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他俩为“全球最强大脑”们亲手设计了中国纪念品,背后有这样的深意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18-11-05 06:45
摘要:无论是从事艺术还是科学,一个人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做的事,执着地坚持下去,并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保持探索与求新的欲望,是最为重要的。

 

在不久前在沪举行的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包括26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37位世界顶尖科学家、17位中国两院院士、18位中外杰出青年科学家集聚滴水湖畔,为人们呈上国际最前沿、最尖端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

 

不过,就在人们为这些台前的“全球最强大脑”们的智慧叫绝时,也许并不知晓的是,在幕后有两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为这些顶尖科学家们献上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珍藏纪念品。他们就是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领衔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炳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伟。

陶瓷艺术大师与顶尖科学家交流

两位陶瓷艺术大师与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合影

 

作为科技和艺术融合的代表、论坛顶尖科学家珍藏纪念品的设计者,两位大师也应邀莅临现场,成为顶尖科学家论坛中的东方艺术面孔。他们说,之所以选择印有科学家本人头像的青花瓷盘作为纪念品,是因为陶瓷是中国国粹,是科技和艺术的结晶,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第5大发明;青花是陶瓷艺术语汇中世界化的元素,这是为每一位顶尖科学家度身定制专属的China范纪念品,让他们将中国元素带回家,顶尖科学家们都非常开心。

 

近日,记者独家专访了何炳钦和刘伟这两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两位陶瓷艺术大师与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合影


艺术与科技需要深度的对话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能否介绍一下这次送给顶尖科学家们的礼品有什么特点、寓意?

 

何炳钦:“瓷器(china)”即为中国(China),瓷器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结晶,本次礼品是一款专为顶尖科学家论坛定制的青花瓷盘纪念品,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主流品种之一,缠枝莲纹饰是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代表吉祥、生生不息。青花缠枝莲纹案紧紧环绕着顶尖科学家,和谐统一,象征着中西方在科技领域的有机结合,圆盘寓意圆满,象征着果实饱满、圆润、甜美等;通过本次论坛将全球顶尖科学家汇聚一堂,中西方紧密联合在一起,同促进共发展。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它们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大概耗时多久?

 

刘伟:一个瓷盘的制作需要前期的设计、定稿,再到后期的加工制作,包括配套的包装封带证书等要素的设计制作。本次瓷盘的制作经过的4次窑火烧制,成瓷选用景德镇的高温技术烧了1次,瓷盘上的画面,青花边缘及LOGO是釉中彩经过1280度的高温烧制1次,画面上的科学家头像经过800度的中温烧制2次。瓷盘前后经历了半个月的紧张制作,最终烧制成功,还是很圆满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您二位也受邀聆听了论坛,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您觉得未来艺术和科学会应该怎样融合?

 

何炳钦: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举办,充分显示上海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上海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打造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决心,也说明了科技创新对一个城市前途命运的重要性,关系着人民的生活福祉。

 

刘伟:我也有同感。作为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我们深感艺术自古以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艺术”的“术”的层面就涵盖了科技,而在科技大爆炸的当代,科技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要从当代走向未来,艺术与科技融合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技术的突破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带来了新的契机,在传播、普及方面有很大的空间,除此之外,科技为艺术创造和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尤其是在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表达上,希望通过科技手段,可以创新艺术的表达方式,通过绘画的方式、通过AR/VR 的方式,让我们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变得更丰富、可被感知、从而去影响人们对于科技的态度。艺术与科技需要深度的对话、互动、交流甚至于联合研发,才能真正意义上产生好的艺术与科技的作品。

 


创新成为陶瓷艺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作为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领衔大师,您平日如何推广陶瓷艺术?

 

何炳钦:平时,我们主要借助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大师工作室、景德镇陶瓷大学这些平台,进行陶瓷艺术教育培训、建立产学研基地、传承陶瓷非遗工匠等,同时参与或举办陶瓷艺术论坛、展览、讲座、访谈,通过网络媒体、传统媒体,还有一些文化艺术类机构的公众微信号来进行推广。比如今年5月,我还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了陶瓷专题讲座,传播陶瓷文化,现场反响不错。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目前陶瓷艺术的传承情况如何?对于热爱陶瓷艺术的青少年,您有何寄语?

 

刘伟: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并由经济领域迅速扩展至文化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巨大影响,陶瓷艺术领域也同样进入到新常态当中。可以说,陶瓷艺术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创新成为主要推动力,传承与创新并存是新常态下陶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又一新趋势。目前,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局面,国家制定“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陶瓷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都为陶瓷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机遇。

 

保护、传承、弘扬好中国几千年的陶瓷文化,需要从青少年抓起,希望政府部门以陶瓷艺术教育为抓手,大力推进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青少年亲身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培养和锻炼其创作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促进青少年素质的全面发展和陶瓷艺术的传承。

 

何炳钦:我一直认为,陶瓷创作的源泉就是我们的生活。青年设计师应该从根本上了解人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设计包括多方面内容,比如从工艺技术、材料、科学角度探讨的美观,从根据生活方式而判断的尺寸,从文化和艺术思潮而引发的装饰等。即使是微小到一只碗,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形式,而是融合科学、技术、材料、宗教、理学等多方面作用的综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家应该将视野扩大,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无论是从事艺术还是科学,一个人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做的事,执着地坚持下去,并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保持探索与求新的欲望,是最为重要的。

栏目主编:栾吟之 文字编辑:栾吟之
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