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盘点2018 | 他们心中的年度最佳演出,但愿你没有错过!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桐 2018-12-31 09:00
摘要:哪组音符,哪个眼神,哪句台词最动人?

2018年就这么过去了,这一年你进了几次剧场,看了哪些好戏?上观新闻邀请了10位舞台艺术爱好者挑选出他们心中的年度最佳。他们中有剧场从业者、有表演系老师和导演系学生、有媒体人和剧评人,也有资深乐迷、戏迷,甚至还有一个6岁的孩子。为了一出好戏,他们可以打着“飞的”满世界跑,可以在剧场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可以兴奋得觉也睡不着陷入疯狂而持久的讨论……过去一年的这些观演经历,悄悄改变着他们生活的态度和看世界的角度。

 

阿库·汉姆《吉赛尔》

倪敏 剧评人

 

每到年终,我都会回顾一下这一年的观演记录:布雷根茨音乐节的湖边歌剧《卡门》,水天之间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体验。台北看《康乃馨》,8000朵粉色的花掩不住皮娜·鲍什的残酷主题。北京看米罗·劳的《轻松五章》,孩子们演绎凶杀案有一种失重感。慕尼黑看米兰达·裘丽的《第一个坏人》,更是一个奇异的故事。剧场,给我创造了一个观看世界的场域和视角。

 

真要选一部年度最佳着实困难,我只能凭直觉,选择那个第一时间出现在脑海中的名字:阿库·汉姆《吉赛尔》。在香港连看两场现场演出,回到北京又看了一次高清影像,那种震撼完全是生理性的。布侬维尔的古典版本把一个“人鬼情未了”的故事讲述得仙气飘飘,但阿库·汉姆却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一个属于当下的《吉赛尔》,简单的爱情故事升级成了社会问题。

 

舞台中间耸立着一堵墙壁,隔绝了吉赛尔的移民社区和阿尔伯特的贵族世界,但爱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阿库·汉姆为移民社区编创的舞蹈融入了非常原始的印度古典舞元素,芭蕾明星塔玛拉罗·霍在吉赛尔崩溃时的深情表演、年轻爱侣的双人舞更是达到了技巧和情感的高峰。还有重新编创的暴烈音乐、冰冷舞台,让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北京折叠”版的质感,一种奇妙的联想。

 

《遇见弗尔德Meet Fred》

厉智 戏迷

 

今年消费降级,看戏的次数减少,但意外的是惊喜更多了。今年在上海,高清戏剧放映、原版戏剧和音乐剧的引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提升,一些剧场和文化机构做的公众普及和观众培养也在跟上,大咖导演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属于“有生之年”系列。

 

静安戏剧谷和中国大戏院开幕季的几部戏,看完之后都懵了半天,不管是节奏慢有大量留白,还是光看剧本感受到的张力,联想空间和信息量之大只能回家慢慢想,但那种脑袋发胀要溢出的满足感可能是看戏最幸福的事了。另一种幸福,是心里暖暖的温度。正值年末,现实中各种琐碎疯狂叠加的时候,我情感上选择后者作为年度最佳,环球Live全男班的《第十二夜》以及从爱丁堡艺术节引进的《遇见弗尔德Meet Fred》可以并列。

 

《第十二夜》完全还原了莎翁时代的戏剧演出形式,大小姐Olivia的美,小丑Feste的大智若愚,现场乐手和歌者的配合,最遗憾的可能就是没有真的在现场感受环形舞台和观众的零距离了。《Fred》讲的是意外脱离剧本的木偶有一天要开始生活。有多少人在嘴坏、情商低的非典型小可爱Fred身上看到了自己?Fred是真的自由,还是命运早已注定?布景极简、格局小但直戳人心,笑中有泪。如果可以,想送给Fred一个愿望,让更多的人喜欢他,他将不再孤单。

 

澳大利亚环球剧团《恐龙动物园》

蒋畅涵 6岁

 

