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寻找杭州“卖花好人”陆玉荣
分享至:
 (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书源 2018-11-27 17:50
摘要:一座城市的暖空气就此在陌生人间循环流动。初冬的杭州,被这束人性微光点亮。

74岁的安徽农村老人陆玉荣,并不知道在杭州有多少人在寻找“卖花好人”,就像她也不知道外孙女淘汰给自己的那个触屏手机应该怎样接电话。

 

“大概五六年吧,不记得了……”陆玉荣记不清自己是哪一年开始在杭州的黄龙体育场附近卖花的。

 

谁也没想到,这位在城市夜生活讨生计的老人,会有如此义举:11月10日晚,陆玉荣在黄龙体育场附近一家KTV门口卖花时捡到了一个内有1万多元现金的手提包,她苦守一夜等失主,天亮后把钱包交给了附近派出所,在民警的帮助下等来失主。

 

在陆玉荣的事情被媒体广为传播以后,许多素不相识的人纷纷为老人送来御寒物品。

 

一座城市的暖空气就此在陌生人间循环流动。初冬的杭州,被这束人性微光点亮。

 

 


寻找

 

瘦削、驼背、矮小,这是见过陆玉荣的黄龙体育场附近酒吧工作人员为记者勾勒的人物肖像。

 

记者到陆玉荣卖花地点盘桓了3晚,没等到她。卖花路上的这几个据点,动辄就是1公里以上的步行距离,车流量巨大,陆玉荣全靠一双患有关节炎的脚。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她日复一日?无人能知。

 

周围人说她一周之中至多卖三四天花,没有规律可循。

 

11月的杭州,中雨的夜,潮湿阴冷。其实她不喜欢在这样的天气出门卖花,但陆玉荣还是决定赴两家记者的约。“都是关心我的人,我要来。”她说。

 

20时,她准时出现在常去的KTV门前台阶下,身体蜷缩成一团,为了隔绝寒气,她在座位处垫个薄薄的泡沫垫。她左手拿着3个会发光的气球,右手拿着一小束白玫瑰。

 

在这里,她被唤作“陆奶奶”。“陆奶奶,您又来了?天下雨早点收工。”一位姑娘停下来和她打招呼。

 

另一位姑娘看到了陆玉荣,立马去隔壁小店买了好几十元的食物塞给她。

 

听说老人的义举之后,有的客人说是要买一束10元的小花然后直接掏出100元塞给她,并且把花当场还给了陆玉荣。每当这时候,老人眼中都流露着焦虑的神色,仿佛是答应别人的事情没办到。

 

白玫瑰还是花骨朵儿,陆玉荣卖10-20元一小束。她是一位好讲价的卖家,只要杀价没杀到成本以下,她都会同意。

11月20日晚间,陆玉荣在黄龙体育场附近的一家KTV台阶上卖花。 杨书源  摄

 


包裹

 

“天气凉了,保重身体。晚上出门,注意安全。……我觉得善良的人应该被善待。”11月13日杭州玉泉派出所的民警白警官接到了一个不具名的包裹,里面是一件厚实的黑色羽绒服,寄快递的人在包裹上写着这是给陆玉荣的。

 

这仅仅是开始,白警官随后收到了不少从全国各地邮寄给陆玉荣的包裹。“库存”太满,他决定和记者一起去找陆玉荣一次,把包裹交付给她。

 

白警官把这些包裹上的邮寄信息一一读给陆玉荣听。其中有个包裹是上海一位初三的学生寄来的10双羊毛袜子,还有一位健身教练寄来了一条羽绒裤,并写道:“新闻报道里(看到)已经有人给您买棉衣了,我想给您买棉裤和鞋,先买的棉裤,后期把鞋子补上……”

 

陆玉荣不认字,看着这些包裹一个劲儿道“谢谢”。白警官为老人留下了这些充满了善意的邮包外包装。

 

接受采访那晚,她罕见地早早收工。因为她想到了几位记者已经在雨水里泡了好几个小时了。尽管往日里雨天出门卖花,即使不带雨伞,她都能坚持。

 

