办事处里,小职员吴承惠的日常还是一如既往。每天下午三点,银行关门停止营业,内部结账,大家一直要忙到下午五点过后。有一天下午,他一边看账,一边忽然心有所感,叹气着大声说:“将来我大概不会再做这些事,只好去踏三轮车了。”大厅里一起工作的同事听了都笑起来。一位副主任过来说:“将来你可以做的事多了。”

 

到了5月,一天,银行的小职员们照旧做着手头的账目,做完后,一起聊天。忽然,一位向来打扮很时髦的女同事开口说:“共产党明天就要进城了。”在座的同事都有点惊讶,心想她怎么会知道呢。

 

事后,吴承惠才知道,这位女同事的丈夫就在解放军的队伍里面。果然,解放军进城几天后,她就和丈夫一起来银行向大家辞行。这位女同事和丈夫一起,穿了黄绿色的军装,一扫平日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上海解放当天,一早吴承惠穿上一身灰色呢子的新西装出门。等到了街上,看见有些解放军战士扛着一团电线走来走去,神色和悦。一刹那间,他觉得自己的衣服和街上的情景不太协调。新的时代到来了,自己未来究竟去哪儿,前途在哪里呢?一阵迷茫。

上世纪 40 年代的一条提篮桥小街

 

不久,上海市银行被接收,同事大多已被分配,吴承惠留下负责清理工作,更觉惶然。但因为负责清理工作,所以吴承惠到了九江路总行上班。一天,他在路上忽然遇见了老朋友董乐山。后者告诉吴承惠,1949年后的上海新出版了一张小报,叫《大报》,陈蝶衣正在为这份报纸吸收记者。“你有没有兴趣去?”

 

想到又能做自己喜欢的写稿工作,吴承惠没有多想,立即答应了。时局变化,上海市银行没有了,但小职员吴承惠没有去踏三轮车。上海,也就此多了一位新闻人。

 


提篮桥


提篮桥,是吴承惠曾就职的上海市银行设第五办事处的地方。这里,是沪东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

 

资料显示:早在清朝嘉庆年间,本地居民在下海庙附近的下海浦上兴建一桥,名为提篮桥,该地因此得名。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该处被划入上海美租界,由于区内有香火鼎盛的下海庙和通往浦东的轮渡,逐渐成为苏州河以北的主要集市之一。租界当局在此围田造屋,填浜筑路,辟建码头。东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茂海路(今海门路)、汇山路(今霍山路)三路交会处,逐渐成为商业繁荣地段,菜馆茶楼、咖啡酒吧、五金器材、西服及生活服务业等相继兴盛。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启用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俗称提篮桥监狱),更使“提篮桥”三个字市民皆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篮桥地区成为东方绿洲,容纳了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居住。犹太人的到来,为此地带来西餐、服装、皮草、五金等商店,也带来酒吧、夜总会、花园等娱乐场所。舟山路、霍山路一带,成为带有欧陆情调的商业街,当时上海新闻报刊称之为“小维也纳”。

1949年前虹口提篮桥区域图

当时的上海市银行在市区各重要商业中心设立分行,名为办事处。提篮桥也是其中之一。1947年夏天到1949年的夏天,吴承惠在上海市银行位于提篮桥的办事处找到一份职员工作,被父母长辈视为捧牢了“金饭碗”。

 

但其实,吴承惠私底下的另一个爱好,更得他个人喜爱,也在他日后的人生中,成就了他的一生事业——写东西。

 


小报



吴承惠的父亲也曾为银行职员,收入在当时还算可观,但因为子女众多,因此生活只够温饱。吴承惠高中没毕业,就出来做事。虽然学历不高,但他生性喜爱文艺,看报、自学,很快开始投稿。

 

当时,吴承惠的一位同姓朋友,在《世界晨报》承包一部分版面,谈股票行情。他负责写稿,就让吴承惠去报社编辑排版,虽然不算正式工,但有时也以记者的名义外出采访新闻。他很快发现,自己对这份工作得心应手。不过,《世界晨报》销路一直不佳,副刊编辑换过好几个人,最后请刚由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李君维编过一段时期,但也没有很大起色。不久《世界晨报》停刊。虽然出师不利,但好在吴承惠本来也是以玩玩的心态给报社做事,况且,通过写稿,他认识了冯亦代先生。


