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朗读这件小事,到底有多难?全国大赛获奖者也曾被说“做作”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殷梦昊 2018-12-22 06:06
摘要:朗读的春天来了。

张之凌深吸了一口气,缓缓从后台走向舞台中央。灯光汇聚在她稚嫩的脸上,舞台背景变换成一条枫叶飘零的金黄小径,如梦似幻。   

 

台下800多名观众发出一阵惊叹——“这么小啊!”所有人都未料到,在这个主题为“生命之花”的全国性朗读大赛中,第一位出场的个人获奖者竟是一个刚满11岁的小女孩。    

11岁常州女孩张之凌正在朗读《致落叶》。

 

她要朗读的篇目为《致落叶》。从题目就能猜出,文章讲的是生命的凋零。话题如此沉重,小小年纪,能读好吗?就在观众疑惑之时,婉转的童声响起—— 

 

“关于你的离去,至少有三种说法。有人说,是风的残忍,有人说,是树的舍弃,还有人说,是你深深眷恋这片土地……叶子不死,它只是凋谢,它们快乐而来,必将愉悦而去。离去了,不带走一丝遗憾,只留下曾经的回忆……那么,是谁让叶子飘落?不是风的残忍,不是树的舍弃,分明是追求自由的灵魂,漫卷在秋的生命里……”  

 

洒满金色落叶的舞台中央,身着绿裙的常州女孩张之凌就像一叶新芽,声线如水般纯净,也如阳光般温暖,在偌大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回荡。  

 

有人不禁拿起手机拍摄,也有人开始擦拭眼角,张之凌的母亲吴庆也不例外。“每次都会想起她的外公。”她已听女儿读过许多遍,但还是像第一次听那样哽咽了。  

 

这大概就是朗读艺术的魅力,能让人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一场心灵的洗礼。  

 


人人都可成为“朗读者”

 

12月17日晚7点不到,暮色降临,华灯初上,上海丁香路上的人流多了起来。距离开场还有半小时,已有许多人守候在东方艺术中心的门口。 

 

这场由福寿园国际集团主办的全国朗读比赛,从今年清明期间正式启动,选拔过程历时8个月,共有600多组选手参加海选,通过上海、沈阳、锦州、南昌、常州等赛区的初赛、复赛,遴选出23组选手进入总决赛。当晚,获奖者将悉数登台亮相。  

 

“能上台的,一定都是专业的大牛。”朗读爱好者殷阿姨还没来得及吃晚饭,便和几位好友专程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她不知道,大多数获奖者,其实是像她一样把朗读当业余爱好的普通人。 

 

“朗读其实没有任何门槛,应该是一项人人都可参与的活动。”本次大赛评委之一、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何骁认为。  

 

本次年纪最大的参赛者,是来自南昌赛区的老先生陈峰。他已年过七旬,仍精神矍铄,和3名同伴专程赴上海,站上决赛舞台,朗读作品《老有老的骄傲》——“冬天,拥有美丽的春的记忆;冬天,拥有热烈的夏的阅历;冬天,拥有丰硕的秋的收获。悠然的冬天相信,老有老的骄傲!” 

 

人数最多的一组选手,来自新四军拂晓剧团,由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创办,组建于1938年,是华中战地艺苑中的文艺先锋队伍。这次,30名团员朗诵了彭雪枫写给妻子林颖的书信。

 

来自常州的张之凌在读六年级,在获奖者中年纪最小,也是唯一的一个孩子。对张之凌来说,和长辈们同台竞技难度不小,更何况主题关乎“生命”。而吴庆说,当她看到比赛通知时,一下子就想到女儿读过的这篇《致落叶》。她始终记得那个夜晚,睡前翻看手机时无意打开了孩子经常玩的朗读软件,也许因为夜深人静,也许因为朗读者就是自己的女儿,听完时,她已泪流满面。

 

吴庆问孩子,你怎么会读得这么有感觉?孩子答,因为读的时候,会想起外公。

 

“外公今年85岁了,就像一片即将飘落的叶子,但他非常热爱生活,每天坚持运动,还主动查字典、学英语。每次我们去外公家,他都会抓紧时间问妈妈‘这个词什么意思’。”孩子认真地说,朗读《致落叶》,就是向外公致敬。“外公的精神非常打动我,让我知道,人在面对生命的时候,应该永远保持积极的态度。” 

 

对于生命的理解,63岁的王稚芹也有自己的感触。她上台朗读的是现代诗《老了》,让现场许多观众动容——

 

“老了,牙齿没了。没牙的糟老头和没牙的老婆婆,让我们走吧,到乡下去。在有山有水的乡下,买块好地,种什么都行。什么都种不动了,让它荒着。草愿长多高就多高,花愿开多野就多野,这是我们的地……”

