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嗝嗝老师》:一场理想主义的教育实验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雅平 2018-12-03 07:08
摘要: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群不合格学生逐步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位身体不合格教师逐步成长的过程,还是一个在“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这方面不合格的父亲的逐步成长过程。

和平年代,教育是最能引发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有几家没个念书的孩子?谁能完全置身教育之事外?从幼儿园到大学,从统一考试到招生改革,从择校竞争到“抢”学区房,从两会提案到“家校通”举措,从“再穷不能穷教育”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到“顶尖大学培养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不同于医疗话题的巨大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讨论门槛,对于教育话题,人人都有话说,人人都能批评。

 

教育,也因此成为影视作品的一个母题。

 

《死亡诗社》《起跑线》《三个傻瓜》《放牛班的春天》《可爱的你》《少年班》《寻找回来的世界》《蒙娜丽莎的微笑》《西小河的夏天》《翻滚吧,阿信》《匆匆那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脱离》……这一长串外国和中国作品,或重在塑造灵魂人物教师,或细腻描绘校园青春,或批判社会现实,但都有一个共性:它们关注教育的要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改变。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的头脑的启迪,对人的心灵的引领,而这一切必须得依托到一个具体的人、一对或几对具体的关系,比如某个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这位教师和他/她的学生们。有关键人物,有相对关系,有大环境下小群体的奋斗和无奈,有相对关系之间的目标不同与由此带来的行为冲突,故事就可以铺陈了。何况,谁没有经过校园时代?教育类电影因此讨巧,似乎有着能让观众代入的天然优势。

 

可是也有难处。就像学校教育总是强调安全第一并在此最高守则下难免循规蹈矩,教育类电影要出彩也很不容易,很容易陷入套路。我们常常看到的套路故事无非是:一个心怀理想的老师遇到一群平凡甚至自暴自弃的学生,为了拯救和重塑他们的灵魂,老师突破框架、特立独行,不惜因此对抗体制,后来,学生中的刺儿头深受触动,再后来集体发奋图强回报老师,甚至连最怂的怂包也连跳三级,最后,教育实验取得了初步成功……故事相似而又要卖座,那么,电影便少不得要有些感人肺腑的细节,还得有些触及灵魂的金句。

 

现在,这串成功之作的名单里可以增加一个——《嗝嗝老师》。

 

 

这是印度宝莱坞继《三个傻瓜》和《起跑线》后,输出到中国市场的第三部教育主题电影。不同于前两部影片明显的批判意味(一部讽刺扼杀创新的僵化的印度高等教育,另一部揭示中产阶级在教育越来越与阶层固化捆绑的当下的择校困境),《嗝嗝老师》没有密集的剧情反转跌宕、人心的焦灼起伏,一句话就能说出剧情梗概:电影描述了患有神经类疾病而导致语言障碍的女教师奈娜,引领一群在著名私校就读却出身贫民窟的初中生9F班进行心理重建和行为重塑,从垃圾生成为优秀生的故事。

 

这一句话的梗概里,当然必须包含如下戏剧冲突要素:作为吃“开口饭”的教师而患有严重语言障碍,女教师奈娜必然遭遇困境;作为在私立学校就读而单独编班的贫民窟出身的孩子,必然面临与学校主流群体(精英家庭)孩子的冲突;自暴自弃的垃圾生VS心怀教育理想的好老师这一对关系,当然更有持续不断的矛盾。此外,电影还有一条复线:奈娜因为先天性疾病而在童年时即与父亲对立,这一对立,在她为改变贫民窟学生的人生而努力的过程中,由于父亲的理解而逐渐消解。因此,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群不合格学生逐步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位身体不合格教师逐步成长的过程,还是一个在“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这方面不合格的父亲的逐步成长过程。

 

逐步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必须要看到的是还得有外部积极力量的引入。正如9F班命运得以改变,是从心怀理想又善于教学的奈娜老师开始的。奈娜老师得到这份教职,则有赖于两位关键人物,一位是力排众议聘请她的校长,另一位则是在她童年时期当众鼓励她的校长。事实上还有她的家庭支持,如果不是家庭给予经济支持,她本人显然难以获得良好教育;如果不是她的弟弟始终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则她遇到职业困境时难以纾解,和父亲之间的沟壑也就没有了可以跨越的桥梁。连片中基本上作为“反派”出现的负责学霸9A班的夏老师,也两次给予奈娜职业帮助:一次是“无心插柳”地提醒她去深入了解学生们的生活,从而为她和学生间的关系破冰走出关键一步;另一次则是当众肯定9F班的努力与荣誉,甚至不惜为此承担当众道歉的责任。即便是学霸班的“上等人”、贫民窟的妈妈、打工场的工友,这些人都给予了9F班这个“垃圾班”学生以信任、鼓励、支持。善意与支持,并不因为其小而有损价值,相反,正是这些细微处的友善支持,以其细小而更真实,因而也更动人。

 

《嗝嗝老师》还借老校工之口讲到了政府在这桩教育案例中所起到的作用:正是由于教育公平政策,片中这些原本在贫民窟的孩子才得以进入到从设施到师资都一流的好学校。

 

影片结尾是不出意料的“大光明”——垃圾班里出了第一名,垃圾班学生集体做出了优秀的科学装置参赛作品。终究,对学生优劣的评价还是落在了考试成绩和竞赛获奖上,这既是电影尊重现实的一面,也说明电影将所有教育要素都化为积极正面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讲述的是一场理想主义的教育实验。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这句充满诗意的表述,常常用来说明教育的生成性特征,它是师生之间的启发与接收、期待与实现、触动与传递。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在这个整体里,每一个分子,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校工还是校长、父母还是邻居、设施还是制度、社区还是政府,都能对教育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关注教育、希望教育承载未来的分子,都可以成为推动教育的那片叶子、那阵微风。

 

(本文由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图片编辑:徐佳敏
本文图片:视觉中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