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教学科研能兼顾吗?奉贤鼓励一线青年教师申报课题,在卓越教师培养中单列教育科研学科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2018-11-14 18:06
摘要:此次专门出台的有关进一步鼓励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特别提到,在卓越教师培养中单列教育科研学科,组建科研名师工作室,并与绩效考核制度、与职称评审制度等一起,为教师投入教育科研“保驾护航”。

作为一线教师,有时会听到“科研太难了、做科研没时间”等类似的话。每每这时,洪庙中学历史老师曹敏都会认真地说,“做科研不难,关键是你是否用心。科研的路径无外乎‘发现问题——探索尝试——实践反思’。”

 

奉贤区教育局最新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若干意见》,搭建多元渠道,扶持重点项目,为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设立“青年教师项目”,同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对象教育研究支持计划,促进卓越教师(名优、骨干校园长和教师)培养对象向教育专家、名师转化。

 

不少一线老师每天忙忙碌碌,总觉得教学和科研,难以两者兼顾。历史老师曹敏与科研结缘的故事,印证了科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相反还能促进教学。曹敏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她刚走上讲台时,发现有的同学对历史课不太重视。于是,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自己收集资料,开展了“历史小故事”的课前环节。2009年,她将开展的情况撰写成文——《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天地》,投给了《历史教学》杂志。没想到,论文很快发表了。这不仅给了她莫大的鼓舞,也让她意识到——“科研并没有想象中难”。接着,她在2010年申请了奉贤区区级课题《农村初中教学方法初探》,3年后结题,并初步形成了教学案例、论文十几篇。期间,她不断改进课堂,如今已成为奉贤区历史名师。

专家为一线教师开展科研普及培训

在奉贤区致远高中,学校注重教育科研的规范管理,专门由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科研师训,校长亲自分管。校长带中层研究管理课题、中层科研骨干带教教研组长,层层推进,从同学科慢慢向跨学科渗透,从本校向联盟体推进,网状式的科研带教模式使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呈跨越式趋势。学校已形成了“教育科研是人人可以参与、个个能够参与”的教师群体“大合唱”局面,而“小组唱”则以主题研究为核心。近年来,共研互助的科研意识逐渐变成了全校教师的一种工作常态。奉贤区致远高中校长李龙权说,老师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的“独唱”,则是推进教育科研的基础。“三唱”联动的浸润式科研,引领学校有效发展。课题《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高中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获得了2017年第二届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奉贤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竹林说,最新出炉的《关于进一步鼓励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若干意见》可谓“干货”满满,其中提出搭建多元渠道,满足教师教育科研需求。特别是35周岁及以下的一线青年教师,每年区级课题申报时间内,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申报青年教师课题(项目),对立项项目可认定为区级课题,在经费和研究条件上给予支持。

 

而打造名校长名教师队伍对教育科研提出了新要求。今年奉贤区的卓越教师培养方案,促进卓越教师培养对象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向教育专家、名师转化。此次专门出台的有关进一步鼓励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实施意见,也是区域教育综改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还特别提到在卓越教师培养中单列教育科研学科,组建科研名师工作室,并与绩效考核制度、与职称评审制度等一起,为教师投入教育科研“保驾护航”。

 

教育科研队伍建设要从学校开始,每所学校都要组建一支结构合理、能力较强、相对稳定的教育科研管理队伍,以改变学校科研室不能为老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科学指导,甚至合理服务的现状,同时关注教育学院科研员队伍建设,让科研员真正成为学校科研的指导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教师不仅是‘教书匠’,还要做‘教育家’,努力让每位教师成为研究者,让研究无处不在。”奉贤区教育局局长施文龙说。

 

在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看来,教育改革创新、内涵发展、转型发展,教育科研不能缺位。群众性的科研需要老师来落地,中小幼校园长和老师需不断加强应用型研究。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青年教师承担的教研科研一体推进“我的教改实验项目”答辩现场。
图片来源:奉贤区教育学院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