在送陆玉荣回住处时,记者想请老人吃一碗米粉作为夜宵。但是陆玉荣很忐忑,拿出身上仅有的100元坚持要“请记者吃饭”。劝阻了很久,她才打消念头。

 

陆玉荣把记者为她点的过桥米线的最后一口汤都喝尽了,却一口未动眼前的蒸饺,因为“饱了就好”。陆玉荣说自己这几年卖花很少有饥饿感,因为一路卖花,总有店家送食物和热水。

 

吃完起身时,她小心翼翼地把热心人寄来的包裹里的东西装回了外包装。陆玉荣告诉记者:“这样以后对着东西和人,可以方便请人家写感谢信。”

陆玉荣连声道谢打开了白警官送来的来自全国各地好心人送来的爱心包裹。  杨书源 摄

 


城市

 

陆玉荣喜欢在人多的时候卖花,不仅因为好卖,还因为可以看见这座城市的更多笑脸。

 

“原本这里有好几十家酒吧,现在只有几家了,谁做生意也都不容易,都辛苦……”这是陆玉荣朴素逻辑里的“黄龙体育场变迁”。

 

送她回家的路上,雨愈发大了。陆玉荣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把自己送到公交车站就行,不要送回家。“雨那么大,你怎么回家?”她不断询问。

 

每次出门卖花,她只带来回的公交车路费。记者问陆玉荣为什么不多带一些钱时,她解释:害怕一晚上辛苦挣下的一点钱被自己弄丢。

 

前两年,外孙女为她做了一个支付宝转账的二维码卡片,陆玉荣搞不懂其中原理,只知道钱会直接转到女儿账户上,她需要钱时就跟女儿说一声。

 

陆玉荣缺钱,但是更加懂得取之有道这个理儿。不少常年在黄龙工作的酒吧老板,都对陆玉荣印象很好。“她卖花,从来不利用别人的同情心,就是端端正正做生意,从来不会死追着客人。”这种好心态,在黄龙体育场附近的卖花老人中,属于“异类”。

 

陆玉荣夜间卖花,是为了不增加儿女们的负担。老伴去世后,陆玉荣就搬到杭州和二女儿同住。二女儿是一名送奶工,每天凌晨2时就出门去送牛奶,直到上午8时才能够回来。白天二女儿也不舍得休息,四处寻找机会做钟点工。

 

陆玉荣认识的几位安徽老太太都去西湖边上和黄龙体育场卖花,她便想学着和她们一起卖。考虑到陆玉荣年事已高,女儿几次明令禁止她卖花,但她总偷偷跑出来。有时女儿出门送奶了她还没有归家,母女俩常常在凌晨擦肩而过。

 

去年陆玉荣因为上街卖花受了寒,得了一场重感冒高烧不退,她在出租屋附近医院住了很久,最后还是让儿子从老家打来的医药费。

 

病好了,她心里有了疙瘩,但是没过多久还是决定继续去老地方卖花:“走着总比坐着强。不然怎么办?”她说。

 

在得知陆玉荣的事迹后,当地媒体联合本地一家著名的互联网企业为她送上了5000元的“好人奖励”。陆玉荣安心接受了这笔钱。一路协助陆玉荣找到失主的白警官事后在工作手记中写道:“很荣幸能扮演这样的角色,帮助陆奶奶联系失主,协助热心的先生转交温暖,成为善良的介质,去传达善意……这也是正义的另一种诠释……”

 

陆玉荣的女儿吴女士在电话里说过一个细节:在没有等来失主回家的那个早上,是女儿第一次打开了钱包,知道里面有大量现金。“她从来没有好奇过,但认为别人的东西就是要还。”女儿说。

 

天气渐冷了,陆玉荣眼下想回老家过冬。“其实早该回家看看自家的田和孩子们了,已经耽误了半个月。”陆玉荣平静地说。

 

等新年过后,她还要回到这个“老地方”卖花。

栏目主编:林环 文字编辑:林环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