63岁的上海退休老人王稚芹朗读现代诗《老了》。

为了“扮老”,原本保养得当的王稚芹特意戴上花白的假发套和老人镜,把桌椅从家搬到舞台上,摆上公公婆婆的金婚纪念照。她坐在桌边,仿佛就是个垂垂老矣的妇人,口中念念有词,拿起照片凝望时,泪水在眼眶打转。

 

王稚芹说,她对这首诗的基调把握,源于公公婆婆的故事:“我的公公婆婆是一对革命军人,恩爱了一辈子。一年多前,公公去世了,婆婆非常想念,每天都要对着相片说‘你早’‘晚安’,然后嘟嘟囔囔说上半天……”

 

正如法国人夏尔·丹其格在《为什么读书》中所说:“一个好的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在书写。”而对朗读者们来说,赋予文字新生命的方式,就是声音。  

 


也曾被说“做作” 

 

近年来,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的热播,朗读作为一度冷门的小众艺术,逐渐成为席卷全国的文化潮流。线下,大大小小的朗读亭出现在城市街头;线上,从稚童到年轻人再到中老年人,都在尝试朗读文学经典、剧本,录制广播剧,创作属于自己的“读书节目”。  

 

有人说,朗读的春天来了;也有人说,公众对“精神共鸣”的渴望从未远离。

 

王稚芹从小酷爱朗读,但那时读物少,也没有兴趣班,她便跟父亲抢《毛泽东诗词》来读,能背得烂熟。每次开学,新课本一发,她也很快读完。长大后,她在一家国企当图书管理员和广播员,也算与“朗读”挂钩。

 

然而,朗读真的没有任何门槛吗?“大多数人都觉得,谁不会念字啊?朗诵还有艺术吗?有的人读,字正腔圆,但底下听得就像是在念报纸。”王稚芹说,要朗读好绝非易事,必须“走心”。

 

为了把《老了》练好,她在家对着镜子琢磨一个老太太应有的仪态、动作、腔调,每周都去朗读团读给大伙儿听,又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逐渐发现差距:“原来我的朗读只是自顾自的,没把自己彻底融入角色,就像是演技不行的演员,没‘入戏’。”

 

但有时“入了戏”,效果却不一定好。她读给女儿听,得到的反馈却是“你干嘛这么做作呢?”

 

张之凌虽年纪小,对朗读却有自己的见解。“有的人表演痕迹太重,没有把重点放在读上。表情太夸张,太虚假,其实根本没有走进作品里,只是一味模仿。”她觉得,朗读必须真诚,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要真正把握好这其中的度,32岁的聂海婷着实花了许多年。来自沈阳的她,拥有好听的声线、标准的发音,在大学时念的就是播音主持专业,但所有老师对她曾经的评价都是:聂海婷只适合播新闻,但凡涉及感情的稿件她都不适合,因为她“太冷了”。  

 

这个性格开朗的女生一度很困惑,直到她恋爱、结婚、生子,生活的沉淀让她领悟到人生的不易、生命的宝贵:“原来朗读不是炫技,能感染人的永远是真情实感,而不是咬文嚼字。”  

 

这一回,重新站上舞台的聂海婷不再是主持人、播音员,而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读的是作家刘瑜的作品《愿你慢慢长大》。  

 

她起初并不知道朗读主题,只是一向喜爱文艺,偶然看到活动通知,没多想就报了名。当得知主题是“生命”,她立刻想到了孩子:“孩子是最触动我的,我想这也能引起很多妈妈的共鸣。”  

 

如果不是朗读前的简短介绍,外人无从得知个中深意——她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生长发育始终比同龄孩子晚一些。借这次机会,聂海婷说出了平凡母亲的心声:“无论阴晴圆缺,无论世事变迁,都不松开那只牵引她的手。孩子,愿你慢慢长大。” 

 

怀孕期间,她被查出胎儿存在单脐动脉的问题,医生怀疑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所幸,做完彩超,医生说孩子正常,不用拿掉,但一年之后的孩子体检还是发现患有室间隔膜部瘤。  

 

“用大白话说,就是心房上有个洞长不上了,后期通过手术把这个洞给堵上就行了。”聂海婷现在可以用明快的口吻解释此病,但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和家人都崩溃了。医生告知,这已算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轻微的一种。她后来逐渐想开,“觉得自己很幸运,老天还是眷顾我们的”。她越发觉得,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  

 

即便如此,孩子依旧体弱,时常感冒发烧,个头也永远是同龄者里最小的,聂海婷不得不常常请假回家照顾。某天,好友给她发来一篇文章——  

 

