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企示录 > 文章详情
坚持改革发展创新 上海华谊化工60年谱写新篇章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华 2018-11-28 21:15
摘要:2017年,华谊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7亿元,利润总额22亿元,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有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0亿元,实现利润超过6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6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60年,上海华谊化工走过不平凡的历程。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华谊化工改革调整、创新发展,两翼齐飞。从1958年上海化工局成立之初的10亿元销售收入,发展到1978年的40亿元销售收入,到1998年的160亿元销售收入,再到2018年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上海华谊化工创造了化工行业的多个“第一”,在披荆斩棘中,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变革创新,不断蜕变新生,不断开疆拓土,走出了一条绿色化工、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11月28日,华谊集团召开“百年传承,创新时代”庆祝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华谊化工发展六十周年座谈会。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回顾上海华谊化工60年的发展历程,展望华谊集团新时代的壮阔前景。

 


 

春华秋实六十年


改革调整、转型发展,可以说是上海华谊发展的“缩影”。

 从上海化工局成立,到改制为上海化工控股(集团)公司,从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到整体上市;从自主建成中国第一套大型合成氨装置,到首套年产90万吨焦炭的炼焦制气装置建成投产;从上海化工区的开辟建设,到吴泾化工基地的转型升级;从走向江苏建设常熟氟化工基地,到走向山东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业化新装置;从走向江苏、重庆、新疆建设大型轮胎基地,到走向泰国建设智能制造工厂;从黄浦江畔到皖江开发,建设国内煤化工行业标杆基地;从杭州湾到北部湾,打造国际一流的华谊化工新基地,一代代华谊人留下了坚实的足迹,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华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训峰表示,近十年来,华谊集团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端发展、跨市发展、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实现了“三个转变”:从单一的上海基地走向全国建立多个生产基地,实现了从“上海企业”到“全国性企业”的转变;从产品制造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从单个企业的调整向“一体化、区域化”整合,实现了由产品竞争优势向产业链竞争优势的转变;自我加压,持续改革,稳步推进组织结构、人员结构、资产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了从工业局向集团公司向上市公司的转变。


变革,带来的是经济效益再创新高。2017年,华谊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7亿元,利润总额22亿元,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有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0亿元,实现利润超过6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6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业绩突破的背后,是华谊人始终把向产业高端迈进作为企业发展的价值选择。目前甲醇、醋酸、丙烯酸、载重胎及含氟化学品等二十多个核心产品处国内领先地位,实现了核心业务高端升级、集聚发展。

 

 经济效益增长也来源于自主创新能力攀升。华谊集团始终把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科研管理机制及创新模式的转变。经过多年持续发力,取得了可喜成绩,掌握了以醋酸、甲醇、丙烯酸及酯、全钢工程胎、高端氟化学品等为代表的核心技术。近年来,集团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64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6项。累计授权专利1468项,发明专利1201项。加强与跨国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先后与17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了41个项目,促进了产业能级的提升。


有了技术创新发力支撑,华谊转型升级的全国布局基本形成。华谊集团坚定不移“走出去”,着力在国内“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地区建设大型一体化生产基地。在化工区,华谊集团加强与巴斯夫、亨斯迈等跨国公司合资与产业联动,并全资完成了丙烯酸新材料项目的建设;在安徽,建成了安徽华谊产业园一期;在江苏,打造国内最大的含氟化学品生产基地;在山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MMA项目建成投产;在内蒙,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氟材料PVDF装置;在新疆,扩建了新疆昆仑轮胎;在重庆,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轮胎生产基地;在广西,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开工建设,标志着集团“十三五”首个重大项目落地。目前,已在市外11个省市布局40家工厂和企业,“一个华谊,全国业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市外业务比重由2008年的10%提升至今天的60%。


结构调整带来了喜人的环保成效。2008年以来,华谊集团累计支出调整费用97亿元,先后关停了焦化焦炉、吴泾烧碱和聚氯乙烯等70多套装置,转岗安置1.6万人;综合能耗减少了128万吨标煤,三废排放大幅削减:其中,二氧化硫下降62%,氮氧化物下降27%,COD下降28%,氨氮下降18%,为上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做出了贡献。


 
自主创新助推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之“魂”,这一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越走越清晰。


2015年以来,华谊集团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资源整合力度,构筑产学研用一体化研发平台,通过开放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了产业化,集团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技术创新的顶层设计,是企业科创的“总纲领”。为此,华谊集团成立了技术创新委员会、院企联合攻关委员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形成三个委员会决策、集团科信部具体执行、研究院与二级企业技术中心协同的创新管理与运行架构,提高技术创新与集团发展战略的协调性和契合度,保障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华谊集团还积极借“外脑”打造开放合作的HTS(华谊技术解决)平台,目前该集团科技园集聚研究院、6家二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数字图书馆等技术资源,建成动力锂离子电池试验和分析平台,实现集团内部研发资源共享,提升一体化体系研发能力。同时,华谊集团与上海社科院合作,完成吴泾基地上海新材料创新中心思路对策研究方案初稿。


围绕核心主业,不断提高科研产业化水平。华谊集团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三年来科技研发投入累计达23.4亿元。围绕核心主业,聚焦产业链重点,一批重点科研项目“硕果累累”。


开放程度越大,视野越广。华谊集团始终加大开放力度,不断加强协同创新能力。集团以项目为载体,加强与跨国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先后与17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了41个项目。如与美国阿克伦大学联合开发的PT853产品已实现产业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DEACON技术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与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联合攻关,大大提升乙二醇工艺包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与中船重工711所启动联合开发华谊粉煤试验炉。


站在新的起点上,华谊集团再出发,继续创新发展。


"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生动诠释了华谊集团始终“居安思危”,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已明确,研发投入要占制造业销售收入比重的3%,预计32亿元,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增长1/3以上。


宏伟蓝图已经描绘,华谊人在腾飞之后,重新启航。

 

栏目主编:李吉 文字编辑:廖诗琪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专题推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