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为此而来,因此而兴……艺术节究竟是谁的“菜”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雷册渊 吴越 2018-11-17 14:58
摘要:若真要问一句,艺术节是谁的“菜”?那么,除了从各地慕名而来的艺术“发烧友”,还有这样一群“痴恋”艺术的年轻人不能不被提及。

【金秋时节参加艺术节是“保留节目”】
   

“摊开一张报纸,逐一阅读每一条节目信息,随后把感兴趣的条目勾画出来‘排个时间表’,再和同学一起去买票。”这是20年前,还在读大学的吕俊参与第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场景。
   

作为年年观看艺术节演出的“忠实粉丝”,吕俊对与艺术节的“初次邂逅”依然记忆犹新。那是1999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落户上海的消息在电视上播出后,喜欢看演出的年轻观众们倍感激动。吕俊说:“当时很少有机会能看到全国各地剧团的演出,作为学生也不太有条件去外地看。既然艺术节把好节目都带到家门口了,那我们必须要去看。”
   

如今,从事旅游行业的吕俊时不时会有去英国爱丁堡戏剧节和伦敦西区看戏的机会,但在金秋时节的上海参加艺术节,依然是她的“保留节目”。
   

习惯去艺术节“淘”好节目的还有胡译之夫妇。虽然两人分别从事科研和金融方面的工作,但他们最大的共同爱好就是一起去剧场“看戏约会”。胡译之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夫妻俩看戏的口味越来越“杂”,从越剧到昆曲再到福建、四川的地方戏都看了个遍。“艺术节期间节目多,质量高,可以挑的范围也广,哪怕要赶场子看也是值得的。”

 

(艺术节“艺术天空”系列演出吸引了大批观众。  蒋迪雯 摄)
   

根据近年来对参与艺术节的观众所做的调查,像吕俊和胡译之夫妇这样常居上海、每年观看艺术演出和展览的次数在5次以上的26岁-40岁的中青年艺术爱好者,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主力观众”。对他们来说,观看各类文艺演出不仅是学生时代爱好的延续,更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为此,这些观众平均愿意每年花费3196元用于观看艺术演出和艺术展览。艺术节期间节目荟萃,更是他们年度演出消费的“高峰期”。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影响力评估还发现,知道并参与过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受访者中,56%的人认为“演出节目品质高,汇聚名家名团等经典剧目”是自己对艺术节印象深刻的地方。另有不少人认为,艺术节“演出节目风格多样”、“汇聚国内国外大师名团”,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2011年开始关注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李菁对此十分认同。据她介绍,最开始两年只关注了艺术节的戏曲和展览板块,但近几年随着节目品质的提升和自身眼界的拓宽,对于原先少有涉猎的舞蹈演出也渐渐感兴趣起来。从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剧院的经典大制作《舞姬》,到法国芭蕾舞巨星希薇·纪莲的“挂靴之作”《生命不息》,再到以色列巴切瓦舞团富有中东风情的现代舞《十舞》,对李菁而言,能够足不出沪、览遍世界舞蹈风情,着实是忙碌的工作之余最佳的享受。

 

【“打着飞的”“赶着高铁”来上海看演出】
   

在朋友圈或是微信群里点开链接,查看演出的地点和日期,接着跳转到支付平台购票,几周之后的演出票就这样轻松入手。从郑州来到上海观看艺术节演出的大学生刘懿表示,虽然自己和同学都不是上海本地人,但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她们也能及时掌握艺术节演出动态,来上海“追演出”。
   

央视市场研究的调查显示,近年来,一方面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仍在艺术节宣传渠道中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互联网、社交媒体已成为观众了解艺术节演出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对无法在窗口现场购票的外地观众来说,网络信息发布和购票渠道的畅通显得尤为重要。

 

(为喜欢的作品来上海看演出已成为许多外地观众的共识。  蒋迪雯 摄)
   

事实上,随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其他省市的观众“打着飞的”、“赶着高铁”来上海看演出。有时来不及先去宾馆,索性拖着行李箱来到剧院,先把想看的演出和心心念念的表演艺术家“看个够”。刘懿告诉记者,身边许多同龄人都愿意在可承受的经济范围内为喜欢的节目“埋单”,“机会难得,大家就当是‘奢侈’一把了。”
   