“现在的你,有一百个烦人的理由。你有时候因为吃不够哭,有时候又因为厌奶哭;你半夜总醒,醒了又不肯睡;你常常肠绞痛,肠绞痛刚有好转就又开始发低烧,发烧刚好又开始得湿疹。但就在筋疲力尽的妈妈开始考虑是把你卖给马戏团还是把你扔进垃圾桶时,你却靠在妈妈怀里突然憨憨地一笑。小眼睛眯眯着,小肉堆堆着,就这一笑,又足以让妈妈升起‘累死算了’的豪情……”  

 

聂海婷读完瞬间落泪。最终,她就是凭借这篇朗读,征服了观众和评委。

 


“传递温暖,而不是渲染悲伤”  

 

比赛次日一早,聂海婷就飞回沈阳,一切回归往日的平静。 

 

“孩子又发烧了。”电话那头,聂海婷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对记者说。相比其他选手,她练习朗读的时间非常有限。白天上班,晚上带娃,她只能等孩子睡着稍加练习。这次决赛上台前一天,她才挤出时间练了,尽管这是她第一次登台朗读。

来自沈阳的年轻妈妈聂海婷朗读刘瑜作品《愿你慢慢长大》。

 

初赛和复赛时,聂海婷都没有对别人提过孩子的情况,只是一位评委听哭了,赛后专门联系她,她才说起。“我还是希望能通过朗读向所有人传递温暖,而不是渲染悲伤。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都要有双发现美好的眼睛。”她觉得,朗读表达了人对美好的追求,永远不会过时。

 

空闲时,她也会录制一些儿童故事,在网上与人分享。“现在再分享自己读的东西,别人会评价:嗯,有妈妈味儿了。”聂海婷笑着说,和比赛拿奖相比,这句评价是对自己更大的鼓励。

 

回归校园生活的张之凌,也在坚持着朗读这件小事。六年级的功课压力不小,但她还是每天朗读,哪怕只有10分钟。课外,她也常常参加常州市吟诵协会的活动。“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表演,而朗读是表演和读书的结合。”她说。

 

吴庆说,孩子原本敏感害羞,不爱跟外人打交道,只喜欢独自静静画画,而她自己是朗读爱好者,便试着把女儿领进了朗读的大门。吴庆最早接触朗读是源于丁建华朗诵的《致橡树》,那盘磁带一直被保留至今。

 

“你的声音也是一支画笔,可以画出生命的色彩。”吴庆鼓励孩子。去年,张之凌开始尝试参加朗读比赛,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起初的畏惧到不断适应舞台,每次都在成长。  

 

张之凌看过儿童绘本《火城——1938》,讲的是日军侵华战争。她第一次在图书馆里看完时,心灵就被震撼了:“当时就想把它读出来,如果读得好,一定非常荡气回肠。”她向父母专门请教了这段历史。  

 

为何一定要读出来?张之凌说,好的文章光看是不够的,读出声了,体会才更深。她从不刻意记忆,而是投入地读,读着读着,仿佛就“走进了文字”。读《火城——1938》的时候,她的脑中会浮现出繁华都城烧成一片火海的景象,对侵略者的愤怒顿时生发。  

 

“朗读改变了她很多。阅读量增加了,人也更有自信。她最近迷上了科幻小说《三体》,读得似懂非懂,却说一直想要读下去。”吴庆很欣慰,她希望朗读能像良师益友,陪伴女儿一生。  

 

对王稚芹来说,朗读早已成为生活方式。和跳舞、摄影、画画等爱好比起来,她觉得朗读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即便什么道具都没有,也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她平日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外孙女,所以充分利用散步、做饭等碎片时间,有空就念上几句。 

 

朗读甚至让她觉得自己更年轻。“至少我的记忆力、表达能力都比别人好,别人办不来的事情,我办得了。”王稚芹笑言。

 

通过一种向善向美的生活方式,既涵养精神、滋润心灵,又能打造幸福感、获得感,何乐而不为?

 

王稚芹每次在《朗读者》节目里看到不错的作品,就会找来读,学着年轻人用手机录制音频,读舒婷、席慕蓉、龙应台……记者不禁问:电视节目里请的都是大腕,咱们普通人也能成为好的朗读者吗?王稚芹答:“当然!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这些天,她在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篇幅很长,她一段接着一段地录,再发到微信群里,乐此不疲。朋友听后大赞“读得太好”。有人连听好几遍,存在手机里;有人换了手机,还问她“录音还在不在,还能再发我一遍吗?”

 

“那时候比我登台拿一等奖还要开心。”王稚芹笑着说,“因为我的声音终于走进人家心里去了。”

栏目主编:林环 文字编辑:林环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本文图片:主办方 供图
题图说明:拂晓剧团是本次大赛人数最多的一组选手,30名团员朗读了彭雪枫生前写给妻子林颖的书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