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企示录 > 文章详情
非凡年代的印迹——上海建工设计总院篇
分享至:
 (2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傅虹 2018-12-28 06:00
摘要:那一年,以深化设计金茂大厦为契机,走上全专业发展之路

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经过重大项目的磨砺和锤炼,在设计落地和后期服务以及设计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到上海中心大厦、上海迪士尼,再到明年即将竣工的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都可以看到上海建工设计团队的身影,他们将施工与设计无缝对接,成为行业中独树一帜的“让设计完美落地”的设计院,被称为“打通设计与施工最后一公里”的专家。

那一年,以深化设计金茂大厦为契机,走上全专业发展之路


40年风云际会,曾经沧海,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建工设计”)的成长也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与上海建工集团突飞猛进的发展紧密相连。回顾上海建工设计这40年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40年来,上海建工设计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从专注于建筑施工技术研究的研究所发展成为策划、规划、设计、管理、监理咨询、检测、审图、工程总承包(EPC)的综合设计咨询大院,先后完成设计各类项目5000余项,设计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工程项目和地标性建筑的设计,承担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建筑和市政工程的监理,获得省(市)级以上重要设计奖项超过200项,100余项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咨询和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市、区级优秀设计奖和科技进步奖等奖项,近十年来在建筑工业化技术(PC)研究方面成果丰富,主编和参编了多项上海市地方标准,获多项国家专利,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上海建工设计综合营业额从1999年的1900万元发展到2018年的11亿元左右,经营规模与营业收入已经站稳了“25+10”的发展新平台。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不断创新,总院的主营业务从原来的深化设计、设计管理、住宅设计等,拓展到原创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科技住宅建筑设计、文教建筑设计、医疗建筑设计、交通建筑设计、城市更新设计和市政工程设计,并开拓了工程总承包(EPC)业务,走上了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不忘初心,用坚韧书写成长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建筑施工行业迎来大发展的良机,1979年1月,经上海市科技委批复上海建工设计的前身———上海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应时而生,成立之初拥有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室、建筑施工机械科研室、电子计算机室、建筑科技情报室、建筑经济研究室、所长室等六个室,在当时是行业里比较少的几家施工技术情报和研究机构。她的成立也逐步改变了建筑施工科学技术的落后面貌,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从成立至1992年期间,一直以施工技术研究为主业,主要是为当时的上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提供施工技术服务,着重对高层建筑起重塔吊、建筑施工模具、材料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施工技术研究成果,如开发了国内首台Z-80折臂式自升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掺原状粉煤灰的试验研究等、并在南浦大桥施工中首创“斜爬模”、“曲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等新工艺。在设计方面,1987年承接了第一个深化设计项目上海波特曼广场(上海商城),自主设计的上海市总工会黄山疗养院首获上海市优秀设计鼓励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建筑市场的变化,为适应上海建工局改制为上海建工集团后的快速发展,上海建工设计在集团总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年完成了“主业转型”的重大战略转变。由上海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更名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并于1995年取得了甲级建筑工程设计加一级装饰的双资质,1998年,又首家获得工程设计和建设监理的双认证。设计院的规模和设计力量都有一定的扩展,特别是完成了金茂大厦施工图深化设计,可以说是上海建工设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金茂大厦工作照


当时,面对这座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0.5米,为当时世界第三、国内第一高度的超高层建筑,作为上海建工集团工程总承包的初次尝试,对许多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尚不熟悉,困难重重,对金茂大厦的图纸深化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上海建工设计用了三年时间成功地完成了施工图深化设计工作,为满足工程建设进度节点的需要,深化图纸是动态出版的,一共有20多版,先后完成了蓝图46万余张,堆起来要1150米高度,大概是要2.74个金茂大厦这么高。通过金茂大厦深化图纸的实践,锻炼了上海建工设计的队伍,集聚了人才,提升了设计和管理的能力,并在恒隆广场、震旦国际大厦等工程中加以实践和提高,为形成上海建工设计深化设计特色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各方的好评。


2003年,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又改制为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了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蜕变,为企业发展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驻纽约领事馆改建、上海威斯汀大酒店、世博场馆等项目均获得国家、市级荣誉。同年成立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监理机构之一,完成了上海标志性建筑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和新上海国际大厦、世界广场以及多条地铁等市政工程的建设监理任务,蜚声业界。