在“95后”大学生徐思涵看来,这体现了自己这一代人对于文化需求的热切和对文化消费的习惯。她说,自己从小学习小提琴,小时候是父母带着她去看演出,现在自己长大了,看到精彩的演出就会反过来带上他们一起去。不同于有些高票价演出设置的“高门槛”,徐思涵认为,艺术节“亲民”的门票价格也是吸引年轻人购票的原因之一。“不一定要去买很贵的‘黄金座位’,一两百元的学生票和优惠票都是可以承受的。”
   

还有一些年轻观众认为,艺术节主动走进校园,把新鲜、原创的节目带到自己身边,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今年,现代舞《无人之境》受邀参加艺术节“春艺盎然”系列展演,走进上海外国语大学,用舞蹈的形式再现了当代金融从业者的内心世界、映射了职场精英们的生活剪影。演出后的工作坊中,主创人员还为同学们讲解了《无人之境》的编创故事,与爱跳舞的同学们一起体验了编创新作品的过程。从未接触过舞蹈演出的上外法语系学生袁玺皓,在演出当晚有感而发,用剧照配图发了一条朋友圈:“永远不要让昨日的阴影遮掩了明日的光辉。”
   

让袁玺皓惊喜的是,在学校剧场观看这样一场演出,效果不比在专业的剧场差。“演出现场的光影效果和演员的表演把我们都震住了,那天晚上大家纷纷转发剧照,朋友圈都被‘刷屏’了。”袁玺皓兴奋地表示,“这次是艺术节把节目带进来,以后毕业了,就是我们跟着艺术节在上海到处看演出了。”

 

【哪里只是“菜”,简直就是“美味佳肴”】
   

“哪些同学曾经看过艺术节的演出?”一两百人的阶梯教室里,只有3个人举了手———十多年前讲座中的这个场景,长久地印在某位艺术节资深策划人士的脑海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深深感受到的,是青年学子与艺术节间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艺术欣赏是一种习惯,不是说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有了经济基础就会自然地拥有这种习惯,它是需要慢慢培育的。”
   

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艺术节掌舵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青少年是艺术节最应该亲近的群体之一。如果一个人、一代人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养成艺术欣赏的习惯,那他们就会慢慢地疏离艺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审美缺失。因此,在运营一段时候后,上海国际艺术节就提出了“艺术节进校园”。从那时发展及今,特别是2015年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正式创建以来,“寓教于艺,寓美于情”的艺术教育早已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走出了一条精准年龄定位、引领校园文化、延伸国际舞台的新路。

(“学生进剧院”,编剧、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王戈正为同学和观众们讲解故宫文物南迁历史和《海棠依旧》的作品由来。  受访者供图)
   

“小朋友们,手鼓怎么打?”“Bong!Bong!”“大点声!”“Bong!Bong!Bong!”11月9日一早,当记者走进上海幼儿园的艺术小剧场时,一堂名为《我是音乐家》的演出已经“嗨翻全场”。钢琴、小提琴、贝斯、吉他、手鼓、尤克里里……来自丹麦的音乐组合希莱与帕勒以声情并茂的表演、妙趣横生的互动,成功“征服”了这些幼儿园里的“小小观众”。
   

据上海幼儿园园长周红介绍,这已经是上海国际艺术节连续第四年走进上海幼儿园了。“‘高大上’的艺术活动要来幼儿园,孩子们能听得懂吗?”四年前,面对前来接洽的艺术节工作人员,周红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顾虑。直到演出结束,她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毫无必要。来自以色列的“银”舞蹈团将普通的铝箔管变幻出无穷“魔法”,演员们在其中跳跃飞舞,孩子们看得不亦乐乎。后来,幼儿园还将铝箔管引入平时的艺术和体育课程,发展出了新的教育形式。
   

“艺术节的‘菜’进来了,融入了我们的课堂,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我们发现,这哪里只是‘菜’呀,简直就是‘美味佳肴’!”周红感叹说。

 

