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落叶扫还是不扫,还有第三种选择:落叶归根,化为泥土,培育生态之城
分享至:
 (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柳森 2018-12-03 10:55
摘要:工业化思维,注重所谓的“效率”。具体到落叶季,就变成了希望有那么一些特定的场景可以被“固定”下来,供我们去消费

 

上海迎来美丽的“落叶季”。
   

然而,马路不扫落叶或者推迟扫,终归还是要扫走处理掉,这让市民多少有些遗憾。因“不扫落叶”导致的交通步行安全隐患,也引发市民热议。
   

有没有一些更好的办法,既让我们留住秋叶的美,又让这座城市与落叶交织出更多更文明、更温情的乐章?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教师、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理事长刘悦来博士带来他的见解。

 


落叶归不了根背后最大的遗憾
   

解放日报·上观:近来,不少市民在朋友圈发文,对上海一些街面将实施“落叶不扫”的做法感到高兴。但也有一些市民不无遗憾地表示,有几条马路的落叶不扫已然是一个进步,但马路不扫落叶或者推迟扫,终归还是要处理掉。您曾推动40余个社区花园在上海落地、生根,以促进都市人发现和培育自己身边的自然。以您的经验,目前“部分街道落叶不扫”的做法还有没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刘悦来:在上海这样一个高密度的大都市里,行道树下基本上就是人行道和车道。在这样一种状况下,落叶如果能够被保存一些,让大家有机会在视觉、触觉、听觉上感受到落叶的存在,可以在随风飘零的落叶中拍照,或者在树底下录一段视频,感觉肯定是很不错的。但更重要的,恐怕是让大家通过“落叶季”这样一种纯自然现象,看到大自然一年四季的流转和变化。这对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而言,是一段颇为珍贵的体验,也一定会给在落叶中路过的行人留下特别深刻且美好的印象。
   

但正如一些市民感到遗憾的,这终究只是看一看或者体验一下而已。对于更多落叶来说,如果它们飘落在那些特别窄的人行道,在没有什么余地去改变的情况下,也只能把它们扫走。落叶归不了根,切断了物质和能量的自然流动,是最大的遗憾。

 

帮助落叶归根的办法其实挺多
   

解放日报·上观:您特别强调,人是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虽然生活在自然情境有限的都市中,是否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可行的办法,帮助落叶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自然流动?
   

刘悦来:有一些办法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比如说,在树穴的部位多留一些空间,为树的根部被落叶充分覆盖创造条件。如今城市里的行道树树穴部位大部分设置了盖板,盖板上基本也留了空隙。但大部分空隙的纹理非常细密,只有雨水可以渗透,树叶想要通过这些缝隙掉进树穴非常困难,最后就只能被扫掉。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未来在一些新规划的或者正好需要进行市政设施更新的街道,规划单位不妨可以考虑改进一下这些行道树树穴上方的盖板。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为落叶归根创造可能。
   

从生态系统能量循环的角度来说,树叶就是树从自然界采集到能量以后生发的产物,只有当它们最终回归到根部、补充树的养分,整个生命周期的流转才算是走全了。
   

再开拓一点去讲,其实,落叶也不仅飘落在人行道上。在城市里,还有大量的树生长在绿化带里。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更好办了。哪怕这个绿化带窄一点,只要我们愿意把落叶保留得时间长一点,等于就为落叶的自然降解直接创造了可能。
   

条件更好一点的话,比如一些树的底部周围本来就有一些小地被,哪怕是一点点苔藓也好,只要叶子落下来以后不急于扫掉,被集中归并到地被部分,假以时日(通常是一季),这些落叶就化为了泥土的一部分。相对于改进树穴上的封盖设计,这个办法更容易实现。
   

叶子本身所具有的营养对植物而言,是最天然、最好的养分。如果上述两个做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实践,落叶季就不仅仅是光影中的体验和回忆,而是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让树叶回归它的生命之源,实现自然能量的循环。
   

解放日报·上观:虽然这些做法听上去有点理想化,但我们通过一些材料看到,在国外一些非常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的城市,类似的做法其实一直在被践行。
   

刘悦来:是的。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把生态友好、能量循环的理念贯彻到各种市政设施的细节设计与改良中。比如,我曾在英国、日本看到一些绿化部门在树穴部位打洞。近来,国内一些绿化养护单位也开始采用这种办法。

 

为什么要给树穴打洞?其实这个问题也只有在城市里才会存在。在行道树边,每一天有大量的行人、车辆经过。无论是谁、是什么经过,合在一起产生的力量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这种力量会把树根周围原本松软的泥土轧得非常紧实,这对植物健康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好比把一棵树的手脚给捆绑了起来。通过打洞,一方面是为树松土,另一方面,可以借打洞的机会往树根部位放入一些营养物。当人们这么做时,刚才提到的收集树叶堆肥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在我们身边,目前这种做法被大面积推广的可能性还不大,但在城市中一些树很容易营养不良的区域,完全可以参照这种方式来改进。

 

自然教育为何时常感动都市人
   

解放日报·上观:关于在对待好落叶的同时,渗透环境保护和自然教育的理念,您有没有好点子可以分享给大家?
   

