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大区势 > 文章详情
临港15年15人 | 王剑:深耕海洋产业,小基地也有大梦想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18-12-10 07:00
摘要:几周前,临港海洋高新刚刚度过了自己11岁的生日。深耕海洋产业,聚焦海洋战略,这家将要步入少年时代的“临港老企业”又将如何继续释放潜能,创造新价值?

采访王剑的地点位于他在临港海洋科技广场的办公室。谁能想到,眼前这座现代化的办公园区,竟是从一片芦苇荡中破土而出。而亲手将东海边这片小小滩涂,变成今日海洋产业技术孵化新贵的,正是身为总经理的王剑和他带领的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几周前,临港海洋高新刚刚度过了自己11岁的生日。深耕海洋产业,聚焦海洋战略,这家将要步入少年时代的“临港老企业”又将如何继续释放潜能,创造新价值?且听当家人王剑怎么说。

 


 

从芦苇荡中蒸腾而起

 

东海之滨,风车摇晃,一幢高四层的平房孤零零地“站”在海边,面前就是通往洋山港的东海大桥,身边伫立的8层塔楼上赫然写着六个大字:临港民兵哨所.

 

这就是王剑曾经办公近9年的地方。

 

2007年研究生毕业,王剑来到临港参与海洋高新的筹建工作。当时正是临港地区开始谋求转型之际,产业方面已经集聚了一些装备制造企业,但整体的产业画像尚不清晰。

 

不过,产业不是当时海洋高新的开拓者们要急着考虑的事情。2007年11月,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8年开工建项目时,摆在众人眼前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所有项目从无到有,迎来的第一辆车肯定都是铲车。” 把芦苇铲走,辟开一条通往未来之路,听起来热血沸腾的三言两语,实际操作却是截然相反的“画风”:芦苇荡下面都是湿地,第一辆铲车刚开进来,立刻陷了下去,不一会就没了顶。当施工单位紧急调来第二辆稍大一些的铲车时,更没想到,第二辆车也被拖入了沼泽。最后等来了一辆“巨无霸”铲车,救出前两辆车后,才算真的开始开工建设。

 

“这件事让大家意识到,在这里搞开发、搞建设,面临的困难比想象得大得多。”但奇迹也正是从这片芦苇荡中诞生。

 

2008年起,海洋高新开始对园区基地进行七通一平工程,终于用了将近5年时间,完成了地下管网、土地平整、市政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建设。到2012年底,整个区域的路网、路灯、交通都顺利启用,从海洋一路到海洋七路,从海基一路到海基六路,初具规模的城市路网带来的是一番发展的新气象。

 

修路、造房,白手起家的几年中,海洋高新的元老们又是在哪里度过的创业时光?答案就是东海边的那座民兵哨所。“除了基本用电和电话,其他什么都没有,环境非常孤独,但是大家却很开心,因为这种当代的艰苦创业非常真实和可贵。”王剑说。

 

王剑汇报海洋高新基地发展

 


 

小基地大梦想

 

海洋高新成立11年,其中历经了三次重要转变:发展战略上,从满足区域产业配套需要转变为吻合国家中长期战略;功能定位上,从聚焦海洋经济“新三篇”转变为服务海洋科技创新;空间形态上,从滨海滩涂逐步转变为现代化的成熟开发区。

 

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后,2012年海洋高新开始了园区建设。大干特干的热火朝天劲远没有散去,但王剑和战友们深知,到了开始考虑“下一步”的时候了。“到2013年,我们觉得,小基地也要有自己的大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洋经济正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王剑和团队恰好搭准了这一时代脉搏,准确把握了发展方向。海洋高新基地在园区里算得上是一个“迷你”园区。但王剑眼中却有大格局,他早早地认识到,对国家来说,强国一定离不开海洋,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来说,海洋更是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

 

“真正进入海洋产业后,发现我们对于海洋认识和开发还非常浅。”王剑举了一个例子,海洋经济中最传统的渔业。目前海洋养殖主要围绕近海,大多为网箱养殖,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却非常大,饲料的投放会变成污染排放入临海、近海海域,从而出现褐藻等海洋富营养化现象。此时,深远海的养殖和捕捞就大有可为,比如在远海区域,深度达到几百乃至上千米的地方进行智能化网箱养殖,通过内部循环水实现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既能确保鱼类仍在自然环境下长大,又能使海水不受污染。