2017年,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正式升级更名,标志着上海建工设计以总院的架构向着成为国内一流工程设计咨询企业稳步前进。

 

2017年1月升级更名成为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改革雄心,用执着坚定方向


认清形势,坚持改革,在改革中求新、求变、求突破,上海建工设计的四十年是与改革开放同行的四十年。上海建工设计基于“四个全面”及“五大发展理念”,紧跟行业发展前沿,紧扣上海建工集团“全国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发展战略,内外解析,发挥自身竞争优势,制定了“一三五”发展战略:围绕“国内一流综合设计咨询集团”目标,推进“全国化、全过程、全专业”战略,打造“原创策划、建筑工业化、工程总承包(EPC)、城市更新、新专业及新领域”五个发展引擎。抓住了“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及海绵城市、城市更新、综合管廊等国家战略发展机遇期,沉着应对建筑行业下行的挑战,实现了逆势起飞、弯道超车、超常规发展。


“全国化”,目前国家的投资重点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转移,上海等一线城市已进入“存量时代”,所以将市场重心向全国开拓是必然的选择。目前,全国化战略成效已现,至2018年底已拥有四川、湖南(永州)、青岛、海南、江西5个实体分院,设有窗口型办事处6个,分别在天津、西安、兰州等地。签订合同项目区域遍及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及部分海外市场,涉及全国20个省50多个城市,全国市场业务占比要达到60%以上。


“全过程”,工程总承包(EPC)是指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引擎之一,上海建工设计以“设计为龙头”,充分发挥设计的引领作用,承接了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竑杉湾商业综合体等工程总承包(EPC)项目近20个,合同金额约40亿元,涉及文化设施类、教育类、城市更新类、市政类、园林景观类、商业综合体类和装修类等7大领域,初步形成了文教类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特色。

 

2017年九棵树建设启动会


“全专业”,2016年上海建工设计取得了建筑行业甲级资质,成为行业内少数几家获得该项甲级资质的设计院,为全专业拓展奠定了基础。全专业发展中,五大引擎作用明显。成立市政工程研究院,拓展相关领域,“城市更新引擎”助力发展,承接了港汇恒隆广场、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西院)、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等项目;文化建筑成为强项,完成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迪士尼梦幻世界、长影海南环球100、中标了昆明恒大童世界乐园项目等重大项目。目前已形成了从住宅项目,到商业地产、文体医疗、交通枢纽、海绵城市、滨水景观、建筑工业化、城市更新等全专业发展的格局与态势。

 

2012年5月承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人才专心,用专注创造价值


“人才永远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也就是培育了品牌之本。”任何科技型企业都离不开人才团队的支撑,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批素质高、门类齐的专业人才队伍。建院一开始,上海建工设计就注重各类人才的调集和培养工作,尤其是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建设和引进。


叶可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家、原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1994年2月-1997年5月兼任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为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顾问总工程师,先后取得10余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屠达,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国家二级工程师,曾任上海市建工局副总工程师、兼上海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奚正修,教授级高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7月-1984年7月任上海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所长,历任上海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宝钢建工指挥部总工程师,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范庆国,教授级高工,原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工程师,1999年10月—2001年7月兼任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为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技术总监。张锡荣、施国璋、潘鼐、马兴康、季聪、顾樯国、李耀文、马新华、栗新、茹国和等一大批老专家、行业菁英为总院的发展奠定了人才优势,在建筑市场上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未来上海建工设计总院将本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而促进全院各类业务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前进。

 

服务精心,用优质塑造品牌


精于心,勤于行,上海建工设计40年的发展历程中,除了对于自身技术的不断提升完善以外,通过对建筑业用心的服务态度,关注新客户的同时,珍惜老客户,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为导向,从延伸建筑设计服务的产业链前后端,到提供更多新专业、新版块技术服务能力,在保持上海建工设计传统技术服务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通过产业联动、专业联动,加上一贯用心服务,为市场、为客户提供持续、创新、稳定、高质量的服务内容。