刘悦来:在我们参与工作或支持的每一个社区花园,只要稍微有点规模的,比如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的,我们都会配备落叶收集箱。这种落叶收集箱也是堆肥箱,制作起来很容易。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用铁丝网或者竹条围编成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装置,落叶收集到里面以后可以厚厚的一层一层堆放上去。到了一定程度,尤其是下雨过后,这些叶子都会往下沉,最终它的底部就开始“熟”掉了。最下面这些熟掉的部分,可以抽出来做肥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有氧发酵的过程,没有让人不舒服的味道产生。条件好一点的社区,可以做一些三厢堆肥箱,过一段时间进行轮流翻堆,成肥的效率会更高。
   

有一件事非常有意思。自从我们在一些社区花园配备了落叶收集箱,小区里打扫卫生的阿姨经常主动地把整理起来的落叶都放入箱中,等于是非常顺手地就和我们一起收集齐了整个小区里的落叶,为回收和降解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具体到和落叶有关的自然教育活动,我们一般会先带大家来收集落叶,然后在收集落叶的同时开展一些科普活动。比如,介绍叶子颜色变化背后的原理、民间的节气时令知识、一起学习“一叶知秋”“桐叶封弟”等典故,针对落叶季的各种自然现象展开讨论。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结合落叶举办一些工作坊活动,把落叶制作成书签、标本,利用树叶的叶脉部分来拓印,制作成艺术作品或社区艺术装置。这些活动很受居民欢迎,是很有人气的亲子活动。落叶季,大家很愿意通过自己动手做留下一些回忆,与自然有更亲密的接触。
   

现在很多自然教育也好,环境教育也好,其中一个很核心的理念,就是帮助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去感受自然力量的流动,也意识到有一些流动被阻碍、被切断了。我们上面所做的一切,无外乎就是为了普及这一理念。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可以尊重自然,然后在自己的生活中尽可能少一点对自然的干预,让自然自己做功。
   

很多参与活动的朋友告诉我,当他们看到植物和动物能很自在地在自然里生存,自己似乎也找到了一种很自在的状态。    
   

解放日报·上观:如果纯粹去看一些关于自然界的图册,一定无法得到这样的感受。
   

刘悦来:是的。这里面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过这些自然教育活动,每个人都亲自参与到了社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或修复中。
   

我们曾经在上述理念的引领下,帮助同济实验学校做了一个自然教育项目。我们都知道香樟树的果实叫香樟籽,是白头鹎喜欢的食物。白头鹎吃了香樟籽后会把它排泄出来。这种排泄物一旦与土地融合,条件合宜时,里面的种子就开始生根发芽了。这所校园里有不少香樟树,于是我们就倡导孩子们从进校开始,关注这些香樟籽生命流转的过程。
   

恰好该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伴随着第一批参与者和观察者的长大,待到他们毕业时,一棵棵胸径10厘米左右的小树逐一长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自然力量的彰显,孩子们从中受到的启迪直观且深刻。
   

有位社会学者说得好,现代都市人总是和塑料制品生活在一起,如果你总是跟塑料在一起,你就是“塑料味的”。我可以接着他的话继续引申———如果你经常有机会和泥土、落叶在一起,你就有了自然的味道。
   

解放日报·上观:这大概就很好理解,为何每到落叶季,都市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奔向大自然的怀抱。偶尔有机会见证到自然的力量,很多人都会激动不已。
   

刘悦来:是啊。即便是那些从混凝土缝里钻出的树、爬出来的虫,很多看似平凡的虫子化育为美丽飞舞的蝶,如此种种,都会让你感慨生命的力量。都市人,其实是很难去抵抗这样一种力量的。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打开一些缝隙或者开口,直接去观察自然、融入自然,一定会收获很多启迪。
   

解放日报·上观:落叶季是短暂的,但我们可以目及的落叶,并不局限于一个季节。作为一名长年专注于自然教育的景观学学者,在您心目中,落叶跟一座城市之间最好的关系是怎样的?
   

刘悦来:现在无论是城市的空间,还是城市人的潜意识,都受工业化思维影响已久。因为工业化思维,我们就会非常注重城市生活中所谓的“效率”。具体到落叶季,就变成了我们总是非常希望有那么一些特定的场景可以被“固定”下来,供我们去消费。于是,商场里那种与自然毫无干系的“落叶季主题”“落叶季布景”都出现了。很多市民满足于对一些场景的消费,哪怕只是在落叶景色中拍个照,都能得到瞬间、片刻的快感。似乎只要有了这么一个瞬间、片刻,就能一直将这个状态延续到自己的记忆中。但其实,这种“效率”意识,恰恰是人们走近自然、亲近自然过程中最大的“阻碍”。
   

比如,为了效率,城市里的人行道总是被建造得光洁、整齐。但正是这种光洁、整齐,让我们很难再在道路上开辟出可供落叶自然地停留更久的空间。久而久之,很多行道树只能靠人工给予养分,成为绿化工作者的养护对象。

 

换言之,为了城市管理的效率,我们得到了光洁、整齐的人行道,却失去了与自然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慢慢地,我们的城市还将失去灵性和生物多样性,城市人则失去向自然这位人类最伟大的老师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理念也许现在听上去挺“前卫”,但是在不远的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懂得回过头去珍视大自然曾经给予人类的、无处不在的启迪和力量。如今城市中颇受年轻人和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教育活动,恐怕就是人们重回自然怀抱的先声。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