 

另一个例子是颇受关注的南极磷虾。富含蛋白质的南极磷虾离开大海后就会融化成液体流失,如果能掌握好磷虾开采技术,那么就等于在海洋资源竞争中掌握了先机。

 

“海洋经济非常有意义,可燃冰、海底矿物、海洋石油、海洋基因都是海洋产业与技术研发的‘大梦想’。”王剑逐一细数。

 

但梦想再大,实现起来还是要脚踏实地。王剑将海洋高新园区的发展,总结为了三个循序渐进的版本:1.0版就是传统的园区开发商,在一块“不毛之地”盖房、造园区,吸引企业来租房创业,园区运营方基本就像是物业;进阶到2.0版,园区从物业服务进阶到全方位的综合服务配套,包括财务报税、财务规划、税务筹划,人力资源招聘、人事外包服务,知识产权、科技政策、研发……都是园区搭建平台为企业提供的服务。

 

2015年6月,海洋高新公司并入港城集团,按照集团“海洋发展新形势、区域发展新定位、集团平台新资源”的总体原则,公司对与过去的业务模式进行了调整——围绕海洋产业,深耕细分领域,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做3.0版园区。

 

于是,王剑考虑的事情从企业的吃饱穿暖,转变为园区企业在海洋的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是否有短板。“高校有技术,企业有市场和资本,本来无法充分融合,现在园区可以帮助产业技术转移。”眼下,海洋装备、水下机器人、海洋资源开发等都是海洋高新关注的海洋相关产业。园区还将逐步搭建与海洋相关的研发平台、金融平台、市场推广平台,组织海洋展会和赛事,如无人船、水下机器人比赛,真正实现深耕海洋领域的目标,成为海洋产业资源的汇集地,进而有能力盘活整个产业。

 

上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前排左二为王剑

 


 

产业吸引人,城市留住人

 

“三个人盖房子,一个人说‘我在垒砖’,一个人说‘我在挣钱养家’,一个人说‘我在实现梦想’。”在许多开发区流传的“经典名梗”,从王剑口中说出来,更像是一番过尽千帆的感慨。

 

2008年海洋高新正式招聘首批员工,但艰苦的工作环境实在令人望而却步。“一些来面试的人半路上就原地折返走了,如果我们接到面试候选人的电话说临时有事来不了,基本不是他找不着这个地方,就是越往我们这里走越没信心,不愿意来了。”如今说来甚至有些幽默的一番话,背后是临港15年来由一片滩涂水域,到一座现代新城的蜕变。

 

有人才有城,是王剑在临港10多年来最大的感触。2016年海立方科技园建成,迎来第一家企业。仅过了两年,现在已经有100余家企业1000余名工作者每天在此生活。“产业吸引了他们来,但他们呆着没走,就是临港城市建设的水平。”

 

最直观的例子始于2016年,园区刚开班车,在临港与龙阳路地铁站之间往返。一开始容量50几人的大巴每天坐得满满当当,但去年开始,班车上的人逐渐坐不满,因为住在临港的人越来越多。一家从金桥搬到临港的园区企业刚开始每天早上从金桥发班车,也是50多人的大巴,今年开始,最少的时候只坐了2个人,因为公司70%的员工都选择住在临港。

 

临港变得宜居的一项民间“硬指标”是“广场舞大妈”的出现。王剑说,2016年以来,临港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晚上遛娃、跳操、唱歌、喝咖啡、聊天、跑步、吃饭等人在生活区随处可见,生活氛围越来越好。“前几年人们质疑临港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作为生活、工作在临港的人,真心希望大家多给临港一些时间。”

 

在王剑的眼中,今天的临港无论从城区建设还是产业发展来看,都进入了“滚雪球”的加速期,这让这位“新上海人”也是“老临港人”深感自豪。他说,现在每一次向新来的客户介绍临港,自己都不是在招商,而是在用亲身经历感染对方。“因为这里是创业者的乐园,规划师的蓝图,建设者的沃土,每一个人都能铸就美好生活的地方。”

栏目主编:董齐兴 文字编辑:崔家琛 题图来源:作者提供
专题推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