这是我第二次看了,里面有好多大恐龙,最酷的是南方巨兽龙。我还上台了,把头放在了南方巨兽龙的大嘴巴里。在它要咬掉我的头时,我飞快地逃走了。我觉得自己可聪明了。

 

格里高利·卡兹洛夫《静静的顿河》

焦兰博 俄罗斯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戏剧导演专业学生

 

2018到现在,看了许多戏。印象最深的有我的导师格里高利·卡兹洛夫的《白痴》《绿野仙踪》《大师与玛格丽特》《静静的顿河》。列夫·多金的《哈姆雷特》,谢苗·斯皮瓦克的《三姐妹》《白痴》,木偶剧院的《啊疼医生》《非洲巨人》等等。给我惊喜的戏太多了,每一部都值得我喋喋不休。

 

《大师与马格利特》和《静静的顿河》在技术上是最难的,都是八小时的戏。前者分两场演,每场四小时。后者是演员一天一整场八小时下来。

 

《静静的顿河》开篇即高潮,节奏极其紧凑,环环相扣,层层叠加。 演员精力令人叹为观止,并没有因为到后面因为大量消耗而影响节奏,反而表现力越来越强。我看这部戏之前刚刚通了宵,睡眠不足两小时,到剧院的时候分分钟觉得要睡着。但是算上中场休息共9小时的时间里,我根本不忍心睡觉,看完戏之后还疯狂陷入和大家的讨论中不能自拔。

 

尽管主题沉重,但《静静的顿河》在八小时里小机灵不断,有很多可爱的引人发笑的瞬间。哥萨克节日、婚礼、姑娘们之间的窃窃私语等,配合民族歌舞显得十分生动。此外,空间切分真的是一项技术活了。除了导演清楚的脑子,演员对空间做出的物理反应,灯光、道具真的太重要了。

 

《静静的顿河》在主场刚刚演满了一百场,听说可能什么时候会去中国巡演。相信会与之前列夫·多金带去中国的《兄弟姐妹》一样,令中国观众感受到别样的俄式戏剧的魅力。

 

进念·二十面体《惊梦》&《天宫》

方丹杰 舞台艺术评论人&制作人

 

上海是个幸福的城市,今年舞台演出行业的突破又是上了一个台阶。不论是作为普通观众,还是从业者,我怎么可能按捺得住内心的喜悦呢?

 

演出作品数量的猛增和质量的大提升,是有目共睹的;而借由演出带来的“文化”交流,更是多个层次的。其中,我比较关注的是“上海-香港”两地的交流。

 

在文化主管部门的推动下,今年沪港演出交流非常频繁,香港话剧团就带来了《最后作孽》和《亲爱的,胡雪岩》等两个作品;此外,新开幕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更是和香港艺术发展局合作推出“香港戏剧月”,其中的三部作品,也让我印象深刻。

 

借着两地交流的风,我在今年也多次赴港参加西九文化区和进念·二十面体等机构主办的论坛和演出活动。我想重点聊的是《惊梦》和《天宫》两个作品,由进念·二十面体在十月份呈现。

 

两个作品分别有六个演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是各自表演艺术领域最顶尖的艺术家,其中有包括来自上海昆剧团的名角沈昳丽。这是个实验作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作者,呈现自己对同一个“主题”的理解和表演技巧;基本延续了进念·二十面体早先“一桌二椅”实验的风格。

 

什么是实验?这个词汇,不论对内地的创作者,还是观众,都是趋之若鹜的。回看今年在上海及北京等地演出的作品,冠以“实验”之名的不在少出,但是演出完之后,备受争议的更是不少。

 

我相信,不论是作为“交流”还是“观赏”的演出活动,给人思考,是必要的。2018年,我们引进了、上演了、欣赏了这么多作品,但是,台上台下的你我,有没有从中看到自己文化的趣味点,能不能思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比仅有鼓掌和喧嚣来得更有必要。

 

罗伯特·威尔逊《睡魔》

李芊澎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椎·剧场”创办人&艺术总监

 

