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杨浦116岁老房启动整体平移,为越江隧道让出通道
分享至:
 (28)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18-12-25 17:05
摘要:平移开始,施工队先把房子地坪挖开,在其原有底梁旁边做一个底盘结构,并铺设平移轨道,完成这一系列工程以后,再把原有房屋梁柱打断,让房子“落”在底盘上,然后用千斤顶推动底盘,从而平移地面上的房屋。

 

在一幢有116年高龄的历史建筑底下装上轨道,以每天6米的速度向东平移,甚至实现向北、向南“转弯”,这样的工程目前正在杨浦区江浦路上进行。在城市有限的发展空间里,一边是历史建筑保护,一边是现代化市政工程建设,如何兼顾两者,人们不断尝试着新挑战。

 

今天,记者从平移施工现场最新获悉,江浦路104弄文物建筑主楼老洋房建筑于本周开始向东移动,整个平移工程将于下月中旬完成。到2021年江浦路隧道等市政工程建设完成后,老房将“原路返回”,恢复原样。

 


百年老洋房,位于多项重大工程节点

 

江浦路104弄老洋房始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距今已有116年的历史,是一幢建筑风格鲜明的砖木结构阁楼,包含一座三层的主楼和三座两层的附楼,总建筑面积约2052平方米。老洋房原为上海纺织株式会社下属上海纱厂第一工场的职员宿舍,当时共建造了28幢,如今只现存这一幢房子。

 

 

走近这座英式联体别墅,能看到其外立面为清水红砖砌筑,砖缝嵌合得十分细腻。各单元外廊连通,装饰柱与铸铁栏杆图案相互呼应,立面装饰线脚清晰。错落有致的老虎窗、连续弧形的拱券和白色的壁柱雕饰充满了异域风情。室内精美的木楼梯雕花、浑厚大气的铸铁壁炉和碎花纹绿玻璃镶嵌的门窗无不散发着浓厚的老洋房气息。2017年4月21日,江浦路104弄住宅正式被上海市杨浦区列为文物保护点。

 

 

老房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在轨交18号线丹阳路、江浦路越江隧道、丹东排水系统和杨树浦路改造工程四项重大市政工程的关键节点。2016年12月,上海第17条穿越黄浦江的越江隧道——江浦路越江隧道正式开工,隧道北起杨浦区江浦路,向南穿越黄浦江至浦东,这幢百年老房正好位于江浦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浦西岸明挖段正上方。

 


一边留住历史,一边推进现代市政工程

 

越江隧道为何必须从历史建筑下方转弯通过?施工方上海城投公路集团的高级工程师严佳梁告诉记者,老房南面有18号线穿过,周边又有渔人码头等新建的高层建筑,被多项市政工程包围。如果隧道绕过老房将会呈一个曲度较大的S型拐弯。“隧道入口下坡的转弯角度越大,危险度就越高,在规范允许的车速下,要使转弯半径至少达到160米,这座历史建筑就非动不可。”

 

 

老洋房南侧的杨树浦路建成于1869年,由于最早拥有完善的市政配套管网,被誉为“沪东第一路”。150年间,百年工业兴盛褪去,留下了杨树浦路完整的街道空间与风貌,江浦路104弄老洋房正是杨树浦路历史的重要见证。杨浦区政府高度重视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在推进杨树浦路道路综合改造工程的同时,深挖杨树浦路的历史,逐一排摸全线历史元素。对于江浦路104弄老洋房,上海市政府下定决心要保护。

 

一边保留着城市历史,一边又承载着现代市政工程,对于老房是否要拆除一直是讨论焦点。建设单位精心组织专家结合周边建设条件进行了多轮论证,反复修改和优化方案,最终确定了采用“平移+回迁“的方案进行保护——先将老房向东侧平移为隧道建设让出空间,等隧道施工完成并覆土,再将老房回迁。这将成为上海兼顾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的一个典型案例。

 


克服三大施工难点,多项技术为上海首次尝试

 

江浦路104弄老洋房由一幢三层的主楼和三幢两层的附楼组成,主楼和附楼之间有建筑连通,主楼东西向45米。按照平移方案,目前3号、4号附楼平移已开始,1号主楼和3号附楼的平移工程将在本周启动,总平移行程约235米。

 

平移开始,施工队先把房子地坪挖开,在其原有底梁旁边做一个底盘结构,并铺设平移轨道,完成这一系列工程以后,再把原有房屋梁柱打断,让房子“落”在底盘上,然后用千斤顶推动底盘,从而平移地面上的房屋。

 

先在室外建底盘结构。

再在室内建托盘结构。

“悬空”房子,让其“落”在底盘上。

用千斤顶进行平移。

 

工程的第一大难点在于老房为砖木结构,砂浆强度仅达到M2级别,结构松散,因此在施工前,工程队对老房进行了加固修缮。记者现场看到,老洋房主楼外部被各种钢铁架构“五花大绑”,正待平移。施工方上海先为土木工程公司曾负责过平移民立中学、正广和大楼、海南路84号等历史建筑的平移,其高级工程师陆仕公表示,“这是上海近年来平移过的最大体量的砖木建筑物。”

 

此外,老房的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往西,地铁18号线丹阳路站正在施工;向南,杨树浦拓宽工程正在实施,主干道还有车辆通行。平移房屋一般需要用千斤顶在房屋后方推动其移动,这就需要在千斤顶后面安装一个“后靠”提供反推动力。但老洋房所在位置狭小,房屋后面紧邻着旁边双喜家园的通道,没有安装“后靠”的空间。陆仕公介绍,“我们第一次尝试将‘后靠’受力点和千斤顶设置在房子内部,这在上海的房屋平移案例中也是从未有过的。”施工现场,9个安装在房屋底盘上的千斤顶和后靠已安装完成,它们将以每天五到六米的速度推动房屋向东平移。

 

平移前后路线。

 

“分体再合体”,是此次老房平移的第三个挑战。由于洋房包含四幢楼,而且原先结构都连接在一起。如何把它们整体平移过去?施工单位经过多次研讨论证和模拟演练,对平移顺序和行走路径不断优化完善,最终确定采用先平移三座附楼,后平移主楼的施工方案。“先把房子拆成几部分,分别平移过去,放在不同角落,等回迁以后再进行重新拼接,让老房恢复原样。”

栏目主编:栾吟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