作为上海建工集团旗下的一员,积极联动上海建工集团内部资源,通过组织参与集团及兄弟单位的EPC、PPP项目等现代市场运作模式,承接各类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主动融入上海建工集团“全国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三全”发展战略,与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部、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十三五”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四建集团、七建集团、园林集团、机施集团、基础集团等多家单位合作共18个EPC项目,带动兄弟企业增收5亿元。与上海建工集团投资管理部合作,在广东、四川、浙江等地,以PPP+EPC模式策划交通枢纽项目,如广东肇庆交通枢纽、青城山交通枢纽等。与总承包部合作,秉着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宗旨,优势互补,提高总承包总集成能力,合作的海南海花岛、迪士尼、阿里巴巴等项目均顺利落地。


深化设计和设计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上海建工设计的强项,经过重大项目的磨砺和锤炼,在设计落地和后期服务以及设计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茂大厦等经典工程到上海中心大厦、上海迪士尼梦幻世界等超级建筑,都有上海建工设计团队的参与,能深度参与如此诸多“高大上”的项目,也只有少数几家大型知名设计院才有这样“辉煌”的历史和“傲人”的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承接了第一个剧院类文化建筑———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作为上海建工设计进入文化建筑领域的代表作,设计团队以精细化的设计和施工配合,将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而2017年以上海建工设计为设计牵头的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工程总承包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在集团领导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联动作用,充分发挥全专业优势,整合集团全产业链资源,将以往需要4年建设周期缩短至2年并投入使用,诠释出一部体现全生命周期的作品,创造了上海市近年来文化地标建筑建设速度的新纪录。


 

为成为国内一流综合设计咨询集团而努力
———专访上海建工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 马珏伟


笔者:在新时代下,上海正在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中心而努力,作为一家城市建筑设计企业,上海建工设计在其中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马珏伟: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明年上海建工设计总院也将迎来成立40周年,我们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起成长起来的,也是上海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者、亲历者。从1979年创立初期的40人到2018年的2060名员工,从900多平方米到150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从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到监理、设计,再到具有原创、设计、全过程的能力,从隶属于上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的处级事业单位到蓝海拼搏的主流综合性设计院,是一部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奋斗史。


“设计,创造价值成就未来”,在新时代下,上海建工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规划、设计先导与引领作用,为许多大型建筑、地标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近年来在工程全过程服务、工程总承包(EPC)方面,发挥了设计咨询在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绣花针”式精细化服务来进一步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服务。比如从早期东方明珠、上海大剧院的监理,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和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的建设,都为上海城市的文化建筑领域贡献了优秀的建筑作品。

 

笔者:对上海建工设计而言,最重要的企业基因、文化特质是什么?


马珏伟:“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同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也是上海建工设计的企业精神,我们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包括外籍,我们的项目也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以融合的姿态,汇聚集体的智慧,才能百川入海。我们传承了上海建工集团的“四专”精神即“专业、专注、专心、专家”,用我们的“四心”即“初心、雄心、专心、精心”来“追求卓越”。


“城市是有温度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可以漫步的”,这是我们的城市理想,同样也贯彻于上海建工设计的设计、管理和服务中。比如虹口区迎进博会工字形区域全要素市政市容景观高性能提升工程,7.22公里保障路线的长度,300多张设计图纸,30位项目管理人员齐心协力在4个月完成,我们提出了“全要素、多专业、全覆盖”,创新城市更新模式,用“全过程”来保障设计施工全控,用匠心引领呈现出“全提升”的精品,实现了道路环境更加整洁,空间视感更加靓丽,白天夜晚景观皆可赏,以最佳姿态迎接进博会的到来。

 

笔者: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上海建工设计下一阶段的发展愿景是什么?


马珏伟:上海建工设计未来将继续以建筑为主业向其他专业领域辐射,从规划咨询前期介入,比如土地整治、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廊、生态景观、智能化楼宇等,这些作为“新专业及新领域”发展引擎,也会反哺建筑,带来更多的项目拓展。


不忘初心40载,砥砺前行创未来,在上海建工集团“三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坚持“四个自信”,再出发、再努力、再奋斗,为成为建工集团设计咨询板块广受赞誉、受人尊敬的国内一流综合设计咨询集团而努力,为上海“四大品牌”的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特点风貌、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升城市功能,塑造特色风貌,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8年12月28日《解放日报》非凡年代的印迹——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上海建工设计总院篇)

栏目主编:李吉 文字编辑:崔家琛 题图来源:陆瑶俊 设计 编辑邮箱:jfhuodong@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