今年看过的最好的戏,要数上海国际艺术节看的罗伯特·威尔逊版的《睡魔》。大师级的导演和视觉、声效等等各个部分的创作浑然一体,用独特瑰丽的想象力重塑了一个让人惊艳的剧场版本。看完我就给《广东艺术》写了一段剧评,着重谈的是剧中的演员。可以说,这个戏里的演员,就是我理想中的演员存在。每个演员,用他们外在的呼吸、身体、声音和内部的感受紧密相连,相互激活,整体的循环积极而活跃,表现出一种人类表演时所能呈现的非凡魅力。

 

他们太全面了!每一个人在台上,都能独自填满1600座的剧场空间,牢牢吸引住所有观众的注意力,而丝毫不觉得寡淡和空洞。无论说台词、唱歌、发声、动作,都有着无尽的可能性,通透而极致,不断给观众惊喜。他们的身体训练有素但并不局限,显然不仅是受过单纯的舞蹈技巧的训练;他们呈现出声音可能性的匪夷所思,但必然不是仅仅经过声乐课的训练;并且,他们对当下一切(包括对自己)的感知和整个表演的鲜活生猛的质感,折射出了我们国内对演员训练巨大的盲区——表演技巧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能承载表达人内部意识和潜意识中发生的一切,外部的技巧训练只会培养理智而机械的演员。我们“为何表演”(Why),我们“怎样表演”(How),这两个问题永远密不可分。

 

苏州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国鼎魂》

王丽芳 上海戏曲广播编辑

 

2018年印象最深刻的一出戏,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苏剧《国鼎魂》。

 

苏剧发源于苏州,被称为“滩簧之母”,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鼎魂》是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成立后的第一台大戏,取材于苏州潘氏捐鼎的真实故事:苏州“贵潘”府中收藏的大盂鼎、大克鼎为国之重器,潘府对盂、克二鼎立有“谨守护持,决不示人”之家规。潘氏一族经历战乱、屡遭逼迫,始终谨守家规,严护宝鼎。新中国成立之后,潘达于代表潘氏一族将大盂鼎、大克鼎无偿捐献给国家。

 

《国鼎魂》聚焦潘达于历尽艰难、甘守寂寞,舍命护宝、无私献宝的一生,以高超的创作手法将故事讲述得娓娓动人,潘达于这个柔弱女子身上蕴藏的坚韧精神和爱国情怀,通过主演王芳充满张力的表演,让人备受震撼。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大庆,这一出富有艺术质量的主旋律苏剧大戏,是历史节点的最好注解。它告诉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普通人的砥砺坚守。剧中一句台词“国要像个国,方能配得鸿宝重器;家需是个家,才能守护无价珍宝”,揭示“国脉文脉相牵,国运文运相连”的主题。宝鼎的曲折命运和护鼎女子的一生遭际,折射出的是百年来国家民族所经历的历史剧变,讴歌华夏子孙守护文脉的爱国自觉、牺牲精神、民族风骨和对文化筑国的坚定信仰,更寄托国泰民安、盛世昌明的美好愿望。

 

赫法什·谢克特《无尽的终章》

陈理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项目总监

 

一直喜欢赫法什·谢克特作品独有的身体语言和他与舞蹈浑然一体的打击乐配乐, 但《无尽的终章》带来的感动绝不仅限于此。

 

整个作品没有设置任何故事和时代背景,但大段大段压抑的音乐和沉重的舞步却仿佛带领你穿越了人类历史进程中所遭遇的伤痛和磨难,他们不断地受伤,不断地与他人告别,然后再不断地背起逝去的过往在各自的生命里负重前行。

 

在作品将这种压抑感营造到巅峰时,却突然响起了温柔的圆舞曲,所有人在那一刻静止,望向天空中飘落下来的无数个梦幻般的肥皂泡。那一刻,作为观众,压抑了许久的心仿佛被戳到了最柔软的地方,眼泪止不住地流下,那些闪着光的肥皂泡仿佛是人生无数苦难之间藏匿着的一丝丝小确幸,它们让沉重的心释怀,让你有勇气继续面对人类周而复始的苦难。

