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云赛空间“双创冬幕节”开幕,背靠上海仪电和微软中国的孵化器也在思考“生死之问”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18-12-11 18:39
摘要:属于云赛空间的“特色”,正是背靠仪电集团向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将初创企业的新技术,与仪电深厚的信息产业根基结合,由一个个“蚂蚁雄兵”来弥补“大象”起舞时的技术不足。

 

点击“智慧城市”或是“城市大脑”的显示屏,实时的城区动态影像搭配着各类交互数据一跃出现在人们眼前。但这些来自安防、人口、管道、路网、公安、税务等各部门的数据,究竟是如何在同一平面呈现的?“90”后创业者张战韬和他的小伙伴们研发的三维立体城市建模影像技术,恰好实现了这一构想。

 

在12月11日举行的“云赛空间双创冬幕节”上,由徐汇区政府、仪电集团和微软中国共同建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云赛空间”,在徐汇漕河泾开发区迎来了第四期的校友企业“Demo Day”(路演日),相当于一次面向公众的毕业汇报演出。张战韬带领的上海天覆科技有限公司与其他8家企业共同展示了自己4个月来的孵化成果。

 

2018云赛空间双创冬幕节开幕式现场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各类孵化器达8000余个,其中众创空间性质的有2200余家。而上海到去年底也拥有了500多个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孵化出的创新企业更是不计其数。那么,孵化器和初创企业们如何在一片同质化中突出重围?

 

“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色,我们的特色就是深耕产业。”上海云赛创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灼砾是“云赛空间”的负责人之一。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时,他坦言,若用一句话概括上海孵化器普遍面临的瓶颈,无疑就是“到底怎么活”。初创企业存在资金少的共性特点,因此孵化器的租金价格势必无法走高,在租金中获取收益的模式对聚焦科创企业的孵化器来说并不适用。因此,一些孵化器转而聚焦投资,从投资或者入股中小企业中获取回报,于是出现了孵化器不再做空间运营商,只做投资商的转变。

 

 

而陈灼砾口中属于云赛空间的“特色”,正是背靠仪电集团向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将初创企业的新技术与仪电深厚的信息产业根基结合,由一个个“蚂蚁雄兵”来弥补“大象”起舞时的技术不足。

 

张战韬和他的小伙伴们就是这样一群“小身材、大能量”的“雄兵”。在他的现场演示中可以看到,这群“90后”技术创客们通过三维立体建模,构建室内和室外、地上和地下一体化的城市管理场景,依托无人机对城市户外进行实景化建模,再根据地下管网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画”出一根根地下管网,精确到每一根燃气管道或是水管的深度、直径。室内成像方面,则能精确到每栋楼的每一个房间,结合公安部门提供的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和实有群防群治力量等数据,将上述纷繁复杂的信息全部显示在同一图像中。

 

“通过三维立体成像,城市管理者可以在综合治理平台俯瞰城市每个角落,既有实时数据和画面,也能梳理业务逻辑,随时进行指挥调度,让智慧平台真正跑起来。”

 

记者注意到,云赛空间第四期的孵化团队中,物联网初创企业占到38%,人工智能企业占比达到25%,大数据和云计算相关企业也分别占到8%。陈灼砾表示,聚焦智慧城市相关产业,是云赛空间不断擦亮自身品牌特色的基石。自2017年正式运营以来,空间已孵化四期共89家企业,这些初创企业进入孵化器前总估值约32亿元,孵化完成后总估值达103亿元,实现了近310%的增长。

 

不过,尽管背靠仪电集团这棵“大树”,能够可持续生长的孵化器仍旧要学会靠自己不断前行。陈灼砾告诉记者,下一步云赛空间也将酝酿“造血机制”,通过招募长三角初创团队、向长三角地区输出孵化器模式、建立孵化基金等方式,更好地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为徐汇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中的科技服务品牌贡献力量。

 

栏目主编:王志彦 题图来源:舒抒 摄
内文供图:云赛空间
视频摄制:舒抒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