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产业观察 > 文章详情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嫦娥”【探月工程大盘点】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锟 刘之辉 2018-12-08 09:43
摘要: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那些年追过的嫦娥你还记得吗?

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千百年来,月亮一直是人类心中的神秘之所。探访美丽的月球,也成为古往今来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今天凌晨,嫦娥四号探测器带着国人的重托,在世界的注目中,奔向了遥远的月球背面,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这将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又一里程碑。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那些年追过的嫦娥你还记得吗?


嫦娥一号:第三个里程碑

 

1994年,我国科学家开始进行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00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布了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近期发展目标中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

 

2001年,由孙家栋院士牵头,国防科工委组织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总装备部等单位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的相关论证工作。2004年1月23日,温家宝总理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作为“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首期绕月工程就是研制和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充分的数据去参考,没有试验星,要实现“精确变轨,绕月飞行,有效探测,一年寿命”的探测工程目标,在叶培建院士的带领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嫦娥”研制团队稳扎稳打,在充分利用现有卫星研制成果的同时,更针对月球探测卫星的新特点,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上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流程与管理上的综合创新,短短3年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两自由度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制导导航与控制份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突破并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把进军深空探测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手中,创造了中国航天器研制历史上又一个奇迹。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8年11月12日,发布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嫦娥二号:小行星探测的先遣兵

 

作为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试验探月工程二期部分关键技术,深化月球科学探测。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卫星轨道设计、导航控制、热控、X波段测控、微小相机视频成像等各技术验证项目,均按程序飞行并次次成功。2011年4月1日,在半年设计寿命周期,嫦娥二号全面实现了6大工程目标和4项科学探测任务,获取了一批重要科学数据;2012年4月,嫦娥二号圆满完成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一个完整周期的飞行探测,成功绕飞L2点,进入转移轨道飞行;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与国际编号为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肩而过”,最近交会距离不到1公里,首次实现了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成为我国第1个行星际探测器;而后,嫦娥二号飞至1亿公里以外,对我国深空探测能力进行了验证。


嫦娥三号:实现落月梦想

 

2008年3月,探月工程二期立项。与嫦娥一号、二号相比,嫦娥三号探测器的技术跨度大、设计约束多,结构也更为复杂,新技术、新产品达到80%。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并开展巡视勘察和科学探测。2014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国高度。”

 

嫦娥5T:嫦娥五号的“探路先锋”

 

2014年11月1日,为嫦娥五号探路的再入返回试验器按既定方案平安着陆。作为探月工程三部曲中“回”的这部重头戏,与以往任何卫星任务相比,影响其成败的风险因素要多了许多。特别是在探月工程三期采样返回任务中,最终将携带样品返回地球的返回器对任务的成败至关重要,我国此前尚没有地球轨道以外的航天器完成过再入大气层的返回、着陆与回收经历。

 

月球返回器的返回再入与近地航天器返回再入相比,具有再入速度高、航程长、热环境复杂等特点,给返回器的气动外形与热防护设计、再入制导、导航与控制(GNC)、安全回收与着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研制团队突破了轨道设计和控制技术、气动技术、热防护技术、再入GNC技术、异构式环路热管技术等关键技术,验证了返回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再入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航天器首次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题图来源:国防科工局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