 

国家大剧院《军中女郎》

范晖莉 戏迷

 

《军中女郎》是意大利美声三杰之一的多尼采蒂的代表作,这个作品被保留下来的版本屈指可数,更何况是在剧院看一次现场版。

 

好听: 2分钟里9个high C 的光彩盖过了所有的未知。这就像体操中的高难度动作一样,对于观众是令人期待和遐想的。男高音石倚洁对自己扮演的托尼奥的首秀既兴奋又紧张。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演员不能只注重高音,艺术创作不是竞技体育,而是如何使自己更走近角色。所有声音、技巧,表演都是为了情感而服务的。

 

好看:已经是第三次和国家大剧院合作的皮埃尔·弗朗切斯科·马埃斯特里尼导演团队对中国观众的胃口已抓得八九不离十。他将这个戏设定在六十年代,并且增加了冬天的元素——雪,白熊,帐篷,包括士兵的服装都较为现代,加上序曲部分配以影视VCR完善叙事结构,比较直观地交代了故事梗概,这样的铺垫给观众后续渐渐进入剧情并接受也是有所帮助。

 

有趣:喜歌剧原本就比较轻松,在这个版本中,演员们还非常俏皮地加入了很多本土元素,大量的法语对白里揉进了极少的中国方言,让中国观众觉得相当亲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幕托尼奥和玛丽的恋情被玛丽的养父苏尔皮斯发现后,他坚决反对,男高音有一段舞台调度,没有台词,只有较为夸张的带有孩子气的情绪和声音的处理,非常有意思。还有第二幕诙谐风趣的三重唱《我们又重逢》,都恰到好处地突显了人物和情节的谐谑感。

 

有情:本剧剧情的发展也是观众期望的,皆大欢喜的背后其实无非一个“情”字。孤女玛丽在军营里长大,爸爸们的细心呵护让她在爱中成长;青年托尼奥挺身救下玛丽,于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想找回爱女的侯爵夫人也是希望自己能弥补亲情的缺失,最终成全有情人。

 

上海交响乐团 马勒《第二交响曲》

项震 乐迷

 

2008年5月12日那个下午,14时28分,强震摧毁了汶川,近7万同胞不幸遇难。我当时在成都出差,正在午睡,感到天旋地动,披上睡衣提着拖鞋从15楼跑到广场;当晚躺在床上,看着头顶上吊灯在左右摇晃,生命第一次面临着现实的威胁;天还没亮又被酒店叫醒必须去室外避难,说是余震随时可能发生……亲历发生的一切,真正体验到了生命的脆弱,当回上海的飞机终于升空的那一刻,望着富饶的四川平原所遭受的灾难,脑海中响起了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末乐章的“复活”。

 

2018年5月12日,上海交响乐团在余隆的指挥下演出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 值得一提的是,9·11事件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吉尔伯特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演奏的也是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

 

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演出难度较大,加上有亲历5·12地震的特殊情结,说实在,演出开始前非常担心上交能不能演好这部巨作。可是,音乐一开始,当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粗狂有力的动机出现以后,疑虑顿时烟消云散,不由得被音乐感动得热泪盈眶,整个第一乐章的演绎近乎完美,是我看到最好的上交。

 

音乐艺术不是客观地回到苦难事件,而是用一种人文、理性、并带有反省超越的力量对人生真谛的深层思考。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唤醒了生命的每个层面,是对生死的坦然,是对希望最深刻的诠释。上海交响乐团和余隆在一个特殊时刻带给我们最出色的音乐,那一晚的上交是世界一流,那一版的“马二”也是世界一流的,身为上海市民,上交36年的粉丝,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乐队演奏水平的骄傲,而是对一种城市精神崛起的自豪。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由各大剧场和演出团体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