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找政府办事要像“网购”一样便捷,上海是如何做的?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頔 2018-10-18 15:45
摘要:上海这项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背后,是一场政府以用户为核心,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自我革命。

咨询,下单,支付,收货……一连串的操作都可以足不出户、线上完成,是“网购”的最大特征。如今,这样的便捷体验在上海的政务服务中也可以享受到。

 

全市1008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97%以上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167项社区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20项个人非税缴费事项实现网上缴费……试运行的3个月里,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昨天,该门户正式上线,更加全面、规范、便捷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将来到我们身边。

 

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间、减跑动次数,是公众对“一网通办”直观可感的衡量标尺,而上海这项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背后,是一场政府以用户为核心,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自我革命。

 

打破“数据孤岛”

 

在“一网通办”总门户新开通的市民主页,不仅汇聚了公积金、医保等信息,还根据用户情况提供主动、精准的主题式办事服务。

 

比如本市居民港澳旅游主题式办事事项,在“我的材料库”中就有证照情况主动提醒功能,提示“您的大陆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已经过期了”,用户可以点击“前去办理”,进入“我是本市居民,我要去港澳”主题界面,按照引导提交办理,并实时查看办理进度,省去了原本要在办事窗口奔波的麻烦。

 

前台办事“少跑腿”,离不开后台数据“多跑路”。数据的整合、共享,是“一网通办”为企业、群众带来便利的关键环节。

 

与其他省市相比,上海的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基础较好,但也长期存在着政务服务平台统一难、数据共享难等不足。在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中,上海去年在全国仅位列第15名,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全覆盖和统一门户等方面失分较多。

 

数据就是资源,全市各部门信息系统数量超过1000个,此前的数据共享,多为“点对点”“一数一议”,市、区之间存在“只上不下”的情况。还有一些单位则打着业务不愿上网、数据不愿共享的“小算盘”。入口体验差、事项办理标准不一、前后台脱节等问题随之而来。

 

“数据共享需要动奶酪、碰利益,这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分散的数据资源难以对“一网通办”形成有效支撑,因此,就要加强政务数据资源整合,打通信息壁垒,打破“数据孤岛”。

 

“共享是原则,不共享是例外”。工作方案要求,要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和开放,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互联互通,并建立数据按需共享授权机制,围绕责任清单、需求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各类事项的数据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自动共享、主动共享。

 

今年4月,市大数据中心揭牌成立,作为“一网通办”最重要的推进主体,该中心聚焦数据整合和应用,从而协调各区、各部门形成合力。本市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四大基础数据库也已完成上云迁移。9月底,上海的统一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投入运行,实现了与各部门的数据对接,将成为政务数据交换、共享的核心枢纽。按计划,年底前本市将实现100%按需共享数据。

 

该取消的坚决取消

 

“如果事项太复杂,就难以实现网上办事。”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认为,以往信息不共享,市民办事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证明,当数据实现共享,证明自然也要相应减少。近两年,上海不断加大“减证便民”的力度,已取消200余个行政审批项目。

 

要减少环节、减少证明,从而减少时间和跑动次数,关键就是要实现业务流程的革命性再造,使各个部门协同管理,让“串联”变为“并联”,提高办事效率。“原来,责任是你担一点、他担一点,现在把时限要求作为最后一道关,不需要再相互等了。”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评,早先要在上海开办企业,涉及7个环节、5个政府部门,环环相扣,一项办完才能进行下一项,至少也需耗时22天。今年,工商部门结合“一网通办”,打造了开办企业“一窗通”线上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共享、流程再造、协同办理。

 

为缩减环节,工商部门在整合工商企业登记、公安人口库、规划土地不动产登记、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涉企服务信息的基础上,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办理营业执照合并为一个环节,企业名称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现名称申报“零见面”。公安部门则取消了公章刻制许可,企业在拿到执照后即可在线选择刻章点刻章……“找部门”变成了“找政府”,一系列改革举措实施后,上海开办企业的必须环节减少到3个,办结时间大幅缩短至5天。

 

此外,市住建委推行了分类审批施工许可“多评合一”,市税务局则拓展服务手段,减少企业纳税时间和频次……全市各部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都在不断推进之中。

 

“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归并的坚决归并、该整合的坚决整合”——按照“一网通办”的要求,除了各部门间的协同,部门内部的职责职能、处室架构、人员配备、操作流程,也正在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重构。

 

“业务流程再造,将影响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工作模式,也影响到他们工作依赖的相关制度、规范,这是最大的难点。”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不少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内原本分门别类的窗口,如今都已变为了统一的办事受理窗口,不论走到那个窗口,都可以“单窗通办”。这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浦东新区推出了“窗口无否决权”机制,服务中心对不属于本部门事项的,不设路障设路标;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打回票打清单;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不给否决给路径。徐汇区则实施审批“两集中”,将部门审批事项向部门一个科室集中,部门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实现审批职能和人员集中管理,将所有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了50%以上。

 

“主动推送”式服务有望实现

 

“一网通办”的成效如何,最终体现在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企业和群众对于“一网通办”的评价,则来自营商、生活的应用体验中。

 

打开“一网通办”的移动端——“市民云”APP,用户就可以享受到指尖上的公共服务体验,服务事项可以“一口进出”,线上线下也实现了充分融合。借助APP中的“亮证”功能,用户可在各区行政服务中心、所有社区服务中心验证个人身份证、居住证、出生医学证明、所属企业统一信用代码证等证照,省去了携带证件的不便。

 

想要查询养老金、医保,也不用再去社保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这些信息连同公积金、纳税报告、信用报告、健康档案等,都可以直接通过APP查询。此外,连水、电、煤费用和机动车交通违法罚款,都可以直接通过支付宝、微信扫描支付。

 

广泛深度的应用,是“一网通办”的生命线,为持续推出更多的个性化服务事项和特色应用,相关部门由“朝南坐”变为主动服务,依托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进行了梳理,确保办事指南内容准确,要素完备。

 

办事前搞不清要准备哪些材料,到了窗口才发现少了几样,导致白跑一趟……以往在线下办事过程中,部分群众会遇到这样的状况。通过事项梳理,政府部门把办事的要求、手续、环节等讲清楚,尽可能帮助办事者“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如果把‘一网通办’总门户比作‘天猫’商城,这就相当于是梳理里面有哪些商品,梳理政府给老百姓办的事到底有多少。”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办理频率高、群众获得感强的行政权力事项已经优先接入了“一网通办”总门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个人事务也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市通办”。

 

在网购时,用户往往会感到电商很“懂你”,会主动推送可能用户感兴趣的商品。而在“一网通办”的应用中,这样的“主动推送”式服务也有望慢慢成为现实。

 

这一功能的实现,依靠的是通过大数据建立的“个人档案”。每一个市民和企业,都将享有专属网页建设。市民主页“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一人一档”,通过汇聚个人从出生起到政府办理的各类事项记录,为后续提供证照过期提醒、政策个性推送等主动式服务提供支撑,主要事项的汇聚已基本完成。企业专属网页也将在年底前基本完成主要功能建设,实现服务信息的针对性推送,事项办理一站式集成。

 

“企业的感受度是第一感受,群众的评价是第一评价。”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不断适应群众和企业的新需求,适应业务发展的新变化,切实让企业、群众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