吴承惠印象里,当时上海的小报很多,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品种五花八门,但内容往往大同小异。加上时局变化,办报的人往往并非一流富商,经济常常出现困难,因此每家小报的寿命都不长,有的甚至很短。在吴承惠的记忆里,当时的记者队伍里,很少有正宗的受过大学系统训练的新闻系毕业生,银行职员、店员,乃至教师、中学生等,各类出身的人都有。冯亦代先生原在中原公司当高级职员,也在《联合晚报》编副刊,正是在他的介绍下,吴承惠得以向《新民报》《联合晚报》投稿,认识了不少文化人。冯亦代一有空,还经常约青年人聚会、喝咖啡,包括吴承惠、李君维、董乐山、何为等。

 

1949年夏天,吴承惠为银行做事,在九江路上偶遇董乐山。也许是冥冥之中,报业也想念这个年轻人,将这个机会带到他面前。陈蝶衣当时想吸收董乐山为《大报》记者,但董乐山想去北京新华社,就将职位转介绍给了吴承惠。就这样,吴承惠正式进入新闻界。

 


采访


1949年后,很多小报都停掉了,最后批准出版了两张新的小报,即《大报》和《亦报》,宣传口径以《解放日报》为标准,重要报道送到《解放日报》去审。那时办报都守住两条底线:一是歌颂新社会,二是痛恨旧社会。而在发行方面,最初由发行商自行解决。当时报纸发行集中在望平街(今山东中路),《大报》由一位姓田的人负责发行,《亦报》由一位姓武的人负责。他们原来就是小本经营的发行商,当时发行得好的,也就两万多份。

 

《大报》临时在福州路杏花楼对面一间石库门内办报,不久搬去河南路九江路口一幢临街房子里。吴承惠在报社负责跑社会新闻,常去的是浙江北路的上海市人民法院和几个公安局,看人打官司,或者盯名人结婚(当时结婚要去法院登记)。一次,吴承惠打听到一位知名女演员要结婚了,连忙带着摄影记者去法院婚姻登记处抢拍到了新人。报道见报时,还特意加了花边。不久,另一桩命案,让吴承惠又有机会回到熟悉的提篮桥地区。

 

原来,当时一位女演员被丈夫杀死在自家浴缸里,丈夫的律师带着杀人犯去警察局自首。案件事实清楚,但对于要不要采纳自首情节从轻发落,多有争议,因此一审再审。最后,杀人者还是被判了死刑,将要被执行枪决。吴承惠去提篮桥监狱里观看执法。这是上海解放后第一次执行死刑,枪手们都是很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因此也有些紧张。等回到报社,吴承惠才发现,自己的衣服袖子上似乎也沾染了一点血迹。

 

第一年,两张报纸的销路都很好,广告也很多,创刊一周年的时候,两张报纸在电台上做了三天的特别节目,很有声势,邀请上海的京剧、越剧、沪剧、评弹、滑稽界的名角到电台来演唱,听众要听什么人唱什么戏,可打电话来点播,同时可以订一份报纸。后来报纸慢慢不景气。虽然也有周作人、许姬传等名家为《大报》写稿,但渐渐《大报》呈现颓势,不久停刊,并入了《亦报》。1952年后《亦报》部分人员并入了《新民报》,即《新民晚报》前身。

 

在新民晚报,吴承惠继续写稿,他有了一个常用的笔名“秦绿枝”,至今笔耕不辍。那些在提篮桥的银行办事处为记账而动笔的日子,已经遥远如一个旧梦。

 

 


吴承惠,1926年出生,1949年进入上海新闻界,先后在《大报》《亦报》《新民报》《新民晚报》工作。“秦绿枝”是他常用的笔名。

  

 

图片编辑:徐佳敏
本文图片来源:解放日报
题图说明:吴承惠,1926年出生,1949年进入上海新闻界,先后在《大报》《亦报》《新民报》《新民晚报》工作。“秦绿枝”是他常用的笔名。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