(“艺术进校园”,西班牙弗拉门戈舞传奇玛利亚·佩姬斯走入复旦大学,向复旦大学在校师生教授弗拉门戈舞的基本节奏、舞步、动作。  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这只是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据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党总支副书记杨靖介绍,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多达120余场艺术教育活动。为更加精准地提供艺术教育服务,他们还将受众划分成不同的年龄阶段,精心筹划了特别活动、艺术进校园、学生进剧院、艺术交流和艺术训练营等五大板块的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创立于2017年的学生观剧团,更是在近800位报名者中遴选出300位在校大学生和高中生,邀请他们组团观摩艺术节的演出,并以青年的视角和语言对剧目进行评分评论,打造属于年轻人的艺术节“最佳节目”推荐指数,为艺术节输送年轻的声音,积蓄年轻的力量。
   

“艺术就像一粒种子,从小把它埋在孩子们的心中,日后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教育部副主任陈伦杰如是说,而这,也正是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的期待与目标。

 

【起步走好了,才会有后面的许多步】
   

自1999年第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至今,这场艺术的盛宴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若真要问一句,艺术节是谁的“菜”?那么,除了从各地慕名而来的艺术“发烧友”,还有这样一群“痴恋”艺术的年轻人不能不被提及。他们对艺术充满热情,而又不同于普通的观众;他们创作和生产艺术,又因初出茅庐而更加渴望施展的平台。他们是青年艺术家,艺术节是他们的“菜”,他们为它而来,因它而兴。
   

一辆摩托车、一个背包、一袋画具,今年4月,陈凤华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流浪之旅”。这个上海戏剧学院硕士毕业的年轻人,从家乡湖南攸县出发,为完成心里氤氲不散的梦想踏上旅途———去寻找那些像自己爷爷奶奶一样从未拿过画笔的老人,留下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幅画作。
   

出发不久,陈凤华从上海的朋友那里获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以下简称“扶青计划”)正在为今年的艺术节招募青年艺术家。抱着试一试的心理,陈凤华提交了申请。经过筛选和答辩,他的创作计划以最高分的成绩,从来自中、美、英、德、韩等5个国家的近100份申报中脱颖而出,成为委约项目,获得了来自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资金支持和专业导师指导。
   

在此支持下,陈凤华组建起自己的团队,从最初的“流浪”变成真正有计划、可实施的创作之旅。他用4个月时间,走过了湖南、重庆、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和广西。36位老人因为他的到来提起画笔,画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幅画。其中,年龄最大的老人103岁,最小的也有74岁。

 

(在湖南湘西凤凰县吉信镇,陈凤华与年逾九旬的吴桂珍及丈夫。  受访者供图)
   

“这些老人虽然都没接受过新式教育,但他们的人生就是一部最鲜活的微观历史。他们一辈子没有提过笔,只能用画画这种最朴素的方式表达自己。”陈凤华说,提起画笔的老人总会带给他惊喜和感动。有的老人肆意挥毫,有的老人则要在画板前站上三四个钟头反复斟酌,村口的大树、砌房的石头、纳鞋底的图案、拉煤的板车……这些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都成了画上或抽象或具象的元素。
   

今年艺术节期间,陈凤华突破性地以策展结合影像的形式,将老人的画作和纪实采访展出。这是有“扶青计划”以来首部入选的策展作品,陈凤华给它取了个贴切的名字———《处女作》。展览的一周里,近万人前来参观,《处女作》为陈凤华赢得了从事艺术创作以来最广泛关注和赞誉。

 

(《处女作》展览现场。  受访者供图)
   

“从2013年萌发念头开始,这个梦我做了5年,现在终于实现了。”陈凤华感慨颇深地说,“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起步非常重要,第一步走好了,才会有后面的许多步。我很幸运,上海国际艺术节是我启航的地方。”
   

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板块,“扶青计划”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打造了一条从创作到交易、演出的完整产业链。7年里,共有59部委约原创作品从这里走出。这个广阔舞台正焕发出无限生机,吸引着越来越多像陈凤华这样的青年艺术家汇聚于此,并从这里走向大众、走向国际。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蔣迪雯 摄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