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治 > 说法 > 文章详情
200万美元律师费竟变500万,中国企业遭遇了什么?律师会外语就国际化了?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曾杨弘 王闲乐 2018-11-15 16:43
摘要:律师事务所要能驾驭一个跨法域的、多办公地点的国际法律服务机构,不仅为中国客户提供跨境法律服务,也能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机构提供国际性的法律服务,这才是目前的发展目标。

国内一家大型民企要在海外投资,跟美国律师事务所商谈服务时给出了200万美元的预算,服务结束时才发现服务费账单高达500万美元!公司的法务人员究竟犯了什么错?

 

规范、高效、有序的法律环境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之一。在刚刚落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前,上海设立进口博览会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为参展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做好法律服务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企业扬帆海外同样需要国际化的法律人才作为保障。

 

然而昨天举行的第十届陆家嘴法治论坛上,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俞卫锋却表示:上海律师队伍的国际化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今年陆家嘴法治论坛上,诸多参会人士看来,上海律所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已走在国际化前沿,但若以建设五个中心、国际化大都市、亚太仲裁中心的标准来衡量则远远不够。

 

单从数据上看,上海律师国际化形势“一片大好”。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市律所总数1537家,全市执业律师总数21743名。其中,触及涉外业务的律所有233家,涉外律师2295人,涉外收入20.4亿元,约占总收入的11.7%。在专业人士看来,上海律师在“走出去”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能够使用多门外语作为工作语言,并不意味着国际化。”在俞卫锋看来,成为一名国际化的律师,首先要把思考维度打开,用国际化的视野,从全球化的角度考虑问题。其次是有国际化的技能。“了解跨区域法律,至少了解英美法与大陆法的区别。”俞卫锋指出,这同时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文本的起草和对法律问题的解析中。

 

此前国内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与美国律师商谈律师费,原本200万美元的法律服务费预算,最终却不得不支付了500万美元。究其原因,还是该公司的法务人员对外国律师聘用的规则不了解,没能把好关,最后吃了个哑巴亏。

 

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姣璐就曾在“上海律协”公众号上撰文,以审核外国律师聘用合同为例进行分析,不能轻易以合同中所述金额来确认法律服务费预算,还需读懂聘用合同中的服务费报价的前提条件,如聘用合同中是否还提到需支付或者承担其他费用、是否约定了封顶价格、法律服务费金额是否基于多条前提或者假设条件等。这些问题,不同国家的做法与国内的法律市场不尽相同,如果律师审核时未能注意到,就很有可能引起跨国纠纷。

 

正如俞卫锋所说,律师事务所要能驾驭一个跨法域的、多办公地点的国际法律服务机构,不仅为中国客户提供跨境法律服务,也能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机构提供国际性的法律服务,这才是目前的发展目标。

栏目主编:简工博 